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作为福建省港口龙头企业,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是海峡西岸最大、最具实力的港口及综合物流运营商。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其“龙头”的地位:2016年,集团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8亿吨,比增4%;集装箱吞吐量837万标箱,比增4%,是厦门港位居世界集装箱百强港第16位的“中流砥柱”。同时,以国际邮轮、厦鼓轮渡为代表的海上旅游板块,也是该集团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以国际邮轮母港为例,去年,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旅客吞吐超20万人次,比增14.2%。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认为,在城市发展定位方面,厦门一直主打“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这张牌。而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的平台带动作用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因此,厦门港口航运业的未来充满机遇。
比如,厦门会晤对厦门最直接的影响是城市知名度和品牌实力的显著提升,港务集团将把握厦门会晤带来的机会,围绕主业,拓展航线、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向着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国际邮轮母港、绿色智慧港”的目标不断迈进,打造“五大发展”示范港口。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创新港口经营发展模式,七大举措锁定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包括:创新港口经营模式,全面实施“平台战略”,引领厦门港口经济产业升级。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国际邮轮母港,体现港城融合,引领厦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绿色智慧港,着力打造数字港口,低碳港口。助力一流港口营商环境,“单一窗口”升级版要继续成为国内标杆。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港,开创两岸港航融合新示范。以党建独特优势引领“港务人”精神底色。
港口货运、客运、物流、船舶代理、航运、拖轮、理货、供应链、信息、工程、疏浚、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资产管理……现在,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拥有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境外、境内上市企业,集团成员企业135家。
今日,我们带您走近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成员企业中的四名一线员工,从他们的日常工作,透视“精进、善为、和融、勇创”的新时代港务精神。
黄炜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和平公司物供主管
黄炜的工作不简单,因为邮轮对食材要求严格,小到产自欧洲的奶酪、西餐特有的调料,都需要母港协调供给上船。
感言:服务好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向“亚洲领先、国际一流”进发。
客运人员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服务
服务世界各地游客
去年夏天,从厦门始发的国际豪华邮轮上,有一道美味烤鸡,它的原材料“西装鸡”来自山东。
“西装鸡”,即去头、去脚、褪好毛的整鸡,肉质鲜嫩符合邮轮要求。“当时邮轮足足需要1500公斤,而厦门市场上没有这么多既符合邮轮要求又符合供船标准的货品。”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和平公司物供主管黄炜说,“我们便赶紧配合邮轮公司,经多方协调,最终从山东调到货,及时保障了邮轮供应。”
邮轮对食材要求严格,小到产自欧洲的奶酪、西餐特有的调料,都需要母港协调供给上船,这直接体现了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的服务水平。数据显示,从去年至今,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成了皇家加勒比、天海邮轮、渤海邮轮在厦门地区的区域物供总代理,也是丽星邮轮在厦地区供应商,去年物供业务总货值达472万元。
邮轮物供是一方面,服务好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非常重要。和平公司客运部经理郑丽玲说,每年,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都会迎接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访问航次,船上基本都是外籍人士,“不仅语言服务能力要过关,也要有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她说。
