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开放是特区发展活力之源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 对外开放篇 开放是特区发展活力之源
特区一瞥(资料图片)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12日报道(记者 李艳) 今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已30周年。 30年前,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厦门肩负着“先行先试”、为全国改革探路的重大历史使命。厦门努力走在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前沿。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厦门较早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又好又快、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并初步形成了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走在了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前沿。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处于对台最前沿的厦门,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对台工作基础最为坚实、优势更为明显、责任尤为重大。厦门成为中央对台政策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因而走在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沿。 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的变化令世人瞩目: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本报今日起连续推出以对外开放、经济改革、社会管理、文化发展、对台合作为主题的“庆祝厦门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特刊”。请跟随本报记者“走转改·特区行”的步伐,一起来感受厦门经济特区的活力与风采,更多地了解厦门特区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殷切期望,坚持先行先试、善破善立,走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沿的辉煌历程。 有人曾这样评价,美丽温馨的花园式城市风情,很难让人把厦门与热气腾腾、阳刚十足的特区相联系。那么,厦门经济特区之特在哪?30年的发展历程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告诉我们,厦门之特,特在一以贯之的开放姿态,以及兼容并包的胸怀。正是坚持不懈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让厦门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活力源源不断,从一座封闭落后的海岛小城走向了世界前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 特区初创时期,厦门注重发挥侨区优势,想方设法“以侨引台、以侨引外、以台引台”,坚持引进生产型、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企业,开拓出利用外资的良好局面。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后,厦门实施科技兴贸和多元化战略,以强化外资实际到位和引进外资龙头大项目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搭建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全力办好“9·8”投洽会,使之从地方性展会上升为国际性展会,从招商引资向双向投资、双向交流提升,成为厦门联结海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 通过积极推行外向型战略,厦门经济已经深层次地融入了世界。这个面积只有131平方公里的海岛,成了全球产品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1981年至2010年,厦门经济特区累计合同利用外资336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7%,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十九、全国第七,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作为对内辐射的基地,厦门特区坚持把内地资源优势与特区政策优势有机结合,先后整合了厦门湾港口资源,推动了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和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倡建闽粤赣13市经济协作区,既优化本地、拓展腹地,又对接周边,联动发展,城市双向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厦门与台湾自古往来密切,关系源远流长,两地拥有的深厚而独特的历史人文渊源。特区建设30年来,厦门积极在两岸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推进两岸经贸合作、交流往来向深层次发展。截至2011年9月,厦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807个(含第三地转投资),合同利用台资105.1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77.91亿美元。目前台湾百大企业中,在厦门投资有20余家,台湾光电企业4巨头有3家落户厦门。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两岸往来也不断拓展,目前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共有36个航班,日运送旅客3000多人次;截至2011年9月,厦金航线共航行61230航次,运送旅客680万人次,已成为两岸人员往来便捷的“黄金通道”。 对外开放也让厦门这座城市兼容并包,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和环境,提升着特区的吸引力。自经济特区开始建设以来,厦门持续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置身厦门,满目葱茏,街景如璧,很少有人在大街上吸烟,很少听到汽车的喇叭声。2002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国际“花园城市”竞赛中,厦门以E类第一名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的称号。 “花园”的涵义并不仅限于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厦门这座城市自然流露的气质。文化名人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说过,厦门之和谐最耐品,因为在这座城市,本地人和外地人,都一样的平等和受尊重。厦门人对待“外来人口”,就像对待邻里街坊。不管是高鼻子金头发的,还是带着河南四川口音的,既不点头哈腰,也不吐唾沫扔板砖。外地人来到厦门,常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久而久之便爱上了厦门。 30年的发展,厦门特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有极大提升,今后厦门将在更高起点上加大对外开放,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对外贸易,都将更注重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单向吸引走向双向融合。 湖里:从荒地到工业区 了解厦门经济特区的人都知道湖里第一声炮响的故事。 1980年10月,国务院决定在厦门岛内划出2.5平方公里兴办经济特区。经过一年筹备,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出口加工区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建设。这一声炮响被称为“湖里第一炮”,它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宣告厦门经济特区的诞生,也让湖里作为特区发祥地深深记在人们脑海里。 30年过去了,很多人都记不起湖里曾经的模样。时光往前追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湖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被人戏称为“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经济特区破土动工的地方,就是现在厦华电子厂房附近的一个小山丘上,当时还种着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这里的地瓜地里实地考察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荒野里常有蛇出没。 