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厦一公司“下属”犯错“领导”被开 起诉获赔偿

2016-05-08 09:41  陈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5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湖法宣/文 陶小莫/漫画)促销员涉嫌侵占货款,结果销售部主任遭到辞职。近日,厦门一家公司因开除员工不合理,被法院判败诉,还要支付6万多元赔偿金给遭开除的销售部主任。

据了解,林主任入职厦门一家商场已经多年,长期担任该商场彩电部销售部主任。但他的主任生涯最终因一名促销员犯错而终结。据商场说,林主任被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理由是其“下属”侵占货款。“下属”犯错,能否成为公司开除主任的理由?针对这一焦点问题,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烈争辩。

“下属”犯罪:侵占货款 促销员被捕

“下属”涉嫌犯罪,却让主任来买单。对此,林主任既委屈又气愤。之前,林主任已经提起劳动仲裁申请,他要求公司支付最后一月工资3700多元,并支付赔偿金6.6万余元和经济补偿金3万多元。当时,仲裁裁决要求公司支付工资2300余元和赔偿金6.6万余元。

不过,公司不服仲裁结果,近日又告到了法院。公司起诉认为,公司无需支付6.6万余元赔偿金。

林主任的“下属”究竟犯了何事,至于让公司因此辞退了一名销售部主任?原来,林主任的“下属”袁某是某品牌派驻该商场的一名促销员。后来,袁某私售产品、私收货款、侵占货款等被发现,最终因涉嫌职务侵占被逮捕。

领导被罚:销售主任 遭“连带”开除

袁某被捕数月后,林主任所在公司作出了一份针对他的违规处罚会议纪要,解除与林主任的劳动关系。

紧随而来的是一份袁某职务侵占货款的调查通报。通报中称,林主任在陆续收到顾客投诉未送货问题后,未对该问题予以重视,也未如实上报上级领导,只是让袁某自行处理,间接导致袁某肆无忌惮侵占客户货款的违法事实发生。

除此之外,该通报还指出,林主任清楚袁某有赌博陋习,且在外有大量欠款。但林主任未履行岗位职责,致使盘点流于形式,间接导致违法事件恶化。

公司称,其解除与林主任劳动关系有依据。根据公司奖惩条例细则中的规定,员工发生未履行岗位职责,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将被立即解雇。

争议焦点:“下属”犯错 领导要担责?

“下属”犯错,侵占货款,可以成为公司开除林主任的理由吗?针对这一问题,双方在法庭之上各执一词。

公司称,林主任担任主任期间,其直接下属促销员袁某侵占彩电样机,存在私收货款的事实。林主任在工作上存在疏漏,导致袁某侵占货款的情况持续发生。林主任的行为符合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因此,公司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不违法,无需支付赔偿。

不过,林主任则说,奖惩条例细则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还提出袁某是某品牌派驻的促销员,与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更不属于其管理的员工。

判决:开除不合法,应双倍赔偿

近日,湖里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合法,应支付给林主任最后一月工资2300余元,还要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6.6万余元。

湖里法院认为,袁某系某品牌派驻商场的促销员,非公司员工,公司认为林主任应当直接对袁某涉嫌职务侵占行为负责,缺乏依据。

另外,公司未能提交证据证明林主任在袁某职务侵占事件中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未履行岗位职责等。同时,公司在庭审中对林主任失职行为的描述亦未达到“严重”或者“恶劣”程度。

因此,法院判决认定,公司解除双方劳动合同不符合合法性要求,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专家说法

哪些情况下,领导要担责?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健雄:针对下属犯错领导要不要承担责任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如果下属是在工作期间犯错或犯罪了,主管领导因疏于管理,没有及时发现下属的过错行为或犯罪行为,或者是主管领导虽然发现了,但是却视而不见,给所属单位造成损失的话,那主管领导一定是要承担责任的。

也就是说,只要主管领导对下属的过错行为或犯罪行为有过失,有纵容或放任下属的过错行为或犯罪行为的意思或行动,主管领导就难辞其咎。至于是否会被开除,当然要视过错程度、犯罪后果及给所属单位造成损失的严重性而定。

如果主管领导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事项已经尽到了应有的管理义务,即主管领导没有过错,那么对于下属的过错或犯罪行为,主管领导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