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废旧酒瓶回收遭遇“白送都不要” 物流人工成本高

2017-08-04 08:28  陆晓凤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前埔不夜城老板所堆放的空啤酒瓶

大排档把啤酒瓶和垃圾堆在一起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陆晓凤)曾几何时,“酒干倘卖无”的叫卖声还被写入歌中,证明着啤酒瓶是个紧俏的回收物。不过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曾经是走街串巷的收废品人眼中“宠儿”的啤酒瓶,如今到了“白送都不要”的尴尬境况;在洪文大排档,每天有3000多个啤酒瓶被当成垃圾直接丢掉。

业内人士分析,回收成本高于制造成本,啤酒厂商不愿意回收。

没人要?

一听说要爬楼梯回收啤酒瓶,废品回收人员转身就走

“以前在楼上喊一声,回收人员就上来收,现在叫半天没人愿意收。”近期,家住在瑞景的张宇一脸愁容。张宇告诉记者,家里一共3口人,饭后都爱喝点小酒,不到一个月阳台上已经堆满了2箱啤酒瓶。他一边说着一边吃力地将一箱空啤酒瓶搬到小区垃圾桶旁。

在仙岳路聚祥花园门口,回收人员陈老伯拉着板车,在这里卸货。记者询问其是否回收啤酒瓶,陈老伯犹豫一下说:“除了大瓶的,其他都不收。”随后陈老伯询问记者所住楼层以及是否有电梯。当记者说自家住6楼没有电梯,陈老伯转身就走:“那白送我也不要。”

而在国贸新城小区,经过小区门口的废品回收人员一听是啤酒瓶,原本热情态度不耐烦了起来——对啤酒瓶品牌挑三拣四,而一听需要爬3层以上的楼梯,立马转身就走。

“费时费力,爬上爬下才赚1元多。”仙岳路聚祥花园附近从事5年废品回收工作的林女士告诉记者,两年来,啤酒瓶的回收价格不断萎缩。以前啤酒瓶最高的收购价可以达3角钱一个,现在一瓶1角钱。以前只要是啤酒瓶就收,现在还要按具体分类算,毫升数、啤酒瓶所属厂商都有要求。

只能扔?

国产品牌还好,进口啤酒瓶无人回收,只能当垃圾丢掉

与此同时,莲前洪文大排档,有着多年餐饮业从业经历的黄先生也很发愁。

“每天都有400多瓶啤酒瓶被当作垃圾丢掉。”黄先生一边推着自家大排档刚刚产生的两大框啤酒瓶说道。他告诉记者,以前大部分的啤酒瓶厂商都会回收,一箱的回收价格是3元。尽管回收的价格不高,但是可以回收利用,不浪费。现在,店里9个品牌的啤酒,仅有两个品牌的厂商愿意回收。“整个洪文大排档的多家店面,每天都有3000多瓶啤酒瓶被当成垃圾丢掉。”他说。

在前埔不夜城,在陈先生烧烤店门口,堆着10箱空啤酒瓶。“这些都是要丢掉的,没地方放先放这里。”他说。“国产品牌才会回收。”而在仙阁里大排档附近,经营东北菜馆的李老板也遇到了相同的难题——啤酒瓶厂商不收,废品回收人员不要,只好当成生活垃圾丢掉。

【分析】

厂家为什么不肯收?

物流人工成本高

“最根本的原因是啤酒厂商不肯回收。”在洪文大排档,一拉着板车的回收小哥道出了真相。他告诉记者,洪文大排档所销售的啤酒当中,进口啤酒占大多数。“进口啤酒厂商都不回收,中国没有设厂,要运回国外,划不来。”他说。

啤酒厂商究竟为何不肯回收呢?记者尝试联系百威、青岛、雪津等多个品牌的啤酒厂商,均未得到正面回复。

“啤酒瓶回收数量估计少了三成左右。”废品大叔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啤酒瓶的回收数量不断减少,回收价也不断下降。工作人员表示,回收的啤酒瓶种类也有限制,跟产地有很大关系。在福建周边设有啤酒厂的品牌大多愿意回收。尽管如此,多数回收的啤酒瓶还要长途运输,送往位于广东的啤酒厂。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啤酒瓶的回收主要受人工和物流成本的影响——啤酒瓶重,且易碎,如果当地没有愿意回收的啤酒厂商,还得送往外地。回收运输成本高于重新生产啤酒瓶的成本,不少厂商选择放弃。

业内人士透露,啤酒厂是否具有后端的清洗流水线也很重要。“回收的啤酒瓶,需要经过高温清洗消毒等一系列环节,啤酒厂商如果没有这些设备,也无法对啤酒瓶进行回收。”

【建议】

建立啤酒瓶

回收体系

一方面,居民不断将空瓶扔掉;另一方面,一些生产厂商却又不断购进新的啤酒瓶,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资源浪费令人心痛,而变成垃圾的玻璃瓶也很难降解,对环境的影响不可估量。

这与我们正在推行的垃圾分类,与当前所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无疑是背道而驰。建立啤酒瓶回收机制,很有必要。在此前提下,相应政策务须尽快制定,建立一个循环的回收体系。此外,相关部门也可以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企业回收再利用自家的啤酒瓶。只有政府、企业联手推进,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