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成长史
产量
福建省是中国最大葡萄牙牡蛎养殖区,占比高达全国的37%,近四成之多。
问题
效益较低,平均批发价仅为1.0元至1.4元,薄利多销。
种质退化,具体表现为生长慢、成熟个体小型化、品质下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降低等。
成果
研发出“金蛎1号”等优质品种;创新牡蛎海区养殖技术,给牡蛎造一个有利于生长的家。
花蛤成长史
产量
福建花蛤苗种生产量达全国第一,早在2009年,福建省花蛤育苗量已占全国的90%。
问题
近几年育苗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造成种质退化,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种质退化、成活率低、产量不稳定,是压在花蛤养殖业上的“三座大山”。
成果
突破了花蛤育苗、养殖等产业化技术瓶颈,研发出一整套完整的花蛤大面积垦区人工育苗技术。
牡蛎养殖海区
养殖人员展示“福蛎1号”。
“金蛎1号”个体大小比较一致且都是大个头。
水中的“金蛎1号”仿佛一朵金色的花。
展示柜里的金牡蛎。(资料图)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 记者 林雯图/省水产研究所提供(除署名外))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贝类品种,甚至可以说,厦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几乎都少不了这两道海鲜,而以它们为原料的蚵仔煎和炒花蛤也可称得上是厦门大排档里最具厦门特色的地道招牌菜。不过,鲜为人知的是,牡蛎、花蛤等看似不起眼的“大路货”,其实却决定着福建省贝类养殖业的未来走向。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发展,以牡蛎、菲律宾蛤仔等品种为主的贝类养殖业已经成为构成福建海洋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这些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平价水产品在推动福建沿海地区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在福建出产的贝类苗种风靡全国贝类养殖业的同时,行业快速成长时不得不面对的痛点一一显现――产量高、利润低、种质退化等现象不仅影响行业前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更是制约了全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在水产界人士看来,苗种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基本且最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不仅如此,种业更是处于农业战略乃至国家战略的制高点,代表着农业科技的最高端应用。因此,实施福建重要经济贝类品种创新与种苗繁育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牡蛎、菲律宾蛤仔等经济贝类的良种选育,建立牡蛎、菲律宾蛤仔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研制与集成相关育苗、养殖设施与配套技术,培育出适宜我省海区环境养殖的高产、抗逆新品种,实现良种产业化,对推动福建贝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福建省水产科研人员经年累月的努力下,福建省出产的蛤、牡蛎等一批新品种贝类水产品将逐渐走出实验室,走出养殖场,走进市场,走上居民餐桌。
省水产研究所成果
牡蛎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在国内率先构建了牡蛎“壳色生长”育种模式,首次培育出速长黄壳色葡萄牙牡蛎“金蛎1号”和速长葡萄牙牡蛎“福蛎1号”,其中“金蛎1号”已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
花蛤
在菲律宾蛤仔种苗繁育技术方面,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合作企业中海(福清)东壁岛福建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莆田海源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先后承担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福建省相关科技项目10项,在国内外首创一套菲律宾蛤仔大面积垦区人工育苗和海区种苗(白苗)培育技术与工艺,实现菲律宾蛤仔苗种产业化生产,使福建成为我国菲律宾蛤仔苗种最主要生产基地,为菲律宾蛤仔养殖产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种苗保障基础。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给牡蛎造个宽敞的家
苗种成长空间变大,不易被挤坏挤死
巴掌大的金黄色外壳内包裹着肥厚的牡蛎,尝一口,绵软细腻的牡蛎肉搅动味蕾,清甜的汤汁鲜香四溢。这,就是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正在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的福建重要经济贝类品种创新与种苗繁育产业化工程重要科研成果之一――葡萄牙牡蛎“金蛎1号”。在厦门,“金蛎1号”不仅准备打入高端酒店市场,还将会走入寻常百姓家,在养殖企业的接力运作下,这种售价不到法国进口生蚝的一半的牡蛎新品种将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研发牡蛎新品种
省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曾志南研究员告诉记者,福建省是中国最大的葡萄牙牡蛎养殖区,年产量可达170多万吨,占比高达全国的37%。但是与高企的生产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上一公斤带壳牡蛎的平均批发价仅为1.0至1.4元,远低于广东、广西及北方牡蛎,与动辄几十元一只的法国牡蛎更是相距甚远,这意味着,福建省的牡蛎养殖企业属于薄利多销,养殖牡蛎的产值和养殖效益都比较低。福建牡蛎也正面临着诸多海水养殖品种共同的问题――种质退化,具体表现为生长慢、成熟个体小型化、品质下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降低等。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福建牡蛎的养殖前景堪忧。
