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讲述闽南粽子里的传承交流融合故事

2024-06-10 08:43:49  作者: 罗子泓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何芝骅(左一)教台胞包粽子。(记者 林铭鸿 摄)

台胞何芝骅

学母亲包肉粽 口口是团圆味

翔鹭社区台胞助理何芝骅客串了一回“粽子课”老师。6月7日下午,湖里区举办台商联谊会迎端午节的联谊活动,何芝骅受邀教在厦台胞包粽子。她没有“教案”,神态自信从容:“我12岁时就在母亲身边学包粽子,到现在,包了快50年啦!”

何芝骅出生在台北,她的父亲祖籍山东青岛,母亲的祖辈来自泉州。“妈妈说,她小时候家里穷,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包粽子。”何芝骅回忆,母亲结婚后,才从邻居那儿学习如何包粽子。

何芝骅说,“妈妈牌”粽子很讲究,米要泡、要炒,口感更软糯;调料有红葱头、酱油、五香粉等;包好的粽子用水煮,粽叶香味更浓郁。

彼时,小小的何芝骅就守在母亲身旁,学习包粽子。1999年,何芝骅丈夫的公司在厦门设厂,她随丈夫来厦居住。现在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在端午期间包粽子,自己吃、送亲朋。

何芝骅坦言,尽管在大陆吃了许多不同风味的粽子,她还是最青睐“妈妈的味道”。“这是维系宗亲情感的传统习俗。”她说。如今,母亲年纪大了,自己从她手中接过接力棒,只要回台湾,就会包粽子,把兄弟姐妹聚在一起。一口粽子,是儿时的回忆,更含着几分故乡的滋味。

来厦二十多年,何芝骅发现,两岸习俗相同,有着共同的文化传承——不仅是粽子制作方法大同小异,端午节赛龙舟、挂香囊、立鸡蛋等习俗也都是一样的。“希望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习俗。”她说。

1  2  3  4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