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市民疑丢失身份证被"被贷款"6500元 要还到2020年

2015-09-05 15:37  吴俊鸿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蹊跷的“被贷款”】

市民邱女士:

2012年,她在西安工作时曾丢失身份证。

2015年4月19日,在深圳一家小额公司产生6500元个人消费贷款,共60期,要还到2020年。

贷款绑定银行为深圳的一家光大银行支行。按开卡记录,她当时人在厦门却在深圳被办卡。

银行方面:

尚不能确定邱女士说得是否属实。可能是有人找了相似的人办卡,需邱女士证明并非本人办卡。

漫画/黄嵘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俊鸿 见习记者 王玉婷)名下莫名多了一张银行卡,还被贷了6500元款?市民邱女士近日遭遇这样一件怪事。她怀疑,是自己三年前丢失二代身份证、被冒办银行卡所致。

记者联系当事银行试图求证此事,银行方面却称,目前尚不能证实银行卡是否确为他人冒办——这起“维权”事件,成了一个“罗生门”。

尴尬的是,邱女士希望银行方面启动调查,却迟迟没等到结果。“这意味着,如果你的身份证丢失、又被别人办了卡,将很难自证清白。”邱女士抱怨说,有类似遭遇的人,应该远不止她一个。

贷款买车遭拒

被告知有一笔贷款逾期未还

按照市民邱女士的说法,她最近打算买一部私家车,不久前到银行准备办理贷款,没想到却遭拒,银行工作人员的理由是,她有一笔6500元的个人贷款,已逾期2个月未偿还。

“啊,我什么时候贷过款,怎么自己都不知道!”这突然“飞”来的6500元贷款,搞得邱女士一头雾水,赶紧找了银行相关部门查询,结果吃惊地发现自己居然“被贷款”了。

在信贷交易信息明细单上,清楚地罗列出“她”于2015年4月19日在深圳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产生6500元个人消费贷款,共60期,按月归还,直到2020年还清。

“再怎么样,我也不用为了6500元这么贷款。”钱不多,一下子还完也不是问题,不过令邱女士不安的是——到底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在自己不知情下贷了款?

在异地被办卡

与丢失身份证有关?

邱女士告诉记者,经查询,发现这笔贷款属于一种叫“平安易贷”的小额贷款,绑定银行为深圳一家光大银行支行。随后,她联系了银行,工作人员告知邱女士:这个卡是由本人持二代身份证前去办理。

这下邱女士更纳闷了,按开卡记录看,那一段时间自己在厦门,从来没去过深圳那家银行。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邱女士说,思前想后,她回忆起,2012年自己在西安工作时,曾丢失过二代身份证。她认为,可能是有人用她丢失的二代身份证到深圳的银行开户办卡,随后,又拿着银行卡去办了那笔6500元的贷款。

邱女士称,她先后联系“平安易贷”和光大银行询问情况,对方都表示会和后台反映,不过,之后就再无下文。

追问没有结果

遇上一出“罗生门”

不过,银行方面认为,尚不能确定邱女士说的是否属实。

本报记者多次拨打“平安易贷”客服电话,都没人接听。记者随后联系了深圳方面的开户银行,询问了邱女士反映的问题。对方给出的解释是:可能有人找了和身份证照片上相似的人来办卡,但要想调取办卡时的资料,需要邱女士本人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并非是本人办卡。

“我明明没办过,要怎么证明不是我办的?”邱女士觉得很无奈。

如今,让邱女士不安的不是被贷款6500元的问题,而是万一以后还有人拿她的二代证或银行卡干违法的事情,怎么办?

【律师支招】

如属盗刷 应该报警

邱女士坚持认为,是自己二代证丢失,被不法人员拿去办理银行卡、贷款。不过,相关单位、部门还没给出答案,真相暂时成谜。但记者了解到,因二代身份证丢失,出现被冒办银行卡、信用卡且发生消费等事件,全国各地都曾出现过。

那么,如果邱女士说的是真的,她该如何维权呢?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郑志宁律师认为,如果邱女士的遭遇属实,应该属于盗刷银行卡,她应该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他还说,银行卡涉案地在深圳,邱女士本人居住在厦门,因此,两方警察都可以立案进行调查。如果调查结果证实确实是有人冒用身份证办卡,那就属于盗刷,除了银行方面可能存在审核违规操作外,冒用邱女士身份证的人也涉嫌违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