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三次去南极"修机器" 盖军衔摘取国家技能最高奖

2012-12-09 07:33  李玉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盖军衔在南极留影

东南网-海峡导报12月9日讯(记者 李玉燕 通讯员 胡晓牧)“现在心情很激动。这个奖,可以说以前做梦都不敢想。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一辈子能干到这种程度,值了。我感到非常欣慰!”昨日的北京,天气寒冷,但盖军衔心中却充满了热情。

昨日,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盖军衔,被人社部授予了“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现场,获得这项荣誉的,全国也就30人,福建只有他一个。

人社部从1995年开始评选 “中华技能大奖”(1999年以后改为两年一届),这是我国政府对技术工人技术、技能水平的最高奖励,每届在全国范围内评选30名大奖获得者。至今,福建省只有两人获评,盖军衔便是其中之一。

在昨日的电话连线中,盖军衔难掩激动心情。他告诉记者,获得“中华技能大奖”是许多技术工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许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实现。

盖军衔做到了,从学徒工到“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他不断努力,用了37年。

记者了解到,盖军衔20岁时进入了厦工,当时还是一名学徒工。面对装载机产品错综复杂的图纸和密密麻麻的电路、油路和管线,他不畏艰难,刻苦钻研机械维修,熟练掌握了各种类型装载机装配过程的每一道工序,练就了一身闭着眼睛也能拆装机器、诊断故障的本领。

由于注重知识积累,他逐渐成为了装载机方面的行家。这些年来,他先后解决了近百项技术难题和疑难故障。针对装载机产品在原先电路设计上存在线束过长,费材且又不便安装等问题,他还指导青年技工从理论计算、电路设计入手,调整布局,经过精心改造电路设计,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如今,盖军衔已是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的总监,培养更多接班的技术人才,成了他新的努力目标。近年来,经他手培训的技术工人超过3000名。不过,他仍不满足。

“目前,厦门的技术人才很紧缺。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我们要多培养一些年轻人。”盖军衔说。

对于此次获奖,盖军衔感触最深的是:“这种奖很难得,是对技术工人最好的激励,给了技术工人一条成才的路。相信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大家都看得到,这样会带动更多的人来重视技术,学习技术。” 人物特写他在南极修了一条“厦工大道”

“我是踏着前辈的足迹成长的,现在我要当好工程机械维修的‘播种机’,让机械维修的新秀站在我的肩膀攀登,把创新创造的火炬传递下去。”这句话,是盖军衔的座右铭。

正是基于这样的努力和信仰,盖军衔不仅被评为2004年 “感动厦门”年度人物,还是2010年胡锦涛来厦视察亲切接见的劳模之一。

同时,盖军衔还是我国首批受邀参加南极科考的工程机械行业队员。他三上南极,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技工的风采。

盖军衔曾于1995年、1997年、2004年三度踏上南极,从事机械保障工作。2004年10月,他跟随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南征,是冲击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所在区域的冰盖考察队员之一。

在南极科考期间,盖军衔负责站内所有的装载机、汽车吊、推土机、雪地车和发电机组等国内外机器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保养任务。

有一次在长城站,一台德国进口的150雪地车在离站2公里的地方,因手制动不能释放而抛锚。站内只有德文版的雪地车资料,他通过阅读工作原理图,凭借平时积累的知识,迅速查明是手制动油泵主动轴上的半圆键被剪切,造成油泵不能工作的故障原因。于是他利用8.8级的螺栓材料,手工制作了一个半圆键配上,顺利排除了故障。在中山站,他还利用仅有的德文版原理图,对三辆240雪地车进行了系统调整、检修,保证了按时完成冲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征服“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任务。

在严寒恶劣气候条件下工作的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率是正常气候下的数倍。有一次,一台柴油机出现第6缸烧瓦的现象。大修柴油机精度要求高,在南极配件不足、条件缺乏、只能手工研磨修复的情况下,盖军衔不分昼夜,连续工作48个小时修复了柴油机。

在进入南极冰穹A、海拔4000米(相当于藏区5000米)的最高区域后,由于连续紧张地抢修发电机组,盖军衔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在身体接近休克的状态下,他仍然坚持工作。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所有人,被国家“极地办”评为“最优秀的考察队员”。

此外,为方便科考队员工作,他还主动在长城站驾驶厦工牌装载机,修建了一条沿海大道,被各国科考队命名为“厦工大道”。

相关新闻

盖军衔获国家技能最高奖 为闽获此项殊荣第二人

盖军衔在南极。盖军衔 供图

晨报讯(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 胡晓牧)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摘取“中华技能大奖”的高级技师要用多长时间?很多人一辈子都实现不了,盖军衔则用了37年,获得这项我国对技术工人高超技术、技能水平的最高奖励。

