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为老字号定制“护身符” 将设老字号保护法规

2016-07-05 20:48:00林泽贵 林世雄 施辰静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郑王恺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鱼目混珠”的“老字号”招牌,冲击着真正的老字号品牌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东南网7月5日讯(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黄则和、鼓浪屿馅饼、优必德……提起厦门的“老字号”,您知道多少?随着大街小巷里越来越多的商家打出了老字号的招牌,孰真孰假,厦门本地人都分不清楚,更别说是游客了。

“老字号”是金字招牌,在留给市民亲近感、信任感和美好记忆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商家的垂涎。山寨货冒充“老字号”,除了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外,受伤的还有真正的老字号企业。

厦门将通过立法保护老字号品牌,鼓励和促进老字号的健康发展。6月27日,由朱奖怀、林秋红等10名厦门市人大代表联署推动的《厦门市老字号品牌保护发展促进办法(草案)》,首次提交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由市人大代表推动的立法议案,在厦门并不多见。

据悉,这将是全省第一部关于老字号保护的法规。

山寨冲击

老字号很受伤

以往每次回漳州老家,在厦门工作的林玉真都会带上几盒奶奶特别爱吃的鼓浪屿馅饼。但现在她都不敢买了,因为朋友告知她一直买的是山寨货。“我奶奶说鼓浪屿馅饼是厦门的老字号,怎么还有山寨货呢?”不解的林玉真对厦门朋友抱怨道。

事实上,鼓浪屿频遭侵权,在最疯狂的时候,鼓浪屿岛上很多特产店都在卖鼓浪屿馅饼,但是真正从鼓浪屿馅饼厂出来的馅饼,十中无一。“很多馅饼都挂着鼓浪屿的牌子,有些产品的质量并不是很好。”厦门本地市民纪凤娇说。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山寨品牌的品质伪劣,不仅冲击着正牌老字号的市场形象,也让光彩照人的传统工艺蒙上了一层阴影。

厦门优必德漆线雕传承人沈锦丽就曾亲眼所见,自己视若生命的漆线雕竟然有人以树脂为原料快速加工而成,外行人凭肉眼很难分辨真假。

漆线雕在厦门传承了300多年,已经是厦门的一张文化名片。真正的漆线雕作品,以天然植物大漆为主材,有盘、缠、堆、雕等数十道技法,均为手工制作,从设计造型到贴金,最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多则甚至要数年。而树脂翻模的所谓漆线雕,采用机械化流程,一天就可以有上千件成型作品,两者成本也有百倍之差。“很多人接触到伪劣品后,对漆线雕产生了误解,认为品质不过如此。”沈锦丽表示,工艺不好的作品,两三年就会出现变色或者氧化脱落,而真正的漆线雕,保持几百年都没有问题。

除了山寨品牌外,厦门老字号协会秘书长杨毅前不久还在无意中发现,同安一家以扁食闻名的食品公司竟然伪造“中华老字号”的牌匾。杨毅说,除了在商务部公布的名录上查询不到外,露出马脚的还有牌匾上的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商务部只在2006年和2011年认定过‘中华老字号’”。根据厦门老字号协会此前的调查结果,90%以上的老字号企业遭遇过被“山寨”的困局。

立法保护

老字号获新生

“老字号”山寨事件频发,而老字号商家维护自身权益却显得力不从心。仅鼓浪屿食品厂针对“鼓浪屿馅饼”维权的官司,前后就耗时8个多月。

据了解,目前厦门市面上有三类老字号,分别为中华老字号、福建省老字号及厦门老字号,涉及的品牌企业达100多家。其中,中华老字号是由国家商务部等单位颁发的,无法就近管理,一些商家随意就挂上老字号牌子吸引游客。曾有报道称,轮渡周边有20家打出各种老字号招牌的商家,只有4家是真的。

如何实现老字号“保真”?“仅依靠工商部门查处难以解决问题的。”杨毅说,2014年12月成立的厦门老字号协会,成了厦门老字号企业抱团突破的第一步。

去年8月,厦门老字号协会主动出击,采取就近监督管理及认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后,为在厦的各种老字号品牌颁发确认老字号匾额。匾额上除了标明老字号品牌的名称,还有这家品牌获得老字号称号的历程,三年后需通过审核才能继续拥有匾额。换句话说,今后市民、游客可以凭借匾额确认正宗的老字号。

