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旧址上的几间小石屋
开篇语
有大片可演的城市是幸福的,它代表特色鲜明,底蕴丰富。
厦门30年,特区30年,放在时间坐标和空间隧道里,再次还原的,便是细节片段和亲历者架构起的部部大片。
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淋过80年代的雨,吹过90年代的风,意气风发、年华正茂,陪着城市走过30年。而他们,皆是主演。
一部城市大片要成为经典,就必须有能够挑大梁的主演。你们,我们,他们,每一个厦门人,挑起了厦门30年的城市大梁,成就了这个拥有动力之源的城市。
回看彼时,眼前掠过这一部部见证了某个时代的大片。站在此时,你可以想象,厦门人走过的历程,以及曾经拥有过怎样一种风华。
这30年的风华,犹如沉香,给了未来的30年诸多沉淀。(詹文)
1983年,厦门机场通航
壮志凌云
东南网-海峡导报11月15讯 (记者 易福进 通讯员 刘婷婷)1986年,美国大片《壮志凌云》讲述了一飞行员在艰难中奋起,最终驾驶银鹰纵横蓝天的传奇故事,感召了一大批美国青年。
30年前,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经济特区厦门,同样开启了一部“壮志凌云”传奇篇章:在坑坑洼洼的菜地上,缺钱、缺人才,凭借决心、超常规的思维,特区用21个月修建了一座国际机场。
从此,“小城大机场”,厦门不再是个“孤岛”,一条条黄金航线将厦门经济特区连通到四面八方,特区张开了腾飞的翅膀,与世界的距离一步步拉近。
上月,在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厦门再次耗资10亿元为机场候机楼扩容一倍。作为当时全国四个经济特区修建的第一个机场,特区机场一开始就“超凡脱俗”,不仅为小城一次次开辟空中腹地,更为中国民航业的改革一次次贡献“特区经验”。
1984年,厦门1号候机楼投用
修不修机场,当时颇有争议
当年海边那片坑坑洼洼的菜地,如今上千万客流蜂拥而至。
这一鲜明对比,让当年厦门机场组建负责人之一、原厦门机场副总经理的王泽源不禁感慨,“这就是特区奇迹”!在他看来,厦门机场能顺利“出生”,正是傍上特区。
事实上,刚成立时的厦门特区修不修机场,颇有争议。一方面,厦门离台湾很近,是海防前线,且在金门的炮火射程之内,不能建机场;另一方面,特区成立后急需引资,但国外客商要来厦门考察、投资,最快的办法就是先飞福州,然后颠簸七八个小时到厦门,这种交通状况让客商望而生畏。
在这一进退两难的背景下,1981年4月11日,费尽周折才到厦门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首先站出来支持,“没有厦门机场就没有经济特区”。
这正是特区需要的支持。据悉,有了这一支持,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用“金门的机场不也在我们的炮火射程之内吗?金门机场都不怕,难道我们怕吗”的“激将法”,最终获得了军委的首肯。特区终于可以在废弃几十年的机场旧址上,动工修建机场。
“其实,在当时的情势下,军方的疑虑也属正常。”王泽源描述了这样一个细节:机场刚通航时,就遇到一个难题,金门机场和厦门机场很近,双方用的指挥频率也很接近,这样容易误导飞机降错机场。一段时间后,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
1984年,厦门1号候机楼投用
特区速度,21个月建成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这个如今亲切的名字,其实,一开始并非特区人的最爱。
“那时,大家觉得,好不容易要修建一座机场,最后竟要以一座小村庄的名字命名?”王泽源介绍,一开始,厦门倾向于将其命名为“厦门经济特区机场”。但按国际惯例,机场名字要以机场所在地命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由此得来。
这正是特区白手起家修建机场的一个缩影。
“特区的特,就在于地方没有财力,还能把机场修成。”谈及超常规引外资,王泽源竖起了大拇指。那时,人员月薪就几十元,而修机场要一亿多元(当时福建的财政一年也就十多亿元)。
幸运的是,当时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正在中国寻求投资项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厦门特区利用外资修建机场。
上世纪90年代初,2号候机楼投用
一副省长现场指挥,运往外地的水泥、钢材的货车纷纷掉头前来厦门,筹建机场的员工住的是临时工棚,喝的是井水、池塘水,施工队伍近万人日夜赶工……数年的建设工期,特区只用21个月。这一役,特区速度一战成名。
1983年10月22日,机场正式通航,首航航班是厦门至上海。当时候机楼还没有建成,所有的通关、安检手续就在一座300平方米的汽车库里完成。如今,经过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所建的候机楼,加速已经奠基的新候机楼,厦门机场将可满足2700万人次的营运。
这位老民航人同样难以想象,通航初期一周8个航班,现在每天起降超过400架次;通航当年运送旅客6643人次,今年可望突破1500万人次。
1996年,3号候机楼投用
为中国民航批发“特区经验”
一开始的“超凡脱俗”,也使得特区机场俨然成了“特区经验”的批发商。
不仅第一个靠引用外资、靠自筹资金修建机场,在建设时,为了保证建设速度,机场也率先采用承包制,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承包责任制,成为项目承包制在基础建设方面的第一个样板。
而有一个“第一”,更是直接颠覆推动了中国民航改革。
一开始厦门机场和国内其他机场一样,也是“一元体制”。
今年10月,投资近10亿元的机场新候机楼奠基(效果图)
1988年,特区希望将厦门机场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这一大胆的建议,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1988年10月22日,厦门民航站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分别成为厦门机场、厦门航空公司、民航厦门航务管理站、民航厦门航油供应站四个独立营运单位,也成为中国民航改革的样本。
“打破了铁饭碗的体改,以场养场,人员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机场走上了高速发展通道。”王泽源如此评价。
正是一出生就带着不断“吃螃蟹”的基因,厦门机场屡屡创下全国第一:国内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制并挂牌上市的民用机场,全国第一家非航空业超过航空主业的机场。
机场先行先试的特区经验,不仅成为佳话,更被广为复制。
亲历者畅想:新机场将上升到“国家战略”
王雁飞从厦门航空港集团副总经理岗位退休后,转任厦门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参与翔安新机场的筹建。被视为厦门新旧机场“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员。
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的新机场,在尚未定稿的新机场规划图中,亮点颇多。比如跑道,现在高崎机场只有一条跑道,而新机场一期就拥有两条跑道,长度为3800米,可满足空中客车A380、波音747等大型飞机起降要求。
但显然,筹建中的特区新机场,已被烙上新的使命。
“特区扩大到全市,新机场首先服务于特区,但将要远远超出现在机场所辐射的范畴。”王雁飞表示,新机场将加速“同城化”进程,加上建设对台空中直航通道、厦门打造东南亚航空枢纽的定位等因素,新机场的建设意义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
如果顺利,新机场有望在2014年全面动工,试运行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今年,厦门成功开辟首条洲际航线(直航荷兰),这为特区打开更多世界空中通路提供了新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