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乡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改造后:下红壁东路路段环境整洁,绿化美化清新。 改造前:下红壁东路路段沿线墙面脏乱。 马塘村幸福院,图为入住的快乐老人。 本报记者和通讯员在澳头村采访。 共同缔造典范村莲塘村全景图。 云头社区书院。 闽台宋江阵博物馆将于今年10月开馆。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建东 黄培真 图/记者张奇辉 通讯员 张天骄) 微风拂过,莲塘村口的那一池碧水,荡起阵阵涟漪。60几岁的林特选老人,每天傍晚都会在莲塘村的这个“荷塘月色”边散步,看着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他喜上眉梢。 林特选并不是“旁观者”。在共同缔造美丽家园的过程中,他们这群老人也坐不住了,要么出钱,要么出力,要么和村干部们东奔西走为美丽莲塘的蜕变吆喝。林特选说,作为家乡建设的“参与者”,自豪之情难以言表。 锄山脚下的莲塘,仅是一个缩影;林特选的话,道出的是翔安区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心声。 一核多元动起来 一核多元,无疑是翔安区推进共同缔造、创新社区治理的精髓。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以群众需求为本、以互动共治为路,努力探索“宣传发动、骨干带动、部门推动、社会联动、群众行动”的方法路子,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活力,拓展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广度和深度。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和造福群众——在翔安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中,“群众”成了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以“美丽乡村”、“以奖代补”、转产就业为主要抓手,他们着力开展共同缔造,云头、莲塘、马塘、澳头、下红壁等一大批共同缔造典范村(居)脱颖而出。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洪流,让翔安社会各界纷纷“动”了起来。 创新治理活起来 走出家门,来到马巷镇便民服务中心只要2分钟的路。昨天,在该中心办理失业证的胡小姐说,翔安区行政服务的变革,首先是让她更省事、更省力。 这一切,全都源于近期翔安区将与老百姓个人从生到死息息相关的区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至镇(街)办理的新举措,实现了“自然人”办事不出镇(街)的目标。他们以“自然人”与“企业法人”为分水岭,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围着老百姓转,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围着企业转,率先将区级涉及“自然人”的审批权限下放到镇街,让群众在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时,少跑一趟路、少跨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 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以创新机制体制为关键,以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为保障,强化镇(街)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能和村(居)的自治职能,加快培育各类社会组织,致力基层社会治理转型服务。追寻翔安社区蜕变的脚步,人们不难找到“创新”的印记。 在大嶝街道双沪社区,有一幢“会所”。“会所”内有两间房,一进门的一间为办公室;里间为纠纷调解室,一个长方形的桌子上规整地摆放着写有大嶝边防派出所、大嶝法庭、大嶝司法所、大嶝街道综治办、大嶝社区居民、特邀调解员等字样的8个桌牌。这就是已经“声名远扬”的“好厝边会所”。 “以前老百姓碰到纠纷,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跑,我们这个会所起的是一个协调、主导的作用,把各个部门的力量整合在一起,让百姓免于奔波。”翔安区人民法院驻所法官陈其恩称,一个方便当事人就地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平台构筑起来了。如今,在翔安许多村居,“好厝边会所”就如同一把把金钥匙,迅速而巧妙地打开老百姓的“心结”。 创新,总是能给人意外的惊喜。翔安社区治理在短时间内“活”了起来,与之不无关系。 |
相关阅读:
- [ 07-28]集美:让社区治理创新更有“人情味”
- [ 07-28]全国各地分享创新社区治理特色经验
- [ 07-28]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厦举行
- [ 07-28]同安:探索治理机制 建设典范村居
- [ 07-28]集美:创新社区治理 凸显人文特色
- [ 07-28]评论:走出一条可复制的社区治理新路子
- [ 07-28]社区治理厦门经验获赞 "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出成效
- [ 07-28]社区治理"厦门蓝本"被点赞 首批12个实验区通过验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