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古邑 四海同“安”
2024-11-29 07:55:41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古新赓续的历史区位 古渡、古道、古窑……走进千年古城同安,“海丝”遗迹如繁星般散落各处,轻抚每一处痕迹就像翻开史书的一页。这些见证者无声地佐证这座古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千丝万缕的联系,彰显着古代“海丝”的灿烂篇章。 同安北倚群山,南襟大海,自古以来便是舟车汇聚、水陆交通的要冲。明万历《同安县志》序中,蔡献臣撰文:“夫同之地,山海居其十七,可耕之田无几耳。”清嘉庆《同安县志》也记录:“民为邦本,食为民天,服田力穑,最重水利,同邑山海十居其七,可耕之田无几耳。” 两则县志均表明,彼时同安近七成土地为山海所据,可耕之地寥寥无几。多山少田的格局下,广袤无垠的海洋成为生存的希望所在,驱使同安人走向深蓝,海上贸易由此渐趋繁荣。 那时候,同安手工制造业颇为发达。据《同安县志》记载,汀溪窑始建于宋朝,以生产青瓷为主,产品多为生活器具,如碗、盘、碟、瓶、罐、壶、炉、杯等,其中碗的产量最为可观,声名渐起的珠光青瓷便大多出自此处。 “宋元时期,同安水运昌盛,船可至汀溪隘头段,大量汀溪窑产品经水运顺流而下,汇入泉州港。”颜立水说,宋代时期,汀溪窑瓷器从泉州港分三路远销海外,抵达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南亚、西亚等地,甚至在东非、地中海沿岸也能寻觅其踪迹。 尽管耕地稀缺,但同安在历史上长期为农业县,且兼具鱼盐之利。宋元时期,同安迎来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历史阶段。《同安县科学技术志》记载,除引进占城稻外,还种植粟、麦、黍、豆等北方作物。北宋名臣蔡襄在《茶录》中提到:“泉州府七县皆有茶。”同安作为泉州府七县之一,茶叶种植主要分布于与安溪接壤的小坪、军营等地,后种植范围有所拓展。不仅如此,经济作物也蓬勃发展,南宋时棉花种植蔚然兴起。 “糖、盐、茶和瓷器,皆是同安对外输出的重要产品,当地经济因而相对富足。”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叶细致说,发达的水运推动贸易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也促进了产业繁荣。 往昔,满载山区货物的溪舶沿同安西溪南下,在县城西桥、东桥、南门等众多码头卸货。货物在此汇集,激活了这个镶嵌在漳州府、泉州府之间的“小心脏”,各条官道、水路随之律动,或就地卸货售卖,或易物返程销售,或装大船经石浔,从丙洲出海。 可进山,可出海,同安这座古县,宛如漳泉两府间的襟带。在宋代泉州港蓬勃发展、漳州月港蓄势待发之际,古道上响起清脆的铜铃声,码头传来响亮的吆喝声,为厦门港的崛起注入活力。清朝初年,厦门港已成为清朝对内对外航运贸易的中转港。如今,厦门港更是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迸发着强劲的发展活力。 千载同安,海丝古邑。从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的兴起,到明代漳州月港的崛起,又或是在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之一厦门港的奋起,无论在古代还是近代,地处于闽南地区中心位置的同安,都是海上交通的中枢之所。承古续今,闽南海上丝绸之路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同安都是最有力的亲历者、践行者、参与者、见证者。 古同安孕育了今厦门,是厦门历史文化发祥地和经济发展先行地;今厦门承袭了古同安的大部分辖域,延续和传承了古同安的历史文化基因。而今日的同安,仍是厦门市最大的行政区。 穿越历史长河,同安双溪合抱,汇成浔江,一路奔向东海,奠定了今天厦门海湾型城市的框架。“从内陆到海岛”“从陆地到海洋”“从海岛迈向海湾”“从古同安到今厦门”……除却隶属关系的翻转,这片向海而生的蓝土地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赓续、衔接,生动演绎了厦门这座城市的发展路径,用崭新音符谱写出的新旋律,诠释了“古同安,今厦门”的沧海桑田。 开放包容之姿拥抱海洋,传承“海丝”精神……无论城市如何“变”,烙印在同安人血脉深处的进取精神始终“不变”,在“变”与“不变”之间续写古新赓续的传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