昨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暨全国百家城市职业培训工作推进会上,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盖军衔被人社部授予“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获颁纯金质奖章、证书、奖杯和奖金。他是此次福建省惟一的获奖者。

“中华技能大奖”是国家人社部从1995年开始评选的,是我国对技术工人技术、技能水平的最高奖励,每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30人。连盖军衔在内,福建省只有两个人得过这一奖项。

相关新闻

他三赴南极为科考“护航”

盖军衔在厦工从学徒工干起,努力钻研为企业解决近百项技术难题

晨报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 胡晓牧

盖军衔20岁进入厦工,从一名学徒工干起。面对装载机产品复杂的图纸和密密麻麻的电路、油路和管线,他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各种类型装载机装配过程的每一道工序,练就了一身闭着眼睛也能拆装机器、诊断故障的本领。

解决百项技术难题

这些年,盖军衔解决了近百项技术难题和疑难故障。针对装载机变速四轴挡圈经常损坏的问题,他经过近百次分析和试验,最终查明了损坏原因,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近百万元。针对装载机产品在原先电路设计上存在线束过长、费材且又不便安装等问题,他指导青年技工从理论计算、电路设计入手,精心改造电路设计,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在工作中,盖军衔逐渐成为装载机方面的行家。自2001年起,他亲自编写讲义,制作动画,主编并独立完成了《装载机的操作和培养》、《装载机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维修》等培训教材,并被译成英文版、制成DVD教学光盘,作为产品的随机技术文件。盖军衔还在国内外培训带徒弟2500多人,他精湛的技术传遍了世界。

盖军衔培养的17名售后服务机械维修技师也都发挥着技术骨干作用。2010年,在全国首届工程机械修理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厦工”以团体综合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团体优胜奖和大赛突出贡献奖,获奖人员都是盖军衔的徒弟。

三赴南极维护机器

晨报的老读者们对盖军衔应该很熟悉了。这位技能大师曾在1995年、1997年、2004年三赴南极,为南极科考机器“保驾护航”。2008年4月,本报就曾详细报道盖军衔的南极故事。

在南极科考期间,盖军衔负责站内所有装载机、汽车吊、推土机、雪地车和发电机组等国内外机器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保养。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率是正常情况下的数倍,盖军衔每天早上提前完成全部机器设备的开机前检查,每晚做好设备使用后保养,平均每两天要完成一次设备抢修任务。有一次,一台柴油机出了问题,由于配件不足,盖军衔只能手工研磨修复,他连续工作48小时修复了柴油机。

为登顶冰穹A出力

2004年10月,盖军衔随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南征,冲击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所在区域。在那之前还没有人从陆地上直接登顶冰穹A。

在离冰穹A不远处,一天晚上,考察队的发电机停了,盖军衔立刻去修。等他排除故障,却因用脑用力过度,出现高原反应。第二天,他开始胸闷,医生一量他的血压,发现过低,队里只好启动国际救援方案,请附近的美国站派直升机接他回去医治。虽然没能登顶冰穹A,但盖军衔不觉得遗憾,因为我国代表人类登上了冰穹A,他也出过力。

在南极,盖军衔还主动在长城站驾驶厦工牌装载机,修建了一条沿海大道,被各国科考队命名为“厦工大道”。(来源:海西晨报)

厦工高级技师盖军衔获"中华技能大奖" 曾三上南极科考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黄怀 通讯员 胡晓牧)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昨天上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暨全国百家城市职业培训工作推进会上,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培训总监、高级技师盖军衔被人社部授予“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

“中华技能大奖”是人社部从1995年开始评选,是我国政府对技术工人技术、技能水平的最高奖励,每年(从1999年以后改为两年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30名“大奖”获得者。目前,我省只有两人获评,盖军衔是其中之一。

盖军衔是全国劳动模范,20岁进入厦工,从当一名学徒工起,他就立志“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他不畏艰难,刻苦钻研机械维修,熟练掌握了各种类型装载机装配过程的每一道工序,练就了一身闭着眼睛也能拆装机器、诊断故障的本领。

盖军衔作为我国第一个受邀参加南极科考的队员,三上南极,展示了中国技能大师的风采。在南极科考期间,他负责站内所有的装载机、雪地车和发电机组等国内外机器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保养任务。在中山站,他利用仅有的德文版原理图,对三辆240雪地车进行了系统调整、检修,保证了按时完成冲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征服“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任务。

盖军衔富有敬业奉献的精神,由于连续紧张地抢修发电机组,他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在身体接近休克的状态下,仍然坚持工作。为方便科考队员工作,他主动在长城站驾驶厦工牌装载机,修建了一条沿海大道,被各国科考队命名为“厦工大道”。他爱国敬业、乐于奉献,曾被评为“最优秀的考察队员”和“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来源:厦门日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