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就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崭新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道路纵横交错……这里成了厦门最抢眼的地方,吸引着外商的目光。 1981年11月,印尼籍华人陈应登单枪匹马来到厦门,决心把印华地砖厂办到厦门来。1982年1月10日,厦门特区的第一份外商投资项目签订合同。陈应登投资442万美元,兴建“厦门印华地砖厂有限公司”,在湖里,44岁的陈应登虔诚地为自己的工厂培下了第一锹土。成立后的印华地砖厂引进德国进口机器,产品填补了国内建材行业的空白,并远销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东、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为湖里出口加工区带来了活力。 1987年11月,湖里区作为一个新的行政区正式成立。新成立的湖里区决定以工业为主,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规划、建设。 组建后湖里区政府随即就和设在湖里区的“三资”企业进行对话,向近50家“三资”企业表明了当年湖里区的“动向”:将兴建医院、影剧院、农贸市场、幼儿园、托儿所;为企业职工服务的生活设施;利用辖区内拥有的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2个进出口贸易公司、几百部运输车辆和1万多劳力的优势,为企业的产品扩散加工、配套件生产、产品运输等提供各种方便。 到1999年,湖里辖区内已拥有了全市最完善的投资环境。有现代化国际机场、高崎铁路货运北站、东渡集装箱码头、厦门大桥等重要基础设施;有公路、公寓、水、电、煤气、通信、公园、五星级宾馆等配套生活设施;有湖里工业区、枋湖工业区、象屿保税区、火炬高新科技园区、寨上仓储区等多个工业园区。 现在的湖里,已成为经济特区的门户,囊括厦门进出岛所有交通通道,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BRT快速公路与2010年通车的翔安隧道一起构成快速的出岛通道,并通过福厦、厦漳、厦龙等高速公路将触角伸向四面八方。辖内有厦门最重要的国际集装箱港区东渡港区;有厦金“小三通”重要口岸海峡邮轮中心;有“一票到底”的海空联运的五通码头。还有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被辟为两岸定点直航首批试点口岸的厦门国际航空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湖里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30年发展,湖里从昔日的小渔村崛起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区,成为厦门经济特区“三资企业”密集度最高、外商投资规模最大的区域。现在湖里有三资企业2000多家,占全市三资企业总数的32%,投资总额60亿美元,在厦门投资的38家《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就有近30个项目落户湖里。并形成电子信息、机械、休闲旅游用品和航空维修等四大产业配套群,引领着特区工业的产业潮流。 水陆空织就“黄金通道” 30年来,厦门市积极发展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织就了一条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成为中国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以港立市的厦门,海港、空港是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切入点。 特区建立之初,厦门港的生产和建设发展缓慢。30年来,厦门港的航线不断扩大,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厦门港实现全港货物吞吐量1.39亿吨,世界排名第19,国内排名第7。厦门港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如今,厦门市建成了“东渡—象屿航空港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杏林物流园区、刘五店物流园区”多种功能类型的物流园区。从2010年9月起,漳州市所有港区并入厦门港,全面整合后的厦门港将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港。 因厦门特区创立应运而生的厦门机场,成为助力厦门特区腾飞的一双坚强翅膀。30年前,厦门人在坑坑洼洼的菜地上,用21个月修建了一座国际机场。从此,一条条黄金航线将厦门经济特区连通到四面八方,与世界的距离一步步拉近。就在今年10月,厦门再次耗资10亿元为机场候机楼扩容一倍。建成后的新机场可满足空中客车A380波音747等大型飞机起降要求。 在海港、空港欣欣向荣的同时,厦门的陆地交通也迅速发展。 通过高集海堤、厦门大桥和海沧大桥等与全省公路联网,厦门形成以福厦、厦漳主干道为骨干的运输网。 特区成立3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铁路更是见证了特区的繁荣与兴旺。厦门的铁路运输以鹰厦铁路为干线,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速铁路开通。将现有的外福铁路、鹰厦铁路、漳泉肖铁路、温福铁路,在建的厦深高铁、向莆铁路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省内环状、出省放射状的合理路网布局,使厦门由昔日的末梢“盲肠尾”铁路的终点一跃变成枢纽。 随着“三纵六横九环”海峡铁路网蓝图的一步步绘就,厦门将成为铁道部规划的全国十大区域客运中心之一和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高速铁路在海峡西岸乃至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外开放大事记 1981年 8月,厦新电子有限公司在厦获批成立,成为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装配电视机、摄录像机及其他电子产品。 1982年 12月,福建省获得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贷款600万第纳尔(约2200万美元),主要用于建设厦门国际机场等项目,这是在全国第一家获得外国政府贷款支持的建设项目。 1988年 9月8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福建省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首次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举行,有14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参加。 1989年 9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经济特区,海沧、杏林地区和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未开发的1.8平方公里部分设立台商投资区。 1994年 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在特区范围内制定法律规章的权力,从而使厦门形成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996年 4月17日,厦门市开始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等八条放宽外商投资的政策。 1997年 9月8日,首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开幕,已成功举办了十届的“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9·8”投洽会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唯一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览会。 1998年 2月,全球500强之一的美国戴尔公司在厦门创办了“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戴尔的全球第六大生产基地之一。 2002年 1月23日,厦门出口加工区揭牌,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封关运作。 2006年 1月25日,厦门蔬菜通过“小三通”首航金门。 2010年 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先试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
- 2011-12-12厦门特区30周年:“漂”在厦门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9厦门特区30周年:文明城市 厦门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7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厦门
- 2011-12-06厦门特区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时光”
- 2011-12-05厦门特区30周年:国际赛事汇聚世界目光
- 2011-12-02厦门特区30周年:筼筜湖 臭水坑变身城市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