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培育好老师 厦门有秘诀
2024-12-17 08:48:05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秘诀3 卓越教师培育 名师重新当学生 成为“有实践的思想者” 46岁的陆佳音是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校长,三年前,她重新当上学生,成为厦门首期卓越教师培育项目成员。 2020年,厦门市教育局和西南大学启动卓越教师培育项目,这是厦门最高等级的名师培育项目,历时三年。 首期卓越教师培育对象有29位名师,第一次集会,厦门市教育局把他们带到厦门安踏创新中心,当时正值北京冬奥会,老师们站在创新中心的高处,俯瞰整整三层楼的智能化生产流水线,看着人机协同的彼此嵌入,大开眼界。 陆佳音很快领悟到用意:新时代的卓越教师,要跳出教育、放眼全局,善于站在新时代的大变革中,来探讨教师队伍建设和追求专业发展。 这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培训,名师重新当学生,他们拜西南大学老师为导师,每年有一个月,利用假期到西南大学上课,与此同时,导师也要送课上门,来厦门上课。 但是,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培训,项目围绕成为“有实践的思想者”这一核心目标,驱动每一位卓越教师主动学习,譬如,有3轮“与博士共读一本书”活动,和博士生进行学者对话;系列名师研究生课程;到巴蜀中学等重庆著名中小学调研…… 不久前,首期29名卓越教师培育对象集中展示培育成果之一:每人出版一本专著来阐述自己的教育主张,每本至少20万字。 身为语文老师的陆佳音出版了一本《融合语文》的专著。但是她说,最主要的收获是在理论方面。首先是超学科,也就是说,今天的语文老师不能局限在语文教书,要跨出语文,寻找多学科融通,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在现实中,很难基于一个常识或只用一个学科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需要用多个学科的多元思维,未来的社会需要多学科思维的人才。 包括陆佳音在内的老师,形容自己是“蜕变”——过去他们写书、写论文,一般是提炼出一个策略,辅之以五个或者八个案例,但是,经过卓越教师培训的淬炼后,他们意识到,必须从根基来理解教育。 卓越教师是厦门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部分,近年来,厦门贯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卓越教师”,“骨干班主任—德育带头人—专家型班主任—卓越教师”和“校长任职资格—校长素质提升—名校长—卓越教师”的“三维一体”成长路径。换句话说,只要努力,每位老师就能在名师工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但是,市级的培训数量有限,怎么让好老师“产量”更高?去年,厦门创新推出“市管区培”项目,市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实施工作下放至六个区,这意味着,学科带头人的培育引入加速器——两年评定50名学科带头人将增至300人,但培养方式和考核标准不变。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康东鹏说,首批培训班收到了100份申报材料,优选50名教师进行学科带头人培训。“教师们很认真,完成任务很扎实,课题及考核由市里组织专家评审团评定,合格后才能认定相应称号。”康东鹏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