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大华糕点加工厂新厂房墙壁上张贴了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并设置了紫外线消毒灯。(资料图片) 东南网8月28日(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杨珊珊 实习生 洪莉圆) 作坊升级,产品“上架” 同安区是食品大区,拥有的传统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数量也最多。锦大华糕点加工厂就位于该区大同街道东宅村月龙里127之1号。走进加工厂一看:厂房整洁干净,车间宽敞明亮,车间内生产人员统一身着洁白的制服,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胶套,有条不紊地制作馅饼。 作为一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锦大华糕点加工厂已按要求取得生产加工条件核准证。在加工厂厂房内部墙壁上的食品安全公示栏上,不仅挂着食品添加剂使用、原辅材料进货查验、不合格及过期食品处理等各项管理制度,还在醒目的位置张贴了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核准证、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各项相关食品安全信息。生产车间采用全透明玻璃与外界隔离,在保证生产环境卫生安全的前提下,让生产过程公开透明化。此外,还另设了更衣间、原料间、配料间,标识清晰,管理规范。 陈锦荣是锦大华糕点加工厂的负责人,回忆起此前的生产环境,直言“往事不堪回首”。相比于如今面积达到300多平方米的框架式厂房,糕点厂原来的旧厂房是由石头搭盖的闽南古厝,仅有50多平方米,不仅空间狭小,卫生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受限于厂房之间互不相通,生产设备也很“原始”。“我们以前采用手工生产,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产量也不多。”他说,在新的厂房,几乎所有工序都采用机械化生产,效率比以前高,人还轻松了不少。 锦大华糕点加工厂的经历并非个例。同安区“颜大队”米粉厂经营者张冬梅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在同安经营米粉小作坊已有9年时间,一直采用家庭作坊的形式,在自家房子里生产米粉。尽管每天都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洗,安全卫生方面做得不错,但由于小作坊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缺少规范化的操作和必要的证件,一直都只能在本地销售,仅有少部分销往翔安区。 两年前,张冬梅和丈夫颜志军对生产场所进行改造:不仅设置有单独的更衣室,还装上了紫外线杀菌灯。同时,生产过程也更加规范:制作米粉的时候使用干净的自来水,穿上专门的工作服,戴上帽子和手套。米粉小作坊在此基础上以公公颜大队的名字命名,使用定制的印有“颜大队”米粉厂的包装袋。“不少客人看到生产过程的规范管理,买得更加放心了。”她说,拿到加工条件核准证后,米粉厂按照营收整理记账,销售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陈锦荣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以前,生产条件有限,没有办证意识,每次检查就会提心吊胆,更别提宣传推广产品了。”他说,受限于没有办证,产品只能点对点销售,无法在大型商场超市上架。而有证之后的境遇简直是天壤之别——“办证前一天销售量在500斤左右,有时候开支都无法平衡,现在每天销量超过了1000斤,个人年收入可达20万元”。 引导规范,迎来“春天” 生产场所旧貌换新颜,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产品“走出家门”进了商超。这种变化,得益于厦门鼓励和引导各食品生产小作坊严格按照制度取得核准证。据介绍,厦门三年前公布了第一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把生产糕点、豆制品等8类15种产品的小作坊纳入规范核准范围。去年,又对目录进行修订,拓展到11大类44个品种,并规定了各类小作坊产品的工艺规范,填补了监管空白。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一般是本地原住民家族经营、代代相传的生意。”同安区市场监管局稽查专员许子翼说,按照正规工厂的认证办法,小作坊达不到办证要求,但另一方面,它又基于民间传统和市场需求而存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如果一味取缔,势必影响市民生活。他表示,推出目录意味着,只要按照相关要求,从质量管理、加工场所、设备和器具、生产加工等方面对生产条件进行规范,小作坊经过核查并检验后,即可获批拿证。 同安区陈悠然食品加工厂拿下了省内第一张《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核准证》。加工厂负责人郑夏萍说,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描绘了厂房改造提升后的发展前景,还兼职上门当“室内设计师”,对厂房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分割出更衣室、食品区及生活区。“按照相关规定改造并取得核准证,可以获得市、区两级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她说,这也让他们下定改造的决心,而加工厂改造后拥有了“食坊字第3502120001号”成效显著,生产的凉皮进食堂、饭店,销量翻了一番。 榜样的示范作用很大,不少小作坊开始理解了规范化生产才能拓展产品销路,主动要求指导改造。同时,厦门又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通过奖励措施,激励小作坊业主扭转老观念,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条件,加入“正规军”的行列,形成“一点带一片”的良好格局。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厦门全市获得核准证的小作坊数量已达133家,其中已有30家小作坊示范点。 同安区祥平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叶江平说,在对小作坊进行规范引导和督促办证的同时,对那些不合规且屡教不改的经营户,监管部门也加大了打击力度。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双管齐下,提升了小作坊合规化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当然,目前不少小作坊成功改造之后,仍以小家庭、夫妻档占为单位进行生产,虽然产能有所上升,销售渠道也从依靠街坊邻里到进入商超,但增产增收还有提高空间。许子翼说,下一步将牵线搭桥,引导小作坊经营者与本地电商平台合作,打破传统的销售观念和模式,力争迎来发展的“春天”。 |
相关阅读:
- [ 08-09]厦门首个土笋冻小作坊团体标准将出台 规范生产提升品质
- [ 06-13]厦门小作坊“规矩”多 食品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
- [ 04-23]叶江平挨家讲法规让小作坊“持证上岗”破食安监管难题
- [ 01-17]16家获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获补助奖励 每家一万元
- [ 12-14]厦门开展小作坊示范创建工作 小作坊改造告别脏乱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