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03”科考船返航
“向阳红03”驾驶舱
科考船内景
海西晨报讯(记者 郭钦转 ) 离开时还是炎炎夏日,回来时已然是深秋。
11月18日,“向阳红03”科学考察船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45航次科考任务,返回福建厦门现代码头。
昨日的厦门现代码头热闹非凡,一大批科考人员和船员的家属已早早来到现场,他们拿着相机,捧着鲜花,以迎接远航归来的亲人。
历时130天,航程1.5万余海里。7月12日,“向阳红03”船从厦门出发,驶往浩瀚的太平洋。
此次“向阳红03”的大洋调查,是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首个海洋环境全要素综合考察航次,也是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首次组织实施的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具有作业站位多、空间跨度大、调查时间长、科考装备新等特点。
“向阳红03”船在2013年开始建造,2016年3月正式交付海洋三所管理使用,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之一。
“本航次是‘向阳红03’船首次执行大洋科学调查任务。”船长刘旸介绍,作为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考察船,通过航次任务的实施,进一步验证了船载技术装备和后勤保障水平,具备了开展高难度、大强度、远洋深海科考的能力,并为承担大洋科考任务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航次的首席科学家林辉进一步介绍,本次海洋调查采用多学科立体观测与实验手段,融合船舶调查与潜标长期观测优势,重点围绕深海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资源调查、水文和气象环境调查、公海环境污染状况调查、鸟类和哺乳动物观测等内容,在西太平洋海山及邻近海域、东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中东太平洋深海区域开展了3个航段的科学考察,取得多项中国大洋科考历史性突破和科技成果。
船上的植物栽培。陈理杰 图
甲板上的菜园子。陈理杰 图
揭秘“向阳红03” 甲板上的小菜园
远洋航行出海才20天,大家碗里就只剩土豆、洋葱了。绿色果蔬要么吃完,要么烂掉。航行过程中,放眼所及都是无边无尽的大海,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十分奢侈。
幸好,“向阳红03”上有块小菜园,能让航行带着绿色前行。
为了保持新鲜果蔬的供应,船上有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在甲板上和一处过道上种上蔬菜。
在航行的130天中,总共收获了大概100公斤的果蔬。这些蔬菜种子有的是此前在淘宝上买来的,有的是用船上现成的蔬果种子栽种的,例如南瓜籽、辣椒籽。
在海上照顾这些植物并不容易,有时风浪过大,甲板上的蔬菜会遭到海浪袭击,还需经常浇水稀释盐分。
“前前后后大概试种了20多种蔬菜,最后发现苋菜不适合海上种植,小白菜产量较高。其中,小白菜、生菜、小油菜适合在室内生长,而甲板上更适合光照较高、耐盐较强的蔬菜,比如木耳菜、空心菜。”负责照看这些蔬菜的工作人员还总结了一整套种菜的心得。
科考船的“深夜食堂”
“今天厨房又做了什么菜呀?”
在“向阳红03”船上,工作人员对吃饭充满了期待。因为船上食堂的几位厨师,还是聊天话家常的好手。
据了解,“向阳红03”船上大约有80人,他们的工作制是8小时三班倒,因此厨房一天要准备4餐。其中,正餐四菜一汤加水果,每种菜式的重量往往有20来斤,从择菜到洗切,再到炒制、盛盘,大厨秀的不仅是厨艺,更是体力和智慧。
“聊天主要是为了了解他们老家的做菜方法,以便烹制出符合不同口味的食物。”其中的一位厨师蓝锋利介绍,来自天南地北工作人员的口味喜好不同,船上的食材种类有限,要让船员吃得好,的确得花一番心思,慢慢地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不同地域的菜谱。
科考队员们纷纷表示,科考之行能圆满的成功,离不开三位厨师的悉心照料。据了解,两位大厨加一位二厨常常每天从早上五点半忙活到夜里十二点才能收工。
船长刘旸拍着胸脯说:“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船上的伙食不输任何一艘船,这是我们自己的‘深夜食堂’。”
花絮
妻子出海时他们领证才三天
欢迎仪式上,海洋三所女研究员侯艳平感受了一把惊喜。她的丈夫邓江伦手捧鲜花,穿过人群,亲手将花束递到了她的手中。
“向阳红03”船出航时,他们才刚领证三天。
据了解,侯艳平和丈夫从大学开始恋爱,一路闯南走北,最终留在厦门。一结婚,就面临长达130天的分别,小夫妻俩有诸多不舍,但也对航行充满期待。
“那时候心情很复杂,我只是说一句‘一路平安’。”邓江伦说,作为丈夫,把妻子送上船,当然很舍不得,但这是她的工作,只能默默地支持她。
科研人员牟剑锋也饱受对孩子的思念之苦,幸运的是,昨天回到厦门,刚好赶上了宝宝一周岁的生日。牟剑锋带可爱的宝宝走入科考船,给他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7月份出航时,他才6个月大,刚刚开始学习爬行,现在看到我都觉得陌生了。”牟剑锋说。
成果
此次科考航行完成了多项我国大洋科考历史性的突破,创下多个中国首次:
1.首次在中东太平洋开展多要素大尺度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调查;
2.首次利用深海微生物原位培养等手段,在西太平洋海山区和东太平洋多金属结合区开展深海特殊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富集培养与功能验证实验;
3.首次在西太平洋中部和中东太平洋区域开展海洋放射性调查,掌握多种核素分布特征,进一步评估福岛核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4.首次在西太平洋海山布放了综合生态深水锚系潜标;
5.首次在东太平洋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滑翔机的测试和海上试验,实现对深海大洋海洋生态环境的组网观测,为立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