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去南极"修机器" 盖军衔摘取国家技能最高奖
2012-12-09 07:33 李玉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对于此次获奖,盖军衔感触最深的是:“这种奖很难得,是对技术工人最好的激励,给了技术工人一条成才的路。相信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大家都看得到,这样会带动更多的人来重视技术,学习技术。” 人物特写他在南极修了一条“厦工大道” “我是踏着前辈的足迹成长的,现在我要当好工程机械维修的‘播种机’,让机械维修的新秀站在我的肩膀攀登,把创新创造的火炬传递下去。”这句话,是盖军衔的座右铭。 正是基于这样的努力和信仰,盖军衔不仅被评为2004年 “感动厦门”年度人物,还是2010年胡锦涛来厦视察亲切接见的劳模之一。 同时,盖军衔还是我国首批受邀参加南极科考的工程机械行业队员。他三上南极,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技工的风采。 盖军衔曾于1995年、1997年、2004年三度踏上南极,从事机械保障工作。2004年10月,他跟随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南征,是冲击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所在区域的冰盖考察队员之一。 在南极科考期间,盖军衔负责站内所有的装载机、汽车吊、推土机、雪地车和发电机组等国内外机器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保养任务。 有一次在长城站,一台德国进口的150雪地车在离站2公里的地方,因手制动不能释放而抛锚。站内只有德文版的雪地车资料,他通过阅读工作原理图,凭借平时积累的知识,迅速查明是手制动油泵主动轴上的半圆键被剪切,造成油泵不能工作的故障原因。于是他利用8.8级的螺栓材料,手工制作了一个半圆键配上,顺利排除了故障。在中山站,他还利用仅有的德文版原理图,对三辆240雪地车进行了系统调整、检修,保证了按时完成冲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征服“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任务。 在严寒恶劣气候条件下工作的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率是正常气候下的数倍。有一次,一台柴油机出现第6缸烧瓦的现象。大修柴油机精度要求高,在南极配件不足、条件缺乏、只能手工研磨修复的情况下,盖军衔不分昼夜,连续工作48个小时修复了柴油机。 在进入南极冰穹A、海拔4000米(相当于藏区5000米)的最高区域后,由于连续紧张地抢修发电机组,盖军衔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在身体接近休克的状态下,他仍然坚持工作。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所有人,被国家“极地办”评为“最优秀的考察队员”。 此外,为方便科考队员工作,他还主动在长城站驾驶厦工牌装载机,修建了一条沿海大道,被各国科考队命名为“厦工大道”。 |
相关阅读:
- [ 12-07]罗源举办寿山石雕职业技能考核认定 共51人参加
- [ 11-27]西宁地税举办职工技能比武
- [ 11-24]黑龙江“十二五”期间将培养高技能人才30万人
- [ 11-16]第二届优秀人才选拔月底启动 标准更高待遇更优
- [ 11-15]开封市统计职业技能竞赛表彰会举行
- [ 11-15]60名志愿者接受培训 服务环福州公路自行车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