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开发区将建成“花园式、智慧化、产业兴、人气旺”宜居宜业的滨海生态智慧新市镇。
漳州港至厦门客运旅游码头海上巴士,每15分钟一班。
漳州开发区已连续举办6届自行车公开赛,当地良好的生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前来参赛。
双鱼岛海梦湾度假营地。
繁忙的招银港区。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郑游楚 庄晓玲 李超)1992年12月28日,为抢占对台经贸滩头阵地,建设“第二蛇口”,招商局集团主导创办了漳州开发区。历经25年的开发建设,昔日的荒山野岭、乱石浅滩已嬗变为一座厦门湾南岸新港城,并将沿着建设“花园式、智慧化、产业兴、人气旺”的宜居宜业滨海新城的目标继续迈进。
自创办以来,漳州开发区一直受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多次莅临调研并作重要指示批示,关心关切漳州开发区的发展。
在视察斯里兰卡招商局科伦坡码头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从无到有、由小变强”肯定了漳州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成就,给漳州开发区以巨大的发展动力。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福建建设、漳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重大机遇面前,漳州开发区积极融入厦门湾发展,撸起袖子、迈开步子,探索出了一条“前港—中区—后城”(即以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新区开发,从而实现成片区域的整体联动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站在新的起点,漳州开发区将把这份关怀转化为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开拓进取、再创佳绩,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不断做出新贡献。
风起帆张 打造港口发展龙头
漳州开发区位于九龙江出海口,拥有岸线28公里,其中-8米以下深水岸线长达13公里,港口靠近国际主航道,港湾不淤积且避风条件好,港口条件优越。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漳州开发区的港口资源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1992年招商局集团联合多家股东拉开建设“第二蛇口”的序幕,沉睡千年的海岸线终于迎来开发建设的契机。
25年来,漳州开发区坚持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港口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今,漳州开发区累计已投入逾28亿元建成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1个,堆场面积达119万平方米,开通至美国、日本等国和台湾等地的货运航线近20条。2016年,漳州开发区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84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4.6万标箱,分别是2002年口岸对外开放时的14倍和53倍。2002年至今,港口累计实现海关税收198亿元。其中,2016年7.45亿元,占漳州关区的70%。
目前,招银港区已经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粮食、进口木材集散地,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厦门湾国际物流园区散粮中转基地”、全国第一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中国十强进口木材港口”之一。港区辐射范围覆盖闽南、闽西、粤东、赣南等地,粮食年吞吐量达550万吨。招银港物流园区还入选“福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随着基础配套的日益完善,港口对周边乃至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日渐显现。2015年6月,漳州招商局码头以国家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将传统的海铁联运升级为多式联运,率先在省内打造海铁联运物流新模式,实现海上运输、港口装卸、铁路运输、到达端企业的“闭环式”无缝对接,进一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今年以来,海铁联运发运量约12万吨,居全省前列。
2017年6月,厦门湾最大散杂货泊位——后石港区3号泊位主体结构完工,具备运营条件。该泊位建设规模为15万吨级通用泊位,岸线总长422米,设计年吞吐能力435万吨,目前是厦门港最大等级的散杂货码头。建成投产后,将有力推进厦门港东南航运中心建设,对合理开发利用港口岸线和厦门港结构调整、厦门湾港口功能布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转型升级 培育活力新兴产业
秉承“投资者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理念,漳州开发区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以诺尔起重设备、中纺粮油、路易达孚、嘉吉集团等为代表的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临港工业成为漳州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中交通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三大临港产业集群,具备400亿元的年产能。2007年,被誉为“世界海工巨头”豪氏威马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豪氏威马(中国)在漳州开发区落地并投入运营,制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桅杆式起重机和盆座式起重机。
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厦漳同城化先行示范区,漳州开发区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实施“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盘整,全力推进“智造”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的文化旅游业、泛信息技术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汽车产业、临港产业“五大百亿产业集群”,成效初显。
依托招商局产业和资本综合实力,漳州开发区加快建设产业培育平台,积极融入招商局“产业+互联网”战略,把泛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打造“招商局·芯云谷”,引入IDC互动数据中心,吸引了华为云计算、腾讯云、美国EON Reality等多家知名企业先后签约入驻。
依托山海资源特色,漳州开发区实施“退二进三”,整合存量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2016年成功引入台湾万星影视项目,将闲置厂房改建成省内最大的室内摄影棚,并以此为基础,持续引进影视旅游相关项目,建设海峡两岸影视文创园,打造厦门湾南岸文创新高地。
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中国首座大型离岸式生态人工岛——双鱼岛,是漳州开发区盘活土地存量的最佳典范,既解决了发展的用地问题,更有力提升了城市品位。双鱼岛面积约2.2平方公里,呈太极双海豚造型,与厦门鼓浪屿相得益彰,造岛工程及市政配套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以“时尚生命 欢乐 健康”为开发理念,将打造成国际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2017年1月,双鱼岛获发国家海洋局海域类首本不动产权证书。
