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昨日是清明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海沧区举行了海沧革命烈士陵园修缮提升开园暨清明祭扫活动。
今年,海沧区将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规范化试点工作。昨日的开园仪式也意味着这一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近年来,海沧区不断深入挖掘红色记忆,发扬红色传统,通过红色文化进一步坚定市民的文化自信。此次,海沧革命烈士陵园的修缮改造提升则是海沧弘扬红色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肃穆开园 200多名各界代表共缅先烈
昨日上午,在海沧区东头山的海沧革命烈士陵园,解放军三十一集团军、厦门警备区、九十一师装甲团领导,市区领导与驻区官兵,战退役人员代表、志愿者代表、各界群众代表和少先队员代表等200多人参加祭扫,向长眠于此的英魂默哀、献花,缅怀先烈。
1949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和29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从海沧出发横渡海峡,解放了厦门岛和鼓浪屿。
革命烈士为解放厦门,英勇战斗,流血牺牲,献出了宝贵生命。部分烈士遗骸分散掩埋在海沧辖区。1958年1月,当时管辖海沧南部区域的海澄县人民委员会选址海沧东头山,兴建海沧革命烈士陵园,集中安葬48位烈士,供社会各界缅怀纪念。
2003年海沧区划调整后,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予以管理维护。2016年9月,在当年全球最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海沧造成严重灾害后,中共海沧区委、海沧区人民政府决定,对陵园进行全面修缮提升,新建主题雕塑、浮雕纪念墙和环园步道,翻建纪念亭,修缮门楼和园林,以更加庄严壮丽的景观氛围告慰烈士英灵。
重新开园的海沧革命烈士陵园最高点,新建的主题雕塑《飘扬的红旗》重现了当年解放军解放厦门攻下战略高地的英勇场景。陵园四周新建的浮雕纪念墙则向人们讲述了当年战士们在海沧人民支援下,奋勇解放厦鼓的光辉事迹。
试点海沧 全民国防教育试点工作启动
“这是海沧历史上第一次对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的修缮,社会各界是饱含深情来做这件事的。”海沧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修缮陵园既是对革命先烈崇敬之情的体现,也有助于更好地缅怀先烈。
昨日在活动现场,海沧区宣布,海沧全民国防教育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据介绍,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厦门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决定,在海沧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规范化试点工作。
海沧区委相关负责人说,祭扫活动既是去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灾后清扫祭拜的延续,更是海沧继续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双拥共建工作的新起点。
去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海沧造成严重灾害,位于东头山的海沧革命烈士陵园也损毁严重。在军民一心抗灾自救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海沧最先想到的是烈士。当地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子弟兵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扫陵园、让烈士灵魂更好安息”的活动。
这场活动一度“引爆”网络,不仅引发千万网友点击热议,更让人看到了海沧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军民鱼水情。
文化海沧 挖掘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海沧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清明节和国家公祭日,海沧人民都会来海沧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海沧革命烈士陵园修缮提升开园后,当地还将聘请管理人员加强对陵园的日常管理,并将积极申报,争取将陵园建设成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实,对陵园进行修缮提升,只是近年来海沧弘扬红色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除了海沧革命烈士陵园,在海沧区还挖掘和保护了很多红色文化遗迹:新垵村的彭冲故居、彭冲从教旧址,鼎美村敦睦堂、树谷殿,古楼农场旧场部,囷瑶村的陈三五娘楼、农民夜校旧址等革命基点村,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为我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据了解,海沧区接下来将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纪念建军90周年为着力点,进一步挖掘红色记忆,发扬红色传统,提升市民文化自信。
据介绍,当地将开展传承海沧红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画、讲、唱”系列活动,内容包括编写《海沧党史》、挖掘编写海沧故事、举办红色儿童画征集展览、举办红色主题系列艺术展览、举办“铭记海沧红色历史”征文演讲比赛、开设红色课堂进行巡讲、征集红色文艺作品、组织红色文化下乡等活动。
海沧区委相关负责人说,“海沧对红色文化的弘扬,目的就是让大家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学习革命先烈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以此作为激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不懈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声音
海沧人民是他们永远的亲人
王保田(当年参与渡海作战的解放军营长、后担任31集团军副军长):
他们都是普通的战士,有的一参战就遭到敌军炮火袭击落水牺牲,多数没有立下战功、没有评上英雄模范,很多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和身世。今天,海沧人民还记得他们,怀念他们,为他们整修墓园,这既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同时也说明只要为人民事业献出了生命,即使你很平凡、生命很短暂,但也会得到历史的尊重,得到党和人民的缅怀。
黄惠钟(九十一师装甲团副政委):
今天,我们祭奠先烈,缅怀功勋,既是追忆英雄的业绩,更是对英雄的赞颂和传承。68年来,厦漳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泰;68年来,我们驻闽官兵始终以“听党指挥、绝对忠诚,有我无敌、敢打必胜”的精神和“使命重于泰山、荣誉高于一切”的气概,珍惜荣誉、不辱使命、发扬传统、建功立业,投身于强军兴军的滚滚浪潮。
曹放(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海沧区委副书记):
这48位革命烈士有半数烈士籍贯不清楚,有的甚至姓名也无法查到。他们牺牲近70年了,但是海沧人民会一直记住他们。海沧就是他们永远的故乡,海沧人民是他们永远的亲人。
陈嘉炜(海沧中心小学学生):
经常在课内外的书本上看到英雄的故事,今天来到烈士陵园,看到浮雕上的故事,了解到烈士们为解放厦门作出的贡献,他们也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延伸故事
重现战士胜利冲锋场景
专家讲述陵园雕塑浮雕设计思路
海沧革命烈士陵园的修缮提升改造受到了海沧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陵园的修缮前期,海沧区民政局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海沧革命烈士陵园文献资料,为陵园修缮提升改造积累充足的史实与素材。同时,海沧区领导带队分别赴龙岩、南昌等地,实地参照学习著名革命纪念场馆的建设经验与做法,为陵园修缮提升改造明确工作思路与目标。
海沧区还请来佘国富、黄国维两位艺术家参与陵园的修缮改造提升工作,他们都是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
主导创作烈士陵园雕塑的佘国富教授,曾创作过鼓浪屿英雄山纪念园、厦门烈士陵园、古田动车站等地革命题材的雕塑。他说,雕塑放在陵园的最高点,是想向世人展示解放军占领高地的气势,重现当年战士胜利冲锋的场景,希望长眠在这里的烈士能够让后人缅怀。
黄国维教授创作的浮雕墙则用10幅作品的形式展示了解放军从漳州一路打到海沧、鼓浪屿、厦门本岛的情景。
两位教授在设计雕塑时都特别注重细节,考虑到每位烈士当年的实际情况,他们还专门就战士左手还是右手握枪的细节咨询过部队,以求更真实地还原历史。
还有,海沧城建集团的建设者们为了确保工程能按时竣工,搭起工棚施工,冒雨加班加点赶工期。“不少工人都因此受了风寒,但还是坚持工作。”项目工程负责人赖林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