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构建健康有效健康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

2017-07-06 07:44:17袁舒琪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市建设局负责人解读社会保障性住房有关政策

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全市各类社会保障性住房将力争开工、建设4万余套,总量接近前十年建成总和,力度前所未有。

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厦门住房保障体系,记者专门采访了市建设局局长陈锦良,对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进行解读。

坚持雪中送炭

防止投机炒作

厦门从2006年开始,就将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10余年来厦门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保障房政策的“厦门蓝本”。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针对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解决“居者有其所”的问题,秉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神,不断加以完善,努力建立健康、有效、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工作理念上突出把握两点:

一是坚持雪中送炭。保障房建设的目的是“保基本”,即旨在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为没有经济能力或短期内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居民提供比较稳定的居所。因此,保障房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面向社会住房困难家庭,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对宽裕型住房的需求,则不在保障范围之内,应自行通过市场渠道解决。

二是确保居住属性。保障房实行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申请家庭实行全员实名制,且一户申请家庭只能申请一套保障性住房。购买保障性住房的,可以长期居住,但不鼓励上市交易。在制度设计上,明确了交房满5年方可上市交易、交易时要向政府缴交增值收益等限制措施,有效防止对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投机炒作,确保了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居住属性。

厦门住房保障体系

是有效健康可持续的

厦门2009年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首部社会保障性住房地方性法规,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有效、健康、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

主要特色亮点体现在:一是面积小、功能全。社会保障性住房强化政府公共职能,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建筑面积控制标准为:单身公寓30平方米,一房型45平方米,二房型60平方米,三房型70平方米等。保障性住房户内功能齐全、装修到位,周边配套较好。二是严准入、重管理。社会保障性住房推行多级审核公示制度,多部门参与审核,加强准入把控,建立完善的使用监管机制,让社会保障性住房真正保障有需求的家庭。三是禁牟利、可持续。保障性住房住户如在本市拥有其他住房后,必须退出保障性住房,让保障性住房继续服务其他住房困难家庭,形成社会公共资源的良性运营。此外,保障性商品房严格限制投机牟利,交房满5年后要上市转让的,政府按一定比例收取增值收益,增值收益继续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实现保障性住房长期可持续运转。

企事业单位人才房

属于社会保障性住房

目前,社会保障性住房类型有三种,即保障性租赁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以配售方式保障的保障性商品房。厦门企事业单位人才房是否属于社会保障性住房?答案是:企事业单位人才房也是社会保障性住房。

除了销售对象、申请条件、申请分配程序略有不同以外,其销售价格、使用管理、回购、上市交易、退出等均按保障性商品房相关规定执行。2017年出台的保障性商品房管理办法,同样将人才房纳入保障性商品房体系,保障性商品房可以面向高层次人才单独批次配售,建筑面积可以适当上调,不设户籍时间、单身年龄限制。

访谈中,陈锦良表示,厦门保障性住房体系经过10多年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需要随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以完善。厦门市委、市政府将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重大民生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加大规划建设力度,推广“地铁社区”建设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提升精准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