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康(右二)和同事们在做殡仪规范动作。 吴永康在殡仪大厅做准备工作。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图/记者 刘东华)穿着得体的西服,打着领带,用规范的礼仪动作引导殡仪现场。昨日,“95后”殡仪礼仪师吴永康站在厦门安乐园殡仪大厅里,注视着一位逝者的人生告别仪式,脑海里又闪出自己的“职业座右铭”:“让逝者有尊严地走。” 始于好奇 他在学校的专业课是:祭文鉴赏、殡葬伦理学…… 吴永康是今年才到厦门安乐园入职的。不过,从2014年进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起,他已经开始学习如何胜任这一角色。 在学校,他的课程表多是这些:祭文鉴赏、殡葬伦理学、殡葬文化学、现代殡葬心理学概论…… 工作后,他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根据工作日程,殡仪仪式前的两三天,他就要忙碌起来,跟同事一起把场地布置好,准备香烛、供品等,然后在告别仪式上全程做引导、祭拜等。有时候,他还需要清洁遗体,为逝者穿衣等。 吴永康说,当年选择这个专业,其实是出于好奇。直到入学前,家人还劝他,最好不要读这个专业。但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他看得更远了:随着现代殡葬业的发展,别说个人就业完全不愁,行业前景也很广阔,更需要他们这些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去参与其中,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很多人对殡葬行业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吴永康说,他有一个职业理想支撑着自己坚持下来,那就是:改变普通人对殡葬行业的误解和偏见。 他的社交完全不受工作影响,还交了女朋友。他说:“我发现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忌讳什么,不了解的人可能会,我觉得交朋友还是看个人怎么样。如果因为这个职业就影响友情,那就算不得是朋友。” 陷于震撼 毕业前去殡仪馆实习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遗体 吴永康说,毕业前,他曾到国内某知名殡仪馆实习。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了真实的遗体化妆。 “在学校时,我们接触的是人体模型,而那次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遗体。”吴永康说,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老师傅被一大群实习生围着,淡定地为遗体化妆,他在一旁帮忙递送工具。“这边眉毛修一点,这边妆再补一点……”经过老师傅的一番“修饰”,逝者的脸色看上去跟“常人无异”,还略添了几分平和。这次经历对吴永康触动很大,他觉得,要干好这行,除了要过“心理关”之外,更要过“技术关”,没有一丝不苟的匠心是做不好的。 在厦门安乐园,吴永康的师傅给他讲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在周边地市,曾有一具无人认领的女性遗体,冷藏了6年。逝者是因车祸不幸离世的,一直没有人敢给她做遗体清洁,吴永康的师傅自告奋勇。他先对遗体三鞠躬,以示尊重。还带着血迹的捆袋被打开后,散发出来的异味把别人吓退了五六米,而他则戴着口罩,坚持做好遗体的仪容还原,让逝者得以入土为安。 “我师傅常说,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就是我们这行最大的成就感。”吴永康说,师傅还教导他们,工作一定要专注,不论是殡仪仪式,还是遗体清洁、化妆工作,都没有重来的机会,一次没做好,不仅对不起逝者家属,自己也将留下遗憾。 |
相关阅读:
- [ 09-20]厦门宠物殡仪馆下月底开张 全省唯一专业宠物殡仪馆
- [ 01-16]厦门福泽园殡仪馆入口处 一个黄灯引发三车相撞
- [ 06-24]厦门文园桥暑期大修 大生里殡仪馆停办业务
- [ 03-30]厦门殡仪活动新规下月起实施 公共场所禁设灵堂
- [ 12-21]厦门网友:殡仪馆叫天马山晦气 民政局:命名征集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新闻图片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