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30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纪实
从海岛小城到海峡西岸中心城市 厦门作为我国主要侨乡和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前已有一定的城市基础,不过当时不足4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容量极小,几无辐射带动能力,岛内外、城乡间可谓“沟壑”纵横。 “特区建设之前,‘厦门’就是指当时的市区一带,岛内的其他地方都是农村。”年过六旬的湖里区老村民叶福伟回忆说。 历史书页中,30年弹指一挥间;而厦门经济特区走过的这30年,却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发展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身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组对比数字见证了厦门30年来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由7.4亿元增长到2053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从1.95亿元增至500多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51亿美元增长到57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78亿元增长到1010亿元。 一组“率先”荣誉见证了厦门特区建设者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厦门率先实施国企改革;最早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最早开展利改税、政企分开试点;最早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等。 30年,厦门变大了:经济特区从湖里工业区的2.5平方公里起步,到1984年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再到2010年扩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与此同时,1981年至2010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7.95亿元,年平均增长24.4%;城市建成区面积由特区建设初期的38.5平方公里扩展到2010年的230平方公里…… 一座城市的建设、一个经济区域的发展,不能没有自己的个性。厦门30年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据介绍,厦门火炬高新区近两年共“否决”10多个投资总额达几十亿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同时,随着“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厦门岛内越来越多的旧厂房、旧仓库变身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不断创造出“绿色财富”。 蓝天、大海、沙滩、草地、绿树、鲜花……厦门的良好生态和宜人景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厦门旅游全年无淡季,去年接待旅客人数达30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厦门市旅游局局长黄国彬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前10个月,厦门接待游客达2970万人次,全年有望突破3500万人次。 |
- 2011-12-17厦门特区30周年:60座桥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 10年拆迁10万户
- 2011-12-14厦门特区30周年:国企大腕 挺进全国500强
- 2011-12-12厦门特区30周年:“漂”在厦门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9厦门特区30周年:文明城市 厦门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7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