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打造绿色生态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厦门日报讯(文/本报记者 郭筱淳 邬秀君 通讯员 林晓莉)一座城,因水而兴;一城景,因水而秀。在高素质高颜值的海上花园厦门,作为特区发祥地,湖里区坐拥“八山两水、三面环海”的生态资源,五缘湾、湖边水库、埭辽湖……
铭记殷切嘱托,打造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湖里区一直在努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他们深化推行河长制,全面施行湖长制,加快推进截污控源、水环境治理,水体管护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湖里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保部督查和“回头看”专项巡查,百姓期待的水清岸绿的日子正一步步从梦想变为现实。
系统治理
截流污水促循环
精心呵护城市“绿肺”
一片湿地染绿一座城。位于岛内东部,坐落于湖里区的五缘湾湿地公园就是城市的绿肺,更是厦门的新客厅、新名片,处处散发迷人的气质。
不过,由于水体交换能力弱、污泥淤积严重,曾经的五缘湾也被水质差、气味臭等问题深深困扰着。而随着一场系统整治行动的打响,让湾区水域重新焕发生机。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湖里区通过清淤、截流双管齐下,同时实施源头治污,还在仑后、坂美、枋湖南路、高林等10处地段新建了截流点,对排入五缘湾的生活废水截流净化,进一步提升五缘湾水质环境。
治水仅仅是一个侧面。湖里区还对五缘湾绿色生态景观进行全方位升级。2018年以来,湖里区对五缘湾进行精细化的“梳妆打扮”,先后完成五缘湾市政设施修缮、湾区绿化提升、湿地公园绿化提升等工程,吸引众多鸟类前来筑巢栖息,构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休闲区”。
如今,走进湾区,您一定会偶遇这样的美景:纵横交错的栈道平台、随风摇曳的芊芊水草、笔直挺立的落羽杉……构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更为鱼虾鸟类构建一流的生存环境。记者从湖里区市政园林局获悉,今年,他们将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环境,在五缘湾迷宫水域增种2000—3000平方米的睡莲,其中不乏万维莎等珍贵品种,“清波之上睡美人,双色洒金斑;绿裙浮水,万点佛光,清风一缕香。”——这样的迷人美景将在夏日到来之际,与市民朋友们见面。
在城市绿肺五缘湾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陈孟哲 摄)
联动共治
市区两级联合治水
臭水湖变身休闲乐园
每天到江头公园天地湖附近散步休闲,是吕厝社区居民杨行健的习惯。但在过去,天地湖可不是好去处,反而是附近居民的“痛”——每逢夏天,尤其雨后,会散发阵阵恶臭,附近居民都要躲着走。
令人欣喜的是,很快,天地湖就上演蜕变记。“你看,现在的天地湖不仅没了臭味,湖水清澈,周边还种起了红树林。”杨行健笑着说。
蜕变背后是市区两级“河长”的联动发力。地处江头公园的天地湖也是筼筜湖的一部分,由于附近污水管网不完善问题严重,造成污水流进天地湖,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尤其在雨后一度出现恶臭的情况。
于是,市筼筜湖管理中心通过提高天地湖的水位,增加水体交换的频次,让水质得以净化提升,还对湖底进行清淤,进一步提升水体质量。同时,还对附近管网安装污水溢流监控系统,进行智能化监测。
湖里区全力配合,加大对周边居民生活区和餐饮业的排污及卫生保洁监管力度,定期清淤及疏通市政雨水管网。江头街道吕厝社区的绿色环保志愿者也加入其中,每天在公园巡逻净化,宣传文明行为。
在湖里区,像这样的市区两级联动治水模式,也复制到五缘湾、湖边水库等水域,形成合力整治、合力监管、合力巡查的常态化机制。同时,湖里区在“大城管”机制引领下,推行国企化管养,聘请实力派大管家——湖里建发城建集团对水域及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保洁与提升,持续为水环境“保鲜”。
提升品质
持续升级水岸景观
营造诗意栖息生活
家住湖边水库湖心岛的叶先生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在朋友圈“打卡”,以提醒自己坚持晨跑。而在他每天的朋友圈中,总有一张湖边水库的晨景。
对于很多居民而言,湖边水库公园里拥有最好的跑道,湖中清水涟涟,岸边绿植浓密,环湖一圈六公里,跑起来,时不时湖面上吹来微风,花香沁人心脾,好不惬意。
水清、岸绿、景美凝聚着百姓的美好期待,更是湖里区不断努力的目标—— 湖边水库是厦门岛集雨面积最大的一座淡水水库,近年来市区两级多次开展综合整治,通过库区清淤、环水库雨污截污箱涵、垂直护岸建设和补水调水等举措,恢复了湖边水库作为应急水源的功能,更营造出一流的生态环境,使之变身为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这个过程中,湖里区把更多目光投向湖岸景观的建设、营造与管理。正值春天,湖边水库公园正迎来新一轮的环境提升,在健康步道铺设透水砖的同时,还将对沿湖绿植进行全方位彩化、美化、香化,届时湖岸美景将更迷人。
