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四季度,厦门住宅市场成交热络。
【2015·厦门楼市盘点新房篇】
2015年,对厦门楼市而言,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有过观望,有过博弈,有过逆转。回顾这一年,经历去年年初短暂低迷后,楼市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刺激下开始复苏。进入2015年下半年,寻求落户厦门的刚需购房者占据主力,改善型需求也得到有效释放,楼市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了第四季度,楼市全面爆发,上演一场逆袭大战,翘尾收官。据克而瑞数据显示,去年厦门商品住宅全年成交350.2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2.8%。成交均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0000元/平方米大关。
海西晨报讯(文|游丽娟 数据分析支持:易居克而瑞)
【关键词1】
政策利好频出
面对去年年初持续低迷的楼市,中央和地方政府频频出台各项利好提振市场信心。楼市迎来了史上最宽松的政策环境。
据统计,从去年3月份开始,央行共实行了5次降息。以100万元20年期贷款为例,从今年起购房者月供减负700元左右,还贷压力有所缓解。
在公积金贷款方面,政府也出台了首付款比例降低、提高双职工贷款额度等举措。加上去年是厦门购房入户政策的最后一年,户口因素也大大刺激异地购房者抢搭落户“末班车”,助推楼市翘尾行情。
【关键词2】
供应保持平稳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15年厦门商品住宅供应总量为346.1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2%,与前年基本持平。
其中,月度供应量呈现“低开高走”的走势。具体来看,去年初受2014年市场低迷的影响,前三月供应量均不足10万平方米。此后政策层面利好不断,购房者观望情绪得到缓解,许多地王项目纷纷抓住市场复苏的时机入市,供应开始跨步回升,各月份基本稳定在30万平方米的供应量。直到12月份多盘集中入市,供应跃升至70多万平方米,达到年度峰值。
从供应区域看,集美区仍是供应主阵地,住宅新增供应面积为108.63万平方米,占比全市供应31.4%。同安区供应面积为71.30万平方米,位列区域供应量第二位,占比全市供应20.6%。翔安区供应面积为56.77万平方米,占比全市供应16.4%,位列第三位。此外,由于岛内新增土地供应的匮乏,岛内两区供应占比仅15.7%。其中湖里区供应面积环比下降48.6%,在各区中跌幅最大。
【关键词3】
成交先抑后扬
2015年厦门住宅成交宛如一部逆袭大片。一季度楼市开局惨淡, 2月住宅成交跌入“冰窖”,仅成交8.97万平方米。随着二季度各项政策利好提振市场信心,市场缓慢复苏。到了5月,楼市迎来了第一波小高潮,多盘密集扎堆入市,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此后三季度供求均相对稳定,月成交量在30万平方米左右。进入四季度,厦门楼市进入“爆发期”,成交数据一路飘红。最终,2015年厦门商品住宅成交以350.2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2.8%的亮眼成绩画上圆满句号,实现一次戏剧性的逆袭。
不过,与住宅成交量“低开高走”的走势相比,房价水平却保持一路高歌的“猛劲”。据统计,2015年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再度上涨,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053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6%。其中,岛内成交均价高达3690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0.6%。岛外成交均价1661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5.9%。此外,在岛外四区中,海沧区成交均价最高,达到19874元/平方米,逼近全市平均水平。翔安区房价涨幅位列区域第一,达到19.9%。
【关键词4】
国企表现抢眼 受楼市回暖影响,2015年各房企销售金额均实现了不小幅度的增长,本土国企的表现尤其抢眼。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建发房产以65.85亿元在2015年厦门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排行榜上摘得桂冠。其旗下建发中央天成、建发中央湾区两大项目也位列2015年厦门单盘商品房销售金额排行榜前十名。紧随其后的是禹洲地产,商品房销售金额达57.12亿元,住宅集团则以55.31亿元位列第三。
在单盘商品房销售金额前十强榜单中,有8个楼盘销售金额在20亿元以上。其中,国企占据了半壁江山,水晶湖郡、中央天成、海投天湖城天源、建发中央湾区表现突出。而在单盘商品房销售面积前十强中,水晶湖郡以15.73万平方米独占鳌头,凤凰花城成交15.56万平方米,位列第二。泰禾厦门院子以14.73万平方米的成交量屈居第三。
【关键词5】
刚需仍占主力
随着岛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去年厦门岛外商品住宅销售仍占据主导地位。住宅成交前三名由集美区、同安区和海沧区包揽。
其中,集美区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位列住宅成交量榜首,共成交122.82万平方米,成交面积占比35.1%,水晶湖郡为成交主力。同安区以65.93万平方米的成交量位居亚军,成交面积占比18.8%,禹洲香溪里为成交主力。海沧区以49.33万平方米的成交量排行第三,成交面积占比14.1%,泰禾厦门院子为成交主力。岛内两区由于供应缺乏,成交量居于末位。
此外,去年各产品类型供求分布情况变动不大,三房、两房占据供求前两位,四房产品跻身第三。
从成交方面看,80平方米至90平方米的刚需产品依旧占据主导位置,呈现良好的销售趋势。三房的成交量也呈现大幅增长,预计未来改善型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