但这只能避免大家被鱼目混珠的“老字号”欺骗,无法形成威慑作用。“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假冒老字号现象严重,冲击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奖怀表示,目前尚未出台老字号保护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厦门的老字号品牌在认定和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老字号生存的环境生态正在逐渐消失,老字号品牌历史缺乏有组织的发掘,老字号保护政策依据短缺,老字号发展政策不足,山寨老字号泛滥等,都需要法律对老字号进行确权和相关保护,为政府依法施政提供依据。

6月27日,《厦门市老字号品牌保护发展促进办法(草案)》首次提交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式出台后,这将是全省第一部关于老字号保护的法规。

草案提出,“老字号必须具有独特的本土化企业文化,并为社会所认可”。不过,在年限上暂时仍有争议,是连续经营15年以上,还是字号创立不少于35年,有待人大常委会审议。

在老字号的保护发展方面,草案提出要鼓励老字号商贸建筑、产品生产技艺、独特经营方式申请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鼓励这些企业、组织或个人挖掘老字号的历史文化,设立老字号历史展示馆。相关的历史风貌建筑,应优先用于老字号展示馆建设。

经营上要进一步创新,草案提出,要引导老字号企业、组织或个人利用自贸区等政策,通过电子商务、跨境商业等先进经营模式进行提升改造,鼓励老字号企业建设创客中心,联合或独立开展现代商务服务。

针对“山寨货”等侵犯老字号的行为,草案列出处罚意见,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封存、扣押等强制措施。

在杨毅看来,对老字号进行专项立法保护,不光是为了保护“老字号”企业的权益,更深远的意义,则是借助立法契机,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老字号”企业重获新生。

建立基地

吸引全国老字号

据了解,目前厦门有经认定的老字号企业超百家,主要集中在食品土产和餐饮酒楼行业,其余零星分布在百货超市、宾馆酒店、工艺、医药保健等行业中。2015年,厦门老字号企业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改造升级企业,惠和石雕、创业人等成功在新三板上市,黄则和、陈有香等企业电商探索取得很好的成效,味友和佳味馆餐饮行业开展商旅、旅游经营,舒友和佳丽餐饮巨头强强联合创新新品牌。在全国经济总体下行的情况下,厦门老字号企业却逆行而上,仅协会成员中的48家老字号企业2015年度总产值就达到140.58亿元。

杨毅表示,此次老字号立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厦门老字号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政府组织对厦门老字号的历史文化和品牌进行挖掘和整理;对现有的老字号品牌应推出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祖庭保护、山寨的打击,以及对老字号生存的历史文化生态的修复等等;还将把老字号商品文化与厦门风景旅游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厦门的老字号文化;把老字号商品与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让厦门老字号“走出去”,成为促进两岸文化以及“海丝”文化交流的载体。换句话说,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正成为厦门对保护与发展老字号的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结合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建立中华老字号枢纽基地的计划正在酝酿中,将推动全国的中华老字号汇聚厦门,并由厦门走向海外。其中,包括结合恢复保生大帝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中药、药膳理疗、健康产业为中心的中医药文化老字号;结合海外华人华侨团体要求的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建设,在厦门自贸区建立跨境电商运营中心、物流中心,并在海外华人华侨集中的城市布点设立报税库房,加速中华老字号流通速度;建立海外华人华侨中华老字号产品交易大数据库,结合海外华人华侨需求,针对性“改造升级老字号”,比如药品成分避开宗教禁忌等。

此外,计划还包括建立老字号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推动两岸青年参与中华老字号的创新;结合鼓浪屿申遗和思明区老城改造,推动老字号商贸文化提升,恢复国际社区商业和民国商贸文化,促进怀旧文化与老字号文化结合,推动厦门老字号商贸发展;结合同安古城和海沧古镇的保护开发建设,恢复宋代古同安府和明代月港西岸的繁荣状态,恢复老字号发展生态,推动老字号商贸与旅游的结合。

据悉,作为华侨中医健身技术回流企业的厦门上市公司蒙发利集团,传承淘化大同的古龙酱油的厦门轻工集团,拥有怀德居的国药星鲨以及拥有八宝丹的厦门中药厂等老字号中的巨人,都有投资推动厦门老字号发展的冲动,对此计划都感兴趣。

“厦门老字号经济发展,应该也必将成为厦门经济转型的方向。”杨毅说,中华老字号产品寄托着许多华侨华人的乡愁,他们甚至比国内的人们更加珍惜喜爱老字号,这是中华老字号走向“一带一路”的动力,也是中华老字号品牌振兴的基础,而作为一带一路节点的厦门,见证了从宋元刺桐港、明朝月港到清代以后厦门港一脉相承的闽南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也是世界华侨华人进出国门的主要阵地,这些都成了厦门老字号发展的最大资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