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部分职业打假人为获利不择手段 就目前经办的职业打假人案件来看,工作人员认为目前的职业打假人弊远远大于利。“我们接收到的打假案件,大多是一些小问题,比如标签的价格小数点不对,或者商标的字体规格不对等。真正涉及食品安全领域或者产品质量问题的极少。而现在的法律很严格,很多小问题罚款都是5万元以上,职业打假人索赔的金额也是几千元上万元。” 职业打假人专找一些“小问题”下手,但目的大多不是为了规范商家的行为,而是利用政府部门的介入调查,再主动向商家“合理索赔”。索赔不成,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介入,甚至“威胁”执法人员。“绝大多数职业打假人的案件在我们介入后,他们就通过电话跟商家提出赔偿要求,得到赔偿后就不再投诉。若是索赔不成,经常‘骚扰’我们执法人员。‘威胁’我们说要打电话给纪委、市长热线等上级部门,凭空捏造我们态度有问题或者没有通知立案等。尽管最终都能拿出证据给自己‘维权’,但取证、写材料报告等都要耗费大把时间和人力,往往就耽搁了真正需要维权的案件办事效率。”工作人员说道。且部分职业打假人为了向商家索赔,人为制造产品质量问题,涉嫌敲诈勒索,影响商家正常经营。 【建议】 职业打假 不可肆意妄为 湖里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表示,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有其好处。“首先能给消费者树立维权榜样,增强普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其次,也明显让不少大企业自律起来,促进了经营者规范化、合理化经营。”工作人员说。 “其实职业打假人是有必要存在的,但应该更加规范地存在。”一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职业打假人已经逐渐形成一个行业,如果有相应的行业准则,能更加规范打假行为。这一方面,国外早有“他山之石”可借鉴,通过正规的职业打假公司打假,打假的同时也有受到相应的监管,而不是“肆意妄为”,虚假举报也难受法律制裁。 另外,一些法律法规也仍需进一步完善。“有些处罚并不合理,没有细分一些处罚力度,商品的小问题和大问题都是一个处罚标准,职业打假人就钻法律空子赚钱。很多商家往往就因商品有一定瑕疵,承受不起巨额罚款,就跟职业打假人妥协了。”负责人说道。 |
相关阅读:
- [ 04-05]清明小长假 厦门正式受理旅游服务质量投诉7件
- [ 03-18]厦门"流动月嫂"问题不少:来历不明鱼龙混杂 投诉居高不下
- [ 03-16]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上线 多种投诉举报途径
- [ 03-15]2016年厦门消费维权量同比长3成 网购消费投诉居首
- [ 03-07]厦门不办就业登记用人单位将挨罚 劳动者也可举报投诉
- [ 03-06]测试厦门三家企业App的投诉功能 共享单车哪家强
- [ 02-21]共享单车企业公布投诉电话 施招约束不文明骑士
- [ 02-04]春节消费投诉增两成 厦门住宿餐饮旅游居投诉榜前三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