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揭秘涉毒圈内"黑话" “煲猪肉”=吸食冰毒

2014-06-24 16:59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资料图

厦门晚报讯 “大咖,你手上有没有新鲜的肉,我要5条。”这样的话,在旁人听来,一头雾水,但是在吸毒者陈壮(化名)看来,这句话颇具信息量。国际禁毒日(6月26日)前夕,记者采访了厦门涉毒圈里的部分人员,了解到这个圈子里特有的黑话。

这些涉毒圈黑话有的与媒体曝出的外地叫法相似,有的则具有“闽南特色”,成为涉毒分子语言伪装的重要形式,不过也难逃过警方打击。

称谓

海洛因外地叫“货”、“粉”,本地叫“仔”

陈壮吸食海洛因和冰毒,两种毒品都要向上家购买,手头货源充足的上家,他都尊称对方是“大咖”或“老板”。

陈壮说,海洛因和冰毒虽然都是毒品,但黑话还不一样。圈子里的人把海洛因称为“货”、“粉”,“仔(闽南读音gia)”,而冰毒则称之为“肉”。

“只有这个‘仔’是厦门当地的叫法,别的叫法都是全国差不多的。”陈壮说,“仔”的说法还有一个来历,旧社会,吸毒者为了筹集到毒资,不惜将孩子卖掉换钱,吸毒相当于“吃掉”儿女,被称为“呷仔”(闽南读音jia gia),“仔”也就成了海洛因的代名词。不过到现在,“呷仔”的叫法,出了厦门也没人听得懂。

而“货”“粉”的叫法,都是受到港台片的影响,至于把冰毒称之为“肉”,则是来自广东的说法,因为冰毒的吸食方式很像是在煮东西,广东人称煮东西叫煲东西,所以他们把吸冰毒叫“煲猪肉”,最后叫得多了,全国各地都简称为“肉”。

其他小品种的毒品,比如麻古,圈内俗称是“果子”、“糖果”,因为麻古有一种独特的香味,类似香精,麻古又是一粒粒的,从形状和气味来看,都像“糖果”。

计量

“一手”表示5克,上了千克叫“一条”、“一筒”

各类毒品有了黑话称呼之后,也要有计量单位的隐语。陈壮说,涉毒圈里的人,不会用“克”、“千克”、“公斤”之类的话,在他们内部,有特定的隐语。

以海洛因为例,计量单位只有3种,350克包装的称为“块”,5克装的叫做“手”,即使5克以下的,也只说数字不说单位。

陈壮解释说,从金三角等地进来的海洛因,纯度最高,境外毒枭在包装时,就是以350克一块为标准,包装的外形就像菜市场的白豆腐,所以被称为“块”,而当海洛因被分解开时,因为一手有五指,圈内就把5克称为“一手”。

而晶状体外形的冰毒则要简单得多,比如“50个肉”就代表50克冰毒。到1000克之后,才会说“一条”或者“一筒”,陈壮说:“冰毒都是用白色封口塑胶袋包装的,1000克以上提起来,就像一包味精一样,变成条状或者筒状。” 

纯度

高纯度叫“钻石”,龙岩长汀一带叫“龙珠”

陈壮说,此外毒品还有纯度之分,纯度越高售价就越高,纯度高低也有独特的称呼。

在海洛因里面,只有“原货”和“普货”之分,高纯度的称之为“原货”,意为“原装进口不掺杂质”的意思,一般纯度都在80%以上,其他的就是“普货”,相对来说就是掺了杂质的“国内组装”,“有的普货很不好,纯度太低。”陈壮说,质量最好的“原货”可以卖到600元/克,而便宜的“普货”只要100多元/克。

在冰毒里,虽然“肉”是大众说法,但纯度在80%以上的冰毒才能被称之为“钻石”或“龙珠”,陈壮说,“钻石”是福建以北的外省说法,“龙珠”则是龙岩长汀一带的说法,虽然发源地各不一样,但随着瘾君子的流转也来到厦门。

至于麻古,虽然都是叫“果子”,但只有“缅果”是高纯度的,陈壮不清楚这个叫法的出处,他怀疑这个“缅”字指的是来自缅甸。

其它

吸毒叫做“烫几口”  “打针”怕遇“哦咖”

陈壮说,吸毒的行为也叫法不一样,海洛因注射吸毒的方式较普遍,圈子里的人都说是“打针”,“有的老鬼天天‘打针’,找静脉比医院的护士还厉害”。

吸完冰毒后,会有一种幻觉,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这些毒虫通常以“溜冰、玩冰、烫几口、搞几口”作为吸毒的隐语。

而对“警察”的说法,大部分毒虫受港台剧影响,叫警察为“条子”。不过,老厦门的瘾君子们也有独特叫法,称警察为“哦咖”(闽南语,即“黑脚”的意思),因为在旧社会,警察的制服都是黑色,甚至连绑腿都是黑色的。

陈壮说,使用黑话,圈子里的人能互相识别对方是否是“同道中人”,另一方面,他们经常通过短信联系,使用这些黑话,也是为了不容易被警方发现。

【容我一言】

别把无知当个性

陈进容

江湖黑话,自古就有。其实,就是“黑话”二字,也是我们外行人的称谓,专业的叫法为“切口”。

我读过雪漠所著《江湖内幕黑话考》,里面提到一些沿袭不断的江湖“切口”,比如,男子称“孙食”,媳妇叫“果亥”,买叫做“肘”;卖叫做“挑”等等。

黑话的产生,几乎都是主流社会以外的边缘群体,出于自我保护,自我认证的需要而演化形成的。从语言心理学角度看,边缘群体在意识上,并非没有是非观,没有荣辱观,恰恰相反,他们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所处的角色是正常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语言上也选择了跟正常社会语言不同的特殊隐语。

让人瞠目的是,很多来源于江湖边缘群体的“切口”,逐步流传开来后,竟然也成了一些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们朗朗上口的词儿。比如不少人还把社会名流叫做“大咖”,起初咱们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如今弄清楚原委,就不该再拿着无知当个性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