那么,如何为水环境持续保鲜?湖里区河(湖)长机制不断释放能量。就在今年春节前,湖里区总河(湖)长带队开展巡湖行动。当巡到湖边水库公园时,发现一座历史违建“藏”在岸边,有关部门立即行动,短短几天内就拆除、复绿。
值得一提的是,湖边水库的活水还不断“输送”到岛内东部另一处湖水——埭辽湖中,促进水体交换,至今已完成9次“补水”。引活水、截污水、种植物、勤管理,如今重获新生的埭辽湖也是湖里区水域治理的又一成果。
水环境持续向好,朵朵睡莲顾盼生姿。(本报记者 何炳进 摄)
展望
巩固再提升
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今天是世界水日,以“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将在湖里区火热开展,河(湖)长制科普、节水小妙招、《水土保持法》普及讲解等一系列有趣活动将开进机关、公园、社区、小区。从今年开始,湖里区也将建立长效机制,每天定期宣传水环境知识,实现日常化、长期化,让生态保护理念深植百姓心间。
事实上,今年也是湖里区水环境治理的巩固提升年,他们将继续以河(湖)长工作为平台,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共筑水域监管体系。这个过程中,湖里区将立足自查整改,从加快入海排放口治理、水体治理、截污控源、水域周边环境整治、水生态提升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持续加强水域综合治理与监管。
这个过程中,湖里区将特别注重巩固控源成效、加大监督监管力度,对已清退小石材加工厂等污染源定期开展网格化巡查,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回潮。更重要的是,湖里区还将严格落实国家海洋督察、中央环保督察等整改工作,持续跟踪推进入海排放口整治。
数据
水功能区水质
达标率保持100%
100%
2018年,湖里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保部督查和“回头看”专项巡查,并顺利通过省、市对区河(湖)长制工作数据采集。
12名
2018年,湖里区五个街道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江头、禾山、金山街道分别完成天地湖、埭辽湖、洪水头明渠“一湖(渠)一档一策”。目前,全区共有区、街河(湖)长12名,副河(湖)长14名,专职河道专管员8名。
10处地段
湖里区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湖里区推进建筑饰面石材生产企业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对摸排出的68家建筑饰面石材加工企业名单完成全面整治,整治工作完成率100%。同时,排查并依法查封或立案处罚工业类小作坊55家。近年来湖里区还在仑后、坂美、枋湖南路、高林等10处地段新建了截流点,对排入五缘湾的生活废水截流净化。
特写
守护生态绿洲
争当市民湖长
见到侯宝军,是周六下午的三点。此时他已经穿上红马甲,和火炬公园市民园长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拿着清理垃圾的工具,准备和垃圾“开战了”。
有水便生灵气,火炬公园里一大一小两个湖,让整个公园显得极具生机。尽管整个公园看似干净整洁,可由于一些市民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仍有一些垃圾藏于绿化带中,一些游客喂食湖中鱼儿时,将垃圾袋扔在水中。
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侯宝军像是雷达精确定位,迅速发现一个又一个隐藏在绿化带中的烟头,并熟练地将烟头夹起放在垃圾袋中。侯宝军笑称这是熟能生巧,湖边什么样的垃圾多,他再清楚不过。最让他头疼的是,市民喂鱼时扔在湖边石板上泡烂的馒头以及漂浮的塑料袋。
当天,这块重灾区又出现垃圾,侯宝军立马跳过护栏来到石板上,先是用工具将鱼食推向深水处,再将漂浮的垃圾夹起放在垃圾袋中。没一会,这里就恢复干净整洁。
“你很难想象2016年之前这个湖是什么样子。”侯宝军说,那简直是“臭水湖”,隔着一条路都能闻到湖里传来的臭气。2016年下半年,湖里区对整个湖进行整治处理,清污除淤,死水变清水,休闲娱乐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
就在2018年7月31日,热心生态环境保护的侯宝军被聘为火炬公园市民园长,同时也自觉担当起“湖长 ”。从此,维护公园环境整洁干净,保护湖水生态环境,宣导文明行为,成为每日“必修课”。
“叫一声‘湖长’,感觉身上多了份责任。”侯宝军时刻关注着湖水的一点一滴。在他的带动下,火炬公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红马甲,与他并肩作战,一支由热心邻里组成的火炬公园志愿者服务队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到111人。他们定期清理公园卫生死角,劝导市民不乱扔垃圾,倡导爱护湖水环境。他们的行动收获感动,市民专门给他们送来锦旗。
“谁能想象野鸭、白鹭会在这里安家。”侯宝军说,努力总有回报,如今火炬公园湖水清清,小广场干净整洁,这才是文明厦门应该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