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湖南宁远脱贫攻坚组合拳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9%

2018-12-06 07:19:12颜财斌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颜财斌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湖南宁远脱贫攻坚组合拳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9%

湖南宁远县曙光新村航拍景。(华声在线 提供)

东南网12月6日湖南永州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12月5日,“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全国网媒湖南行采访团来到湖南永州宁远县,聚焦宁远县脱贫攻坚效果,采访乡村振兴工作典型经验。据介绍,宁远县实施生态立县、文化活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战略,县域经济实力在全省位次持续提升,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创新开放形成新格局。2017年脱贫摘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5.9%。

易地搬迁创出新天地

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安置房,一条条整洁干净的道路,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一张张质朴阳光的笑脸……走近宁远县柏家坪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曙光新村,一股浓厚的详和幸福气息便扑面而来。

曙光新村于2016年10月破土动工,2017年11月峻工验收,总投资3800万,占地70亩,共建设16栋、152套,距高速公路出口仅1.2公里,距省道216线、医院、学校、文化广场、农贸市场、镇政府均在600米内,生产生活条件十分便捷。同时,户型设计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小区功能齐全、居住环境舒适,易地搬迁户在此能够安居乐业,在分房后一个月内,入住率就达到了95%以上。

“搬迁的村子,由于交通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和地质灾害点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村民的脱贫进程。”柏家坪镇党委书记黄胜洪说,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易地搬迁,让他们在更好的环境下发展。

据了解,曙光新村的居民来自全镇6个行政村,共有12名党员。今年3月,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率先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在后续帮扶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了各项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后续帮扶成效显著。记者在曙光新村注意到,该村改建了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党建室、服务站、信息港、农家书屋、警务室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同时还完善了亮化、绿化、文体活动、垃圾分类搜集、晾晒衣物等设施,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特别是新开辟的菜地,解决了居民最基本的日常所需,更是赢得大家的高度评价。

“新房子比我们以前住的好多了,既宽敞又明亮!”今年51岁的盘金秀告诉记者,他们家6口人之前住在大山深处的唐家漯村,走路要两个小时才到镇上。家里虽然是红砖砌成的,但是只有简单的家具,甚至“没有一样需要用电的用品”。如今,他们家住上了120平方的大房子,电视、冰箱、消毒碗柜等等,一应俱全。丈夫、女儿都在外打工,一家人不仅住进了新家,还实现了脱贫摘帽。自己在村里打零工,也有一笔小收入。

近年来,柏家坪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努力做好安居、乐业二篇文章,切实抓好基层党建、规范管理、文明创建三项工作,大力探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3”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挪穷窝,谋幸福”的生动体现。

柏家坪镇地处宁远北部,辖2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85万,有贫困村2个,贫困户2007户、7027人,易地扶贫搬迁284户、1111人,曙光新村集中安置142户、519人。据介绍,柏家坪是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更是柏家坪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该镇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舂陵古镇建设、易地搬迁户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曙光新村的建设,不仅为易地搬迁户带来了曙光,也给柏家坪的发展带来了曙光。根据规划,如今在曙光新村周围,已征地100余亩,未来3至5年,柏家坪镇区将扩宽一倍,一个全新的湘南古镇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湖南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新塘村建成的水果种植基地。(华声在线 提供)

乡村振兴走上致富路

土地流转逐渐成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因此实现家门口脱贫。而湖南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新塘村正是通过做好土地流转文章,让土地“流”出特色,“转”出活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九疑山瑶族乡新塘村是省级贫困村,地处九嶷山核心景区,辖6个自然村15个小组,有484户17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82人。今年4月,整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关键是土地。”九疑山瑶族乡党委书记何开银介绍,2015年起,新塘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号召村民将土地流转至村土地流转中心,将全村流转出来的数百亩土地集约使用,成立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目前,新塘村已流转水田712亩,占全村水田的97.3%。2017年,长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长新水产养殖合作社销售总额达113.2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预计2018年可实现收入200万元,利润60余万元。“这些利润也均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帮扶工作中。”何开银告诉记者。

“我把家里的1亩多地流转出来,每年每亩能收获400斤的稻谷,也不愁吃。”建档立卡脱贫户陈友军开心地和大家分享着他的喜悦。陈友军是新塘村村民,家中有年迈的双亲需要照顾,一双儿女也正在读书,外出务工不实际,夫妻俩又没有一技之长,全家就靠其种田为生。

土地流转之后,陈友军闲暇之余还在长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鱼塘灵活务工,每月可增加收入1000余元。2016年,陈友军通过小额信贷贷款5万元,用于合作社集资建设,每年能领到5000元的分红。同时,他在政府产业扶贫资金的基础上自筹了3万元入股长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能享受至少2000元的分红。

