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30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纪实
濒海临风 砥砺前行——厦门经济特区30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纪实 新华网福州12月16日电(记者 涂洪长 项开来) 海天寥廓,白鹭翩飞。 2011年之冬,厦门经济特区迎来30岁生日。 30年,厦门经济特区的巨大发展变化让人瞩目:从昔日的海防前线变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成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从区域经济龙头走向国际知名的魅力之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厦门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三十而立,跨越今又从头;抚昔追远,奋斗未有穷期。 从海防前线到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最近的角屿与小金门落潮时只有1500多米。改革开放的春雷和经济特区建设的号角,使得厦门从两岸对峙时期的海防前线一跃变为对台工作的前沿平台。 “在老厦门人记忆中,曾留下厦金海域的隆隆炮声;而现在每年春节,厦门和金门两地同时举行的焰火晚会都吸引大量民众观看。”抚今追昔,年过八旬的特区创业者、厦门市原市长邹尔均感慨万千。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30年来,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厦门始终立足“台”字建设特区,利用“台”字发展特区,围绕“台”字发挥特区优势,致力对台先行先试,持续创造了许多“第一”、“首次”“率先”的记录。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促两岸“三通”屡创“破冰”之举,率先开辟台湾渔船停靠点,1997年海上货轮直航台湾,2001年厦金“两门对开”实现了52年来的重大突破,迄今“小三通”超过500万人次。设立了3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引进台企3600多家。两岸共建台交会、海峡论坛、文博会等多个合作平台。 总部位于厦门的厦华电子自2006年起连续三年巨亏,一度被暂停上市。在引入台湾中华映管这个战略投资者后,作为老牌国企的厦华“咸鱼翻身”,于2010年5月恢复上市。台湾中华映管入主厦华电子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全面负责厦华的管理经营,被称作两岸上市公司“重组融合”的经典案例。 “两岸交流合作日益深广,使厦金海域真正实现了两岸同胞水乳交融的历史性转变。厦门已经成为台湾在祖国大陆经贸最活跃、出入最频繁、交流最热络、情感最亲近的前沿平台。”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 去年6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发挥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先试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目前,厦门已经规划并加快建设了18平方公里的两岸金融服务中心集中区,成立了净资产达100亿元的金源集团作为开发建设主体,截至今年10月底,已落地项目26个,在办19个,在谈184个。同时,制定出台了加快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厦门与台湾金融服务业项目对接也有了新的进展,已有君龙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资金融机构落户厦门,还有多家台湾金融机构正与厦门市有关单位就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积极接触、商谈合作。 除了产业合作,打造两岸民众的共同家园亦成为厦门的自觉追求,被誉为两岸“草根”嘉年华的海峡论坛已在厦门连办三届:从第一届“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等8项具体方案”,到第二届“促进两岸航空运输业发展的7项政策措施”等,再到第三届“开放赴台个人游等10多项惠台举措”,海峡论坛更趋务实,更加注重让两岸普通民众共享“和平红利”,得到的认同更多更广,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迄今,厦门经济特区已成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成为台胞进入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口岸之一;成为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经商、就学、置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厦门工作生活的台胞达10多万人。 从海岛小城到海峡西岸中心城市 厦门作为我国主要侨乡和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前已有一定的城市基础,不过当时不足4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容量极小,几无辐射带动能力,岛内外、城乡间可谓“沟壑”纵横。 “特区建设之前,‘厦门’就是指当时的市区一带,岛内的其他地方都是农村。”年过六旬的湖里区老村民叶福伟回忆说。 历史书页中,30年弹指一挥间;而厦门经济特区走过的这30年,却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发展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身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组对比数字见证了厦门30年来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由7.4亿元增长到2053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从1.95亿元增至500多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51亿美元增长到570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78亿元增长到1010亿元。 一组“率先”荣誉见证了厦门特区建设者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厦门率先实施国企改革;最早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最早开展利改税、政企分开试点;最早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等。 30年,厦门变大了:经济特区从湖里工业区的2.5平方公里起步,到1984年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再到2010年扩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与此同时,1981年至2010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7.95亿元,年平均增长24.4%;城市建成区面积由特区建设初期的38.5平方公里扩展到2010年的230平方公里…… 一座城市的建设、一个经济区域的发展,不能没有自己的个性。厦门30年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据介绍,厦门火炬高新区近两年共“否决”10多个投资总额达几十亿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同时,随着“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厦门岛内越来越多的旧厂房、旧仓库变身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不断创造出“绿色财富”。 蓝天、大海、沙滩、草地、绿树、鲜花……厦门的良好生态和宜人景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厦门旅游全年无淡季,去年接待旅客人数达30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厦门市旅游局局长黄国彬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前10个月,厦门接待游客达2970万人次,全年有望突破3500万人次。 从区域经济龙头到“大厦之门” “厦迎五洲客,门泊万里船”,侨乡厦门素有开放包容的地域性格。而经济特区的设立更赋予厦门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重大使命。厦门30年的历史进程始终脱离不开“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主线。 向海而生,以港兴市。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的厦门港已成为远洋集装箱为主、大宗散货为辅的国际航运枢纽港,是海峡西岸港口群中的核心港。2010年厦门港已经成为亿吨港,今年将达1.5亿吨,集装箱640万标箱,并成为国际邮轮母港。 目前厦门港已与13个国家、10个国际知名港口结为友好港口,开辟集装航线190条,航班1004次。2011年6月,厦门港开通了“台中——苏州”海铁联运。从此,厦门港的海铁联运网不仅辐射到闽西、江西和中西部地区,而且辐射到海峡东岸。 今年9月8日,作为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在厦门正式签订。根据协议,2012年厦漳泉同城化将迈出实质性步伐,至2015年将初步实现同城化。福建省省长苏树林指出,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就是要着力打造“闽南金三角”。 拥有厦门特区的对外开放优势,拥有泉州民营经济的产业优势,拥有闽南文化的对台优势,厦门、漳州、泉州三市所处的闽南地区,一向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最活跃的经济区块,但就全国而言,经济规模偏小,城市带动辐射能力不强,制约了福建作为沿海省份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 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表示,以厦漳泉同城化为基础的大都市战略将重塑海峡西岸经济区格局,引领和带动“海西”板块跨越发展。 除了城市群和经济总量的“做大做强”,厦漳泉同城化亦剑指“转方式、调结构”目标。以厦门市为例,目前在本岛区域,厦门市大力推动“退二进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岛外甚至漳州,代之而起的是各类现代服务产业。 厦门市今年提出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全域一体、同城共兴”的“一体化、同城化”战略,旨在使城市格局由岛内一个“拳头”伸展为全市一个“手掌”,真正建成全域特区,进而带动厦漳泉同城化,目前18个厦漳泉同城化项目正在推进。 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境内外资本、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和外贸口岸城市。同时,更以其富强、文明、环保、开放的城市形象,成为展现当代中国魅力的“大厦之门”。 |
- 2011-12-17厦门特区30周年:60座桥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 10年拆迁10万户
- 2011-12-14厦门特区30周年:国企大腕 挺进全国500强
- 2011-12-12厦门特区30周年:“漂”在厦门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9厦门特区30周年:文明城市 厦门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7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