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大高峰将到 厦门北站日均客流量将达10万人次
厦门日报讯 本报联合深圳特区报推出的“厦深铁路开通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已经正式启动,记者提前探营沿线站点,而第一站是走进厦门北站。 客流大高峰即将到来 12月5日上午,厦门北站二层候车大厅,在前往南京西的动车检票口前,聚集了数百名乘客。而这个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设计高进低出、采用大型钢结构、玻璃幕墙的现代客运站能满足高峰小时4500人的聚集能力。 三年前,本报与深圳特区报“千里走厦深”联合采访的第一站也是厦门北站。当时,该站每日客流量不过两三千人次,如今,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十倍,达到约三万人次,不过,这个数字填不满厦门北站的“胃口”,高峰客流即将到来。 现在,与厦门北站相关的两条市政道路——杏锦路和集美大道,都在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扩容建设,它们将升级为双向八车道、全程无红绿灯的城市快速路:扩容就是为了适应厦深铁路的开通和明年“动车出岛”的变化。 北站片区实现“华丽转身” 联合采访组了解到,明年春运前后,岛内的厦门站将封站、拆除改造,因此,所有动车都将转移到厦门北站运营。按照目前厦门地区铁路运输规模,北站即将迎来的客流量,日均将达到约10万人次,较目前翻三番。 其中,厦深铁路的贡献不可小视。北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线计划日开行旅客列车超过30对,同时,连接厦门、汕头、深圳三大经济特区的厦深铁路带来的客流量也足以让其他线路“望其项背”,中国最具活力的两大区域将首次被动车“串接”、“激活”。 厦深铁路、龙厦铁路、福厦铁路汇聚的厦门北站,迎来的是客流高峰,也是一次发展机遇。几年前,北站所在的岩内村还是农田水塘,现在,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围绕北站拔地而起。 现代化铁路对周边、对城市、对区域乃至更广阔的地域,所起到的巨大带动作用,从厦门北站逐渐兴旺的转变中便可见一斑。这不仅是厦门铁路的一次“华丽转身”,更是厦门社会经济迎来的一次重大机遇。 从“地方小站”到“铁路枢纽” ——专访厦门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朱文彬 朱文彬 厦深铁路虽然在厦门境内只有短短的十几公里,但厦门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朱文彬博士形容其功能是“浓缩精华”——即有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枢纽客站厦门北站,也有闽西南最大铁路编组站东孚编组站,又有全国规模数一数二的前场铁路大型货场。日前,朱文彬接受本报专访。 记者:厦深铁路厦门段虽短,但据说建设难度还是不小的。 朱文彬:的确,厦深铁路在厦门穿越了集美和海沧两区,沿途有建设比较完善的城区,所以难度多体现在拆迁工作上。 我们统计,十几公里的厦深铁路,征地达到3100亩,拆迁50万平方米。而漳州段长100多公里,拆迁面积却不足厦门的十分之一。厦门市仅在厦深铁路的征地拆迁方面就花费超过20亿元,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力支持铁路大通道建设。 记者:在城区中建铁路,还有哪些要注意的方面? 朱文彬:铁路就像是一条河流,对地块有较强的分割效应。厦深铁路厦门段虽然短,但我们设置了十几条通道,投资八九亿元,而且和铁路一起设计,同期建成。 因为铁路建设好之后,想再改动,耗费的资金大,而且审批非常困难——铁路运营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通道同期建成,不仅确保了周边发展需要,也减少铁路的分隔效应。 记者:厦深铁路厦门段还有哪些功能? 朱文彬:总体上说有三大功能,一是这条铁路是中国沿海铁路大通道的一部分,支持厦门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铁路枢纽;二是闽西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三是规模全国居前的前场铁路大型货场。按计划,厦深铁路通车后,厦门铁路枢纽的日发旅客列车将达到100对以上,“地方小站”将变为名副其实的“铁路枢纽”。 东孚铁路编组站是铁路枢纽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车流集散和列车解编的基地,也被称为编组货物列车的“工厂”,按照“二级四场”布局,股道将超百条。 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占地规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功能定位是“国际一流物流基地”。 揭秘 早在20年前 美国人相中“黄金通道” 20年前,一群美国议员“扮演”的投资商专程来到厦门开了家“中美铁路公司”,花了30万美元,连“工可研”都制作出来了,并且取得了当时闽粤两省和铁道部领导的支持,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离开工“就差一步”。这些美国人要建设的,当时叫闽粤沿海铁路,线位与现在的厦深铁路几无二致。 “美国人当时就说,这条铁路是‘黄金通道’,是中国最值得建设的铁路,在国际上都备受关注。”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原福州铁路分局副局长、原厦门铁路集团负责人周修岳日前向联合采访组提供了这样一个“猛料”。 周修岳说,1993年,我国的铁路投资资金还比较紧张,对外吸引投资的意愿较强。这时候,这些美国人带着资金来投资建铁路,各方都是欢迎的。“中美铁路公司的背景,是通用公司,而这些所谓的商人其实都是美国政府议员的身份,比如他们的领头人占姆先生。”周修岳说。 正是看好这条连接三大特区的“黄金通道”的“钱”景,中美铁路公司的行动极具“诚意”:他们拜会各级领导以求获得支持;实地考察了厦门、漳州、潮汕一直到深圳的地质情况,收集了大量相关情报;开设公司、委托专业公司做“工可研”;召开新闻发布会……“足足花了30万美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周修岳回忆。 不过,也有人提出一些反对意见,周修岳说,当时有人讲,虽然我们缺投资,但这样一条重要的铁路交给外国人建,是不是不合适? 美国方面的反应也比较让人“担心”:他们提出合资控股要求,并提出要拥有所有权,运营权归中方。“很多人觉得如果这样的话,将来‘扯皮’的事情少不了。”周修岳说。 正是出于这种顾虑,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铁路建设投资日渐宽裕,这条“黄金通道”的建设,最终还是决定由我国自行建设。“虽然当时合作没有成功,铁路通车的时间也晚了一些,但坚持自主投资,建中国人自己的铁路,还是正确的。”周修岳表示。 本组文/本报记者 徐景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徐兴东 |
- 2013-12-06厦门北站楼面价破万 灌口仍有万元房
- 2013-11-14明年动车人潮将至 市民盼从厦门北站进岛再快些
- 2013-11-14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开建 从镇海路至厦门北站
- 2013-10-20为方便厦门北站旅客 厦门新增一949路公交线路
- 2013-10-16明年3月起BRT夜间服务将延长 方便厦门北站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