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开放是特区发展活力之源
湖里:从荒地到工业区 了解厦门经济特区的人都知道湖里第一声炮响的故事。 1980年10月,国务院决定在厦门岛内划出2.5平方公里兴办经济特区。经过一年筹备,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出口加工区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建设。这一声炮响被称为“湖里第一炮”,它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宣告厦门经济特区的诞生,也让湖里作为特区发祥地深深记在人们脑海里。 30年过去了,很多人都记不起湖里曾经的模样。时光往前追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湖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被人戏称为“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经济特区破土动工的地方,就是现在厦华电子厂房附近的一个小山丘上,当时还种着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这里的地瓜地里实地考察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荒野里常有蛇出没。 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就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崭新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道路纵横交错……这里成了厦门最抢眼的地方,吸引着外商的目光。 1981年11月,印尼籍华人陈应登单枪匹马来到厦门,决心把印华地砖厂办到厦门来。1982年1月10日,厦门特区的第一份外商投资项目签订合同。陈应登投资442万美元,兴建“厦门印华地砖厂有限公司”,在湖里,44岁的陈应登虔诚地为自己的工厂培下了第一锹土。成立后的印华地砖厂引进德国进口机器,产品填补了国内建材行业的空白,并远销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东、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为湖里出口加工区带来了活力。 1987年11月,湖里区作为一个新的行政区正式成立。新成立的湖里区决定以工业为主,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规划、建设。 组建后湖里区政府随即就和设在湖里区的“三资”企业进行对话,向近50家“三资”企业表明了当年湖里区的“动向”:将兴建医院、影剧院、农贸市场、幼儿园、托儿所;为企业职工服务的生活设施;利用辖区内拥有的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2个进出口贸易公司、几百部运输车辆和1万多劳力的优势,为企业的产品扩散加工、配套件生产、产品运输等提供各种方便。 到1999年,湖里辖区内已拥有了全市最完善的投资环境。有现代化国际机场、高崎铁路货运北站、东渡集装箱码头、厦门大桥等重要基础设施;有公路、公寓、水、电、煤气、通信、公园、五星级宾馆等配套生活设施;有湖里工业区、枋湖工业区、象屿保税区、火炬高新科技园区、寨上仓储区等多个工业园区。 现在的湖里,已成为经济特区的门户,囊括厦门进出岛所有交通通道,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BRT快速公路与2010年通车的翔安隧道一起构成快速的出岛通道,并通过福厦、厦漳、厦龙等高速公路将触角伸向四面八方。辖内有厦门最重要的国际集装箱港区东渡港区;有厦金“小三通”重要口岸海峡邮轮中心;有“一票到底”的海空联运的五通码头。还有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被辟为两岸定点直航首批试点口岸的厦门国际航空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湖里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30年发展,湖里从昔日的小渔村崛起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区,成为厦门经济特区“三资企业”密集度最高、外商投资规模最大的区域。现在湖里有三资企业2000多家,占全市三资企业总数的32%,投资总额60亿美元,在厦门投资的38家《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就有近30个项目落户湖里。并形成电子信息、机械、休闲旅游用品和航空维修等四大产业配套群,引领着特区工业的产业潮流。 |
- 2011-12-12厦门特区30周年:“漂”在厦门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9厦门特区30周年:文明城市 厦门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7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厦门
- 2011-12-06厦门特区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时光”
- 2011-12-05厦门特区30周年:国际赛事汇聚世界目光
- 2011-12-02厦门特区30周年:筼筜湖 臭水坑变身城市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