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信用卡溢缴款同城取现 厦已有5银行免手续费

2015-04-17 16:37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陈薪宇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您如果要取出多余的还款,要扣除0.5%的手续费(资料图)

厦门晚报讯(记者 张诗)我取的是自己存进去的钱,又没有透支,凭什么还要收手续费呢?”市民王小姐最近误往自己的信用卡存了2万元,因为急需用钱,就将存进去的钱取出来,却发现被扣了一笔高达200元的手续费。

其实,这种在消费前就存进信用卡的钱叫溢缴款,如果取现,同样被视为透支,要交手续费。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取消了这一费用,有些“聪明的”市民甚至还能用它来理财呢。

解释

什么是信用卡溢缴款

银行收费标准各不同

如今,使用信用卡的市民越来越多。但某国有银行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信用卡和借记卡不同,就是让客户用来透支消费的,如果市民往信用卡里存了钱,非但无法像借记卡存款生利息,反而会被自动生成信用额度,再想取出来,银行就视同透支取现,同样要收取现手续费。

假设您上期的账单是4900元,但还款时打入5000元,而您本期没有消费,那么这100元就是溢缴款;如果您本期又产生了消费,那么多存的100元会自动冲抵账单。如果您没有消费而选择取现,仍会被视为透支取现,要被不少银行收取手续费。

记者了解到,多数银行对客户提取信用卡溢缴款的收费标准多在0.5%-1%之间,其中某股份制银行收费标准更是高达3%。这也就意味着,您多往信用卡里存1万元,如果想取现,可能要被收取50元-300元不等的费用。

但是,越来越多的银行如今已加入了“信用卡溢缴款同城取现免费”的“军团”。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工行、建行、交行、民生、广发这5家银行已取消了上述手续费。工行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客户在同城的ATM或柜台取现,均免手续费。

支招

别把溢缴款当存款

刷卡消费来“赎回”

尽管已有上述5家银行取消了信用卡溢缴款同城取现的手续费,但银行人员提醒,在信用卡额度足够使用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往信用卡里存钱,尽量选择根据账单足额还款,或者设置与信用卡关联的借记卡实行自动扣款。

对于已产生的“溢缴款”的处理,银行人士建议,金额较小的,尽量用刷卡消费来“赎回”。信用卡刷卡消费会主动默认先使用“溢缴款”额度,然后才动用到正常的信用额度。

至于信用卡溢缴款金额较大的,该人士建议,尽量不要在自助设备上直接取现:“不妨通过银行渠道‘曲线救国’——将信用卡内的资金转入相应的借记卡账号中,相对来讲,转账手续费封顶,较溢缴款取现手续费收费更低。”

高手

将溢缴款作为“工具”

省掉异地取现手续费

其实,仅仅掌握上述招数还不够,如果您手中持有广发、民生等银行的信用卡,还有更大的用途,甚至异地取溢缴款也免费。

不久前,朋友圈上有“差旅达人”分享了自己的理财窍门。内容大致为看中了部分银行对信用卡溢缴费取现免费的条约,故意往自己的信用卡存入大额资金,以达到“异地取现免费”目的,让信用卡摇身一变成了“省钱工具”。

原来,“差旅达人”利用的正是广发、民生等少数银行对异地本行溢缴款取现免手续费的优势。具体来说,相比较一般的借记卡取款,按目前多家银行的异地取现收费标准,将被收取交易金额的1%左右的手续费。这也就意味着,若在异地取款1万元,将被收取100元左右的手续费。而自己多往信用卡里存入1万元,异地支取时由于银行的优惠,手续费全免,就可以轻松省下100元。

不过,如果使用了这一“妙招”,在异地取现时,持卡人仍需事先确定卡内“溢缴款”的数量,如果是“透支取现”,就不仅需要支付手续费,还要搭上一笔利息呢。此外,由于目前实行异地溢缴款取现免费的银行仅属少数,因此使用此招前,需仔细了解信用卡所属银行的相关收费标准。

链接

现金分期并非零利息

不少持卡人误以为,选择信用卡现金分期不需要利息。事实上,现金分期也是以手续费的形式进行收取。

以一家银行现金分期收费为例,假设分期4万元,如果分三期,每期应还13713.33元,其中每期手续费都为380元,而如果拉长至全年每期应还3633.33元,每期手续费为300元,相当于全年需要多支付给银行3600元。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现在多家银行推出的现金分期的手续费费率相对于“透支取现”所需要缴纳的利息仍然较低,如果持卡人需要应急资金,现金分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融资方法。多数银行信用卡普通持卡人现金分期额度都能最高至5万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