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老”隐居山间 文脉传续千年 文史专家彭一万讲述金榜山的文墨传奇 陈黯的雕像和他隐居的石室 朱熹《金榜山记》石刻 金榜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 金榜山下,书声琅琅,墨香阵阵。 东南网4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常海军/图)厦门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英雄人物留下的典故,都与金榜山有关,这里是厦门的文化发祥地。 可千百年的金榜山历史,你又知道多少?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寻访金榜山,给大家还原1000多年前的“金榜故事”。 1金榜山麓云集历代文人墨客 琅琅书声、悠扬琴声……从金榜山下传来。 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金榜书院,上个月揭牌启用,由思明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与金榜公园融为一体,由原公园内三座老建筑改造而成,古色古香。 据悉,金榜书院由书院主体、金榜学堂、思明记忆馆和书院前广场四部分组成,兼具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思明区社区书院指导中心与思明区“示范样板书院”三大功能作用。走进书院,一间间功能各异的空间以别致的命名分布在书院里。 金榜公园以金榜山得名,自然景观优美,林木葱郁,奇石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历史人文底蕴丰厚,唐、宋、明、清古迹荟萃。远自唐朝,就有许多历史名人、英雄人物、文人墨客都慕名而来,留下了众多历史典故。 “金榜山是厦门的文化发祥地,每逢周末,厦门人便涌入这座地处中心地带的金榜公园。”彭老介绍,金榜山吸引了张翥、朱熹、陈献章、丁一中、刘存德等名士前来寻访,缅怀凭吊,题诗作记。 比如,唐代文士陈黯在此读书垂钓,终老金榜山下,他隐居读书的山洞辟为石室,其上建“迎仙楼”,他垂钓之处称为钓矶,“金榜钓矶”从清乾隆以来就是厦门名景;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游览金榜山,留下巨幅石刻《金榜山记》,宋幼帝掬泉甘饮赐号“圣泉”;明代文人、书法家陈献章题写的“海滨邹鲁”,赞誉厦门是个文明的地方;清朝抗英名将陈化成的陵墓也坐落在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