2016年5月,双鱼岛第一个旅游项目,占地约8万平方米的“海梦湾度假营地”开园,当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截至目前,2017年双鱼岛已接待游客16万人次,厦门湾的另一颗“海上明珠”正浮出水面。
绿色引领 构建生态宜居环境
如今的漳州开发区背靠南太武山,北面厦门湾,空气清新,风光旖旎,可谓“出则繁华尽揽,入则静谧独享”。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在此居住生活和旅游观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
但在未开发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山野岭、乱石浅滩,56.17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面积中,仅有不到7%的缓坡农地。自创办以来,漳州开发区一直秉承生态开发的理念,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坚持绿色发展,打造投资者沃土和创业者乐园的同时,为百姓留下青山、绿水、蓝天。
因漳州开发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层较松,且台风暴雨频繁,加上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原有自然山体进行开挖和移填,导致部分山体出现了“挂白”裸露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景观美化。对此,漳州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精心编制生态建设长远规划,引进先进的山体绿化技术,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裸露边坡修复,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近五年来累计投入约3亿元实施12个边坡防护治理工程,改善山体面貌。目前已完成边坡复绿面积约32万平方米,在建边坡复绿工程面积超20万平方米。
此外,漳州开发区还不断加大投入,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加快完善山海特色区域环境,全力打造生态示范。先后投资建设了南太武山地生态园、南炮台公园、黄金海岸、南鼎山公园、双鱼岛等一批生态休闲景观,精致宛如“世外桃源”。同时,持续推进道路沿线绿色景观建设,并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引入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目前,漳州开发区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指标要求。全年空气PM2.5指标优良率达99.6%,位居漳州市前列。黄金海岸二期、香山湿地公园、鼎仔内山公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座集山海湖园、绿色生态、休闲度假等特色为一体的宜居城市正逐步显现。
共创共享 建设和谐幸福之城
近年来,漳州开发区积极对标厦门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和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从漳州开发区出发,海上巴士15分钟可抵达厦门岛,城际公交便捷直抵海沧、漳州、龙海,融入厦门湾“半小时都市生活圈”。沿海大通道漳州开发区段已完工,港尾铁路正加紧建设,厦漳城际轨道R3线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正在福建省政府主导下积极推进中。区内“四横三纵”路网配套日渐完善,公交车、电召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同形成了完备的城市客运体系,居民出行越来越便捷。
继承百年招商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漳州开发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区之初仅有四所村小,如今全龄段“厦大系”教育赢得百姓的普遍赞誉。2001年引进厦门大学,设立漳州校区,带来浓厚的教育学习气氛。之后创办了厦大附中、厦大附小、实验幼儿园等多所学校,累计投入6.1亿元,为厦门湾南北岸教育资源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厦大附中高考一本达线率82.05%,二本达线率99.77%,位居漳州市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漳州开发区在福建省内率先推行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实现了户籍人口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今年9月,总投资1.8亿元、“12年一贯制”的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将迎来首批学生。
此外,以第一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形成。由政府“兜底”的养老保障也走在漳州市乃至福建省前列。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率达99.85%,全省排名第一;基础养老金、被征地人员养老金标准全市最高,被征地居民月均可领到养老金800元。
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福建省唯一入选国家北斗重大应用示范项目的城市,漳州开发区以北斗导航技术为纽带,融合物联传感、地理信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打造“惠民、利企、易政”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区内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安全监测系统,可对自然地质环境、护坡等进行实时安全监测,为应急减灾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打造城市智慧安全屏障。
今年6月启动的智慧城市民生关爱工程,构建了漳州开发区多位一体的智慧关爱体系。全省首例免费向辖区老人和儿童发放的北斗关爱终端,可提供位置管理、紧急救援、区域监护等贴心服务,加强安全防范;社区“健康小屋”可为居民提供免费、便捷的健康检测和咨询,实现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居家养老服务站与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可满足多样化的个性养老服务需求。即将推出的公共服务“一卡通”,可实现交通、教育、医疗、环保、市政、政务等多领域智慧化应用,漳州开发区居民的“智慧城市”新生活即将全面开启。
名片
漳州开发区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漳州开发区”,也称“漳州港”)位于福建省厦门湾南岸,与厦门隔海相望,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漳州市区50公里、厦门市区5公里。总体规划面积56.17平方公里,于1992年12月由招商局集团主导开发并负责经营管理。拥有优越的自然深水岸线,建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漳州市港口经济的龙头。
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漳州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8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2016年7月,获颁“智慧国家级创新经济开发区”称号。并先后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央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