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厦门老店认证面临尴尬 文史资料或可成认证辅证

2018-03-27 07:26:00陈小斌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认证年限翻了倍店家手续难齐全

2016年12月,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外公告了《厦门老字号保护发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内规定,申报厦门老字号的商事主体应当具备字号或商标传承不少于30年、具有注册商标的所有权等六项条件。而这两项“硬性”条件让不少商家望而却步。

昨日,记者采访了厦门老字号协会秘书长杨毅,他道出了背后的原因。

今年,厦门迎来改革开放40年。1978年前,厦门没有个体经营,也就不存在营业执照等手续。按照《办法》里规定的老店资质需30年起,也就是说,1988年以前就需注册字号或商标。而那时候,很少有人具有注册商标或字号的意识,没有多少家能达到这个要求。但《办法》设置这样的条件是有一定道理,要体现公平、公正,一定要有“门槛”,厦门老字号“含金量”才高。

文史资料或可辅证

2006年和2011年,商务部分两批认证中华老字号1128家,其中厦门有12家。在此之前,原国内贸易部认证中华老字号1700余家,其中厦门有43家。2012年,厦门市商务局联合多家单位,首次在厦门认证了80家厦门老字号。其中就有沙坡尾片区的厦港酒家、缘盛意小笼汤包2家店,但当时老店的“资质”起点较低,满15年即可认证。

《办法》出台后,提高了认证“门槛”,以后厦门老字号认证年限是30年。而之前认证的那批老字号,还是按照老规则实施,不再更改。

对厦港街道沙坡尾片区这些没有老手续的店家,杨毅建议通过查找一些文史资料、门牌号、传承族谱或老照片加以辅证,也可申请加入厦门老字号协会寻求帮助。

老店经营必须创新

对一些经营不善的老店,杨毅也给出了建议。他说,老店不能故步自封,一定要创新,要与时代浪潮接轨,仅靠政府扶持不是长久之计。厦门小吃不仅要当作美食经营,更要突出其文化,打造一些衍生品,进行销售;既要传播厦门小吃文化,又要为店家带来实际利益。以“芋包嫂”为例,可做成品牌,把芋包嫂的故事整理出来,做成纪念品,也许会迎来“经营春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