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能自己入股当老板,又能照顾老人小孩,陈友军别提有多高兴了。今年,陈友军更是投资承包了长新水产养殖基地的20亩地。“政府派专人指导我们养殖技术,养殖成效也很可观,预计一年纯收入一两万。”陈友军说。现在,陈友军已经是该村的稳定脱贫对象,年收入可达三四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家里也新盖了两层的水泥房,一家六口有了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新塘村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和群众评议的结果,实行分类管理,将贫困户分为深度贫困对象、易返贫对象、巩固提升对象、稳定脱贫对象等四类。四类帮扶对象都能享受政府的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政策,除稳定脱贫对象外,均有劳务协作交通补贴。对于易返贫和深度贫困对象还将安排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并分别可领取2000元/人和3000元/人的产业扶贫资金。

“通过分类管理,贫困户可以很直观地清楚自己属于什么类别,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和准。我们也可以因户施策,针对不同类别地贫困户采用不同的帮扶措施,实现帮扶政策的精和准。这样,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何开银表示。

据介绍,如今的新塘村,也利用现有水果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农业产业园等,发展采摘、捕捞等旅游体验服务,正在逐步发力向“农业+旅游业”联合发展转变,力争让村民能够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湖南宁远县湾井镇下灌社区(原下灌村)的新貌。(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摄)

旅游产业孕育新发展

画山秀水入其中,千年古村换新颜。位于湖南宁远县的下灌社区(原下灌村)始建于公元499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一个集文物古迹,传统风情和自然山色于一体的文化古村,还是麻将文化“叶子戏”发源地。历史上,这里曾经出过2名状元,48名进士,全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40余处,包括状元楼、文星塔、灌溪学堂、李氏宗祠等。目前,下灌社区由7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共有74个村民小组2354户13638人。

东江、泠江、沐水穿村而过,金黄的树叶、彩色的花海、白色的墙壁以及青色的屋檐,平整蜿蜒的青石板路、斑驳峭立的石拱桥,风景怡人。“以前的下灌村长期以脏乱差出名,李氏宗祠门口的破庙被村民用来做猪栏、牛栏、茅坑,又烂又臭。下灌大桥以前就是一个停车场,是脏、乱、差的集中点,平时桥上停满了大小车辆,赶集的时候更是无法通行。”说起以前,下灌社区党委书记李乾旺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村大人多,管理难度大,工作强度大,所以必须得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队伍,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的推动。”李乾旺介绍,为了重点整顿村干部上班作风,他们将所有村干部编组轮流值班,除大年初一和大年三十两天外,全年无休息日值班,并对值班人员实行考核。为了加大执行力度,还成立了村管队,村管队和值班干部每天检查环境卫生,协调各项工作,只要发现问题都要第一时间解决。村干部义务出工,人人上阵,清理大河小河污泥,排除泄洪的隐患,修护路墩,拆除违章建筑……

村里的环境有所改善,又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还带动了老百姓的参与。“后来村里要修文化广场,很多村民自发出工;需要拆猪栏、牛栏,以前3年都没有拆掉的猪栏、牛栏,3天就拆除了。”李乾旺感慨道,党建引领的示范作用总算为下灌的工作打开了局面,带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改变了村民的意识。

如今的下灌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下灌社区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下灌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资金投入上亿元,实施了民居改造、河道景观、湿地公园、下灌新村、花海基地等工程,目前花海升级工程正在实施,持续推动景区提档升温,今年上半年接待各类团体游客3万余人。特别是今年以来,该村着力做好“美”字文章,深化“一户一宅”改革,成立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专项工作队,共拆除空心房及旱厕四百余座,共11000多平方米,剔除乡村美丽画卷中的“污点”,同时,规范建房审批流程,突出统一规划,落实建房责任,每名党员联系群众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文明“靓点”。

为确保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果能让贫困户分享,探索创新旅游扶贫机制,强化旅游对脱贫的精准带动作用,下灌社区坚持实行“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确定“全域旅游、景区带村、入股优先、帮扶结合”的旅游扶贫思路,鼓励当地民众利用房屋、山林、沟塘、田地、人力、资金入股。同时,对无房无地无资金的贫困户,通过政府金融担保贷款的帮扶政策贷款入股。帮扶结合,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聘用为公司工作人员务工,可获得资本、务工、分红三重收益。

“我们通过发展旅游直接解决就业人员600多人,其中贫困就业人员400多人,创收资金400多万元 。”李乾旺介绍,现已规划了一个500亩的民宿新村,300亩的休闲观光区,100多亩的水上农庄,下一步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旅游兴村、旅游致富之路。

在曙光新村的房子前,一位老人正在户外的院长晒太阳。(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