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何先生怀疑他日前购买的二手奔驰车是一辆事故车,而先后车检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唐光峰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郭钦转 黄伊娜)刚买一个多月的二手车,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都鉴定为“事故车”,可是购车时中介公司明确表示不是事故车,且由中介公司介绍的检测机构也出具了报告。读者何先生日前拨打晨报新闻热线8080000,称自己被二手车商和检测机构算计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事故车。
车检结果截然不同
8月4日,市民何先生与妻子蒋小姐在网上看中了一辆红色的二手奔驰C200轿车。他们到“中闻汽车”二手车展厅,经过试驾和讨价还价,以22.5万元的价格签下了购车合同。该车型的新车售价在30万元左右,销售人员承诺不是事故车。“当时就担心买到事故车。”何先生介绍,购车合同特别写上了“无大事故、无泡水、无火烧”的内容。
何先生还通过中介公司找到一家名为“车况宝”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车况等级为B级,即全车结构件及加强件无损伤,允许覆盖件有修复,除个别部分有脱漆、松动外,并无太大问题。何先生这才放心提车。
然而,在用车过程中,何先生发现安全气囊警报灯总是亮着,且车身有不正常的抖动。他到奔驰4S店检查车况,工作人员告诉他,该车右前方安全气囊曾经炸开过,很有可能是一辆事故车。
此后,何先生找了另外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得出的一致结论是,这是一辆事故车。新的报告显示,该车多处结构件严重损伤或有结构件存在切割、更换、修复的痕迹。
销售员承认收了“返点”
在做第一次检测时,何先生向“车况宝”交了1000元的车辆检测费用,该价格高于此后两家机构收费的总和。在此后多次与“中闻汽车”的沟通中,销售人员承认收了“车况宝”给他的“返点”500元。而事发后,“车况宝”一方对该车辆做了第二次检测,并坚持第一次给出的结论。
那么这矛盾的3份报告,到底哪一份才是准确的呢?
对比“车况宝”与另外两家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晨报记者发现了多处不同。“检测师资格证书”一栏,“车况宝”报告中显示为空白,没有提供证书图片,且证书检测师名字显示姓“张”,但出具报告检测师的签字却姓“黄”;同时,报告中“检测方(签章)”一栏,落款为“厦门车况宝鉴定中心”,但另一边盖的章却显示为“厦门紫云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晨报记者通过“车况宝”的全国400电话求证后,客服人员表示为何先生检测的企业确实为“车况宝”在厦门的授权鉴定网点。该客服人员还承诺,“车况宝”将对此次的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如果证实确实是报告错误,他们一定会按照协议进行赔偿。
中介认为是检测方的责任
“中闻汽车”的负责人郑先生表示,他们对车辆情况事先并不知情,车是从另一家车行调来的,何先生的购车合同是与原车主签订的,与他们车行并没有太大关系。郑先生介绍,二手车行内没有顾客看中的车型时,从其他车行调车是非常普遍的,他们也没有与其他车行、原车主的相关服务协议,都是口头协商。至于鉴定结果的差异,郑先生表示,这属于检测方“车况宝”的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判定相关责任,如果有责任,我们愿意承担。”
“如果消费者确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事故车,完全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甚至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违约赔偿。”福建汇德律师事务所律师蔡良平认为,车辆的“无事故”是该买卖合同里的重要条款,如果卖方隐瞒了事故车的事实,按照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属于违约行为。另外,如果有证据表明中介机构帮助卖方隐瞒真实信息,那么中介机构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目前何先生已通过12315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将介入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