曾志南认为,培育葡萄牙牡蛎新品种,开发高效实用的单体牡蛎育苗、中苗培育和养殖技术,提高其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这对于推动福建牡蛎养殖良种化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从2008年起,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就启动了牡蛎新品种的研发。“自然条件下金色壳的牡蛎非常罕见,需要我们精挑细选。”曾志南告诉记者,科研人员费了很长时间从福建、广东等地出产的大量牡蛎群体中挑选出了一批个头大的金黄色牡蛎个体,经过六代定向选育,才成功培育出现在的“金蛎1号”新品种。
推广养殖新方式
更令人欣喜的是,与牡蛎新品种同时诞生的还有相应的最新的牡蛎海区养殖技术,“打一个比方,就是给牡蛎造一个家,原来住50平方,现在住100平方。”曾志南解释说,传统牡蛎养殖采用的是粗放的牡蛎壳串养,一个壳上能附着几十个牡蛎苗,牡蛎挤在一起,结果就是要么样子长得难看,要么干脆长不大。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合作,研发了全新的牡蛎附苗材料――用聚丙烯做成新型附苗绳(片)替代牡蛎壳,“表面积增大,附苗数量就增多,苗种的成长空间也更大,就不容易出现被挤坏挤死的现象。”结果就是,住进了“新家”的牡蛎苗,产量能够大幅提升。不仅如此,科研团队还自主研发建立了与福建海区特点相适应的高效单体牡蛎养殖模式,通过设计出轻便、流水通透性强、空间设计合理的塑料筐将牡蛎“一个一个分开养”,这样做的一个明显好处是能养出整齐度更高,个体更大、壳型更漂亮的金牡蛎。
事实上,对养殖户而言,“金蛎1号”还有一个最大“利好”,那就是长得快,与普通养殖牡蛎相比,金牡蛎的生长速度可提高10%以上。据曾志南透露,除了培育出“金蛎1号”和“福蛎1号”两个比较成熟的牡蛎新品种(系)外,省水产研究所贝类科研团队还在重点培育另一个拥有全黑色外壳的牡蛎新品系“黑晶蛎”以及“金蛎1号”三倍体,科研人员对它们的定位是,未来要做成高档生食牡蛎,用以替代部分国外进口的生食牡蛎。
花蛤育苗技术成典型案例
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亩产沙粒苗8000万粒以上
菲律宾蛤仔是福建沿海家喻户晓的一种食用贝类。福建是花蛤苗种生产大省,苗种生产量达到全国第一。
福建省育苗量占全国九成
来自海洋渔业部门的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福建省花蛤育苗量已占全国的90%,花蛤养殖面积达12904公顷,产量近28万吨。换句话说,福建省相当于掌握着全国花蛤养殖行业的命脉。
放眼福建,花蛤的育苗、养殖、加工和运输产业已成为中南部沿海的特色产业,产业链涉及福建沿海千家万户,直接从业人员达7万至8万人,养殖业在带动沿海渔农民就业和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曾志南告诉记者,与牡蛎产业相似的是,花蛤种苗业也面临着种质退化的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苗种繁育技术体系,近几年育苗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亲贝未经过挑选且普遍个体较小,导致贝苗质量参差不齐、育苗成活率下降、育苗产量不稳定,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花蛤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种质退化、成活率低、产量不稳定,是压在花蛤养殖业上的“三座大山”,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这也就直接解释了省水产研究所带头实施菲律宾蛤仔种苗繁育产业化的原因。
研究人员攻克多个难题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技术攻关,省水产研究所贝类科研团队与合作企业――中海(福清)东壁岛福建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莆田海源实业有限公司等联手陆续突破了花蛤育苗、养殖等产业化技术瓶颈,取得了多项研究开发成果,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项就是一整套完整的花蛤大面积垦区人工育苗技术。在该技术下,用于花蛤育苗的围垦区单口面积都达到千亩以上,在这样大的垦区内花蛤育苗的一个明显好处是能极大地提高苗种产量,“当然,与之配套的生物饵料培养、水质调控以及苗种采收等各方面技术也都要与时俱进。”目前,省水产研究所和合作企业已经攻克了包括亲贝强化培育、敌害生物防控等垦区人工育苗相关技术工艺等难题,苗种采收方式也由过去的人工采收全面升级为机械化采收,大幅缩减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花蛤育苗成活率和育苗产量也节节攀升。数据显示,花蛤附着稚贝发育至沙粒苗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亩产沙粒苗8000万粒以上。这项颠覆性的创举不仅实现了花蛤苗种的产业化生产,更成功带领福建省花蛤养殖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福建省贝类养殖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
【记者手记】
一盘炒花蛤背后的科技创新之路
坦白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们大概很难想象,餐桌上平常得不值一提的一盘炒花蛤背后,竟也暗藏着如此之高的技术含量。一盘花蛤的例子再一次生动地诠释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奥义,再准确点说,应该是科技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着我们的生活品质。
再往大了说,产业转型升级算得上是近年来最常见诸媒体的高频词汇之一,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杀手锏究竟在哪里?一盘花蛤的例子又再次提醒了我们,除了资金、政策层面的扶持输出,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才是最关键的路子。
福建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海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开展重大海洋技术攻关,探索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步伐,推进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海洋三所漳州科技兴海研发基地等海洋科技载体建设。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政府部门早就清楚地意识到,在产业发展的换挡期,率先启动科技创新引擎的人,才能占据引领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激烈的竞争中弯道超车获得胜利。而事实也证明,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福建的海洋人正在加速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