陈武汉为蜡烛安装香芯。刘小东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洪丽敏 通讯员 刘小东)从古至今,蜡烛因为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而被传颂。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照明设备还不普及的时候,蜡烛是大多数人用来照明的必需品。如今,蜡烛作为民俗用品,常常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似简单的一根蜡烛,实则需要繁琐复杂的工序才能做成。在翔安琼头村,25岁的年轻小伙陈武汉做蜡烛已经六年了。经他手做出来的蜡烛,不仅燃得透亮、彻底,而且环保。
19岁离校师从台湾师傅
走进陈武汉做蜡烛的厂房,各种规格的蜡烛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一排排红色的蜡烛冒出白色的香芯,显得特别喜庆,还有黄、白两种颜色的蜡烛也在加紧包装中。“快过年了,蜡烛需求量大,最近我们都在加班加点。”说话的人正是陈武汉,一张圆脸透着稚气,一双忙着为蜡烛穿芯的手,却透露了他做蜡烛年头已经不短了。
今年刚满25岁的陈武汉,已经做了6年蜡烛。他清楚记得6年前的3月27日,那时还在读高中的他做出了第一根蜡烛,经过实验,蜡烛在配比和燃烧上都得到了老师傅的认可,那种兴奋的心情令他今天谈起来仍喜上眉梢。隔天,陈武汉就正式离开高中,到做蜡烛的小工厂上班了。
原来,陈武汉因成绩不好,家人和他选择另谋出路,拜有二十年做蜡烛经验的杨师傅为师。这位杨师傅从台湾来,自觉年岁已高,急于找人接替“衣钵”,聪颖的陈武汉便成了他的入门弟子。
“要做好蜡烛,首先要了解蜡烛的制作过程。”陈武汉说,这个过程全靠自己体会。到杨师傅的工厂上班后,每天他都是最早到工厂,最晚回家,一整天没干别的,就是打扫卫生、做一些包装蜡烛的手工活。
枯燥的学徒生活没有让他产生放弃的念头,因为他喜欢这项老手艺。小时候,因为父亲与杨师傅的朋友关系,他常常到杨师傅的厂房里玩耍,看着各种蜡烛在火焰中燃尽,他觉得这种烛火很神奇、很漂亮,能让人静下心来。
做蜡烛没有固定配方
“原以为做蜡烛很简单,就是石蜡融化再成型的过程,可实际操作起来比想象的复杂多了。”陈武汉说,做蜡烛根本没有固定的配方,师傅教我要学会灵活变通,根据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来进行配比,每批原料都要做“火把”实验,看看火大不大,会不会燃尽。因此,陈武汉在厂房内厅里专门设了一方角落,用来点燃各种规格的蜡烛。
“有的火把圆,有的细长,有的透亮,不同材料和香芯做出来的蜡烛就不同。”陈武汉说,目前他做的主要是香芯酥油灯,成本比较高,但质量好。香芯会边燃烧边挥发,不仅不会留下黑色的灰烬,也不会中途熄灭,很受顾客喜欢。“火是生命之源,蜡烛如果中途熄灭了,有断了香火的意思,在闽南民间尤为忌讳。”为此,陈武汉坚持做香芯蜡烛,所用的材料也是环保级的,在燃烧的过程中蜡油不会堆积、发黑,蜡烛燃尽了蜡油也都挥发走了,不留下痕迹。
要做好这种蜡烛就需要更高的工艺。陈武汉说,首先要将配比过的石蜡融化后,加入色粉搅拌,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最后脱模、插入香芯。香芯的粗、细决定了火把的大小和蜡烛燃烧的时间。香芯不能粗也不能细,得恰到好处。“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也把握不好这个度,经过观察、记录,我渐渐摸索出门道。”陈武汉说,后来他做出来的蜡烛可以燃烧7天。
带动工人在家门口就业
在陈武汉看来,每一根蜡烛背后都蕴含着顾客的心灵寄托。每次走进厂房做蜡烛,陈武汉都很庄严,有时静静地观察火把情况,有时和工人们一起包装蜡烛。他跟杨师傅学了一年基本功后,就正式接手杨师傅的“衣钵”,开启做蜡烛的老行当。他还自己当起师傅,教从村里请来的工人做蜡烛,带动村里人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虽然现在点蜡烛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逢年过节时,蜡烛还是很受欢迎,经常供不应求。”未来,陈武汉想多研究些多样化的蜡烛,在质量、形状、销售上多下功夫,把做蜡烛这项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