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家里凑成一个“好” ——家中老人得喜讯,放鞭炮庆祝二宝到来 15日凌晨4点,阵痛叫醒了睡梦中的黄垂棉,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用品,丈夫黄羽杰急忙把妻子送进莲花医院。预产期原是2月8日,宝宝却很调皮,“迟到”了一个礼拜才来报到。 经过21个小时,终于在16日凌晨1点整,26岁的黄垂棉迎来了自己的二胎宝宝,儿女双全,凑成了一个“好”字——这个调皮的小朋友,成了或许是在鹭岛降生的第一个“狗年宝宝”。黄垂棉说,巧合的是,儿子出生时重7.1斤,这个重量与四年前刚出生的大女儿一模一样。 黄垂棉刚生产完,身体还有些许不适,婆婆吕女士一会儿看看孙子,一会儿又紧张地看看儿媳,黄垂棉虚弱地喊了一声“妈”,吕女士立即把头靠近儿媳,生怕错过儿媳的需求。 吕女士煮了猪腰鸡蛋汤给儿媳补充体力,并一直陪在儿媳身侧,直到孙子降临。听护士长说,吕女士陪产时,还差点“晕倒”了——原来在生产前,黄垂棉需要打吊瓶,平时连针头都不敢看的吕女士,在那时,全程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样比较安心。”吕女士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有点心悸,看着针头扎进儿媳左手又出来,再扎进右手,心里也跟着难受,这么两下,吕女士眩晕了,缓了一会儿又继续陪着儿媳生产。 “宝宝长得十分像刚出生时的姐姐。”吕女士仔细看了一会孙子,才笑着说道。折腾了那么久,孙子终于出生了,吕女士不忘第一时间打电话回泉州老家报喜,孩子的曾奶奶接到电话,虽已睡下仍坚持起床,到家门口放串鞭炮,庆祝家里二宝的到来;孩子的爷爷睡不着,得知喜讯后,也选择了放鞭炮庆祝,才安心睡下,等着第二天全家一起来见白白嫩嫩的小孙子。 【记者手记】 本命年迎新生命 错过围炉不遗憾 农历狗年,是记者的本命年,也是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新年。站在产房外,才发现,24年前的自己,也是在家人的爱和等待、妈妈和妇产科医生护士的努力下,呱呱落地;而在24年后,我们站在产房外共同迎接“狗年宝宝”,和“狗年宝宝”开启旺旺的新一年。 第一次进产房,第一次听见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和刚出生的婴儿近距离接触……采访结束走出莲花医院的大门,心里仍旧为生命的伟大而感叹,来时喧嚣的街道已经归于平静,就像“狗年宝宝”安然入睡的样子。 虽然无法和家人围炉,但记者和值班的护士和医生有着一样的幸福感觉。“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会让所有辛苦和遗憾消失不见。”医生护士这样说。 |
相关阅读:
- [ 01-30]取暖神器“暖宝宝”存安全隐患 实验:鸡蛋都能被烫熟
- [ 01-25]翔安音乐教师陈珊获“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奖”
- [ 09-08]从今天起厦门各大高校将陆续迎来2017级新生
- [ 08-18]海底世界科普进社区 带孩子认识金砖“鱼宝宝”
- [ 02-21]托班成二胎家庭刚需 厦门幼托机构让人雾里看花
- [ 01-01]新年宝宝呱呱坠地 父母将给她的名字里取个“元”
- [ 12-25]厦门超百名“平安宝宝”降生 个别产妇提前分娩
- [ 08-10]厦门孕妇普遍缺碘 妊娠甲减当心影响宝宝智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