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7座海堤2座已拆4座被改造 最后一座也将开口
■专家观点
海堤的存与亡 是一对矛盾体
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林荫新分析说,厦门的海堤在那时的历史与经济条件下,体现着一种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建设精神,按当时的历史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整体来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海堤功大于过,后来逐渐功小于过,因为破坏环境。为短期利益,而以长期破坏海洋环境为代价,是不可取的。因此,拆与不拆很难说。现在那些大海堤已逐渐失去围海造田的作用,最终都将消失,被桥隧取代,以恢复海洋生态环境。但海堤又不能完全退出,在一些农村地区,海堤的作用依然重要,它们保护着农田和家园。因此,海堤的存在与消失是一对矛盾体。
海堤是种精神 需要保存纪念
厦门文史专家郭坤聪认为,厦门海堤背后是一种海堤精神,因此需要保存下来。据他介绍,曾经有人提议炸掉我国第一条跨海长堤——高集海堤,恢复海洋生态环境;但也有人说,当年千军万马筑海堤,这是一种海堤精神,保存海堤可见证历史,海堤应该一直保存下来。现在高集海堤正在改造,高集海堤附近建成厦门海堤纪念公园,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得以再现。
■相关链接
厦门靠海,当地人利用沿海滩涂进行水产捕捞和养殖,修筑海堤与风暴浪潮进行不懈的斗争,围海垦荒、养殖、晒盐,积累了丰富的筑堤经验。有记载称,明朝嘉靖年间(1530年前后),厦门已有修成较大的海堤。
“海堤船工真英豪,不怕风雨不怕浪,每天要赶两潮水,摇橹强渡太平洋。”这是许多老海堤建设者熟悉的歌谣。半个多世纪前,他们日夜奋战建成高集海堤,从根本上改变了厦门孤岛交通不便的状况。接下来集杏、马銮等6座海堤陆续建成。时过境迁,随着一座座跨海大桥、翔安隧道等跨海通道相继建成,这些海堤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甚至成了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阻碍。于是,一座座海堤的开口改造工程开始推进。
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堤时代”,与厦门人说再见。为了让人们记住并弘扬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厦门在高集海堤与滨海路交界处打造厦门海堤纪念公园,并于今年6月17日高集海堤建设60周年纪念日落成,有望于下月正式对外开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