去年3月,浓雾封航,未能进港、暂时锚泊在锚地的“七海航海家”号上,一名外籍游客心脏病突发。接到求救后,接驳船即刻出发,码头方面也按照应急预案挪开生产设备、准备岸边应急场所、开通绿色救援通道,最终游客及时送医,没有生命危险。
随着厦门会晤越来越近,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也进行着“蜕变”,向“亚洲领先、国际一流”进发——比如,集团职工统一换上新制服,并积极开展各项素质培训工作,相关培训一个接着一个:服务礼仪和服务技巧、常用外语培训、邮轮物供业务学习、邮轮接待相关知识培训、海关出入境相关管理规定的讲解培训……
陈凯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轮渡公司船长
作为船长,陈凯肩负着保护游客生命安全的重担,既需要技术,也要仰仗经验。
感言:当好文明窗口,接待四海游客。
船长肩负着保护游客生命安全的重担
精准停船苦练一年
一般人站在渡轮的驾驶室里,感觉四处都是“盲区”——遮挡的地方太多,根本看不到船身和岸边距离多远。但轮渡船长陈凯,已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在他的操作下,400客位的渡轮,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护着,每次都能以精准的角度、合适的速度,慢慢向岸边靠拢,即便泊位空间只够停这一艘船,也能毫无磕碰地稳稳靠泊。“这个停船的过程,我上岗前,足足练了一年。”陈凯说,“顺潮、顶潮,船尾与码头的夹角都要调整,还要判断何时减速,太近了船会撞,太远了船靠不到岸。”
驾船除了技术,还要仰仗经验。陈凯驾龄7年,在轮渡公司里算是“年轻人”,该公司55名船长中,驾龄最长的超过30年。现在,每天来往厦鼓之间的市民、游客有数万人次,这些船长肩负着保护生命安全的重担,很多人梦里都出现过驾驶室里晃动的仪表盘。
厦门会晤期间,轮渡还将承担接待四海游客的重要任务,是向外界介绍鼓浪屿魅力的一道桥梁。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客运部经理龚晋薇说,轮渡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海上交通工具,更是厦门展现文明、传递笑容的城市窗口。
“我们招聘站务员的首要标准就是有亲和力。”龚晋薇说,“如果一个应聘者冷冰冰的,总是板着脸,那就可能不适合这个岗位。”
当然,微笑能给第一印象加分,但最重要的还是服务质量的高低——从去年11月开始,厦门轮渡有限公司的所有站务员、售票员每周都要进行语言、行为规范培训,授课者是理工学院的空乘班教师。“随着标准化服务流程体系的引入,我们的站务员服务,会越来越向空乘的水平靠拢。”龚晋薇说。
吴文峰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
操作部桥吊司机
吴文峰的工作看似简单——用吊具将地面上小得像火柴盒一样的集装箱,一个个安全吊起、卸下、再放在拖车上,但对操作的要求极高。
感言:通过努力把效率进一步提高上去,为企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打响厦门港世界前16强的国际声誉。
吴文峰操作桥吊
40米高空细致作业
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海润码头依然灯火通明。在40多米高空桥吊司机室里的吴文峰,聚精会神地操作着吊具,将地面上小得像火柴盒一样的集装箱,一个个安全吊起、卸下、再放在拖车上。
在高空的角度看起来像火柴盒,但在船上人员和拖车司机眼中,40英尺的集装箱仍然是巨物。“一定要保持聚精会神,再枯燥、再困也不能出错。”吴文峰说,“如果操作失误、箱子在半空中掉落,货损、伤人,后果不堪设想。”
2005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海润码头成立,这个码头主要接待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对操作效率和安全要求极高。
2015年,海润码头第一次挑战整船换载,这是将船上所有集装箱都卸空、再装上新箱子的过程。就是这一次,海润码头一炮而红,吴文峰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八台桥吊创造出每小时作业360个标箱的纪录。
虽然吴文峰嘴上一直说“熟能生巧”,但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是干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条件。吴文峰说:“长年下来,一直低头操作的码头司机中,最常见的病痛就是颈椎和腰椎问题,但大家都在坚持着。”
安全,永远被摆在第一位,吴文峰和同事们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效率进一步提高上去,为企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打响厦门港世界前16强的国际声誉。
陈瑞锦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
技术管理部电器工程师陈瑞锦参与的码头岸电项目,能够彻底解决船舶在港污染问题。
感言:积极培养专业团队,积极攻克技术难关,让港口企业成为守护“厦门蓝”的重要一分子。
去年,海润码头高压船舶岸电系统投用
积极攻克技术难关
如果某个桥吊司机在高空中的操作位置,位于船舶生活区的烟囱附近,那么,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烟雾排放的过程。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绿色码头”建设的重要性。现在,集装箱码头集团技术管理部电器工程师陈瑞锦参与的项目,能够彻底解决船舶在港污染问题。这个项目,就是码头岸电。
“船舶发动机一般烧的是重油,主要排放物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PM10、PM2.5颗粒物等,即便烧的是轻油,污染物总量也不容小觑。有统计数据显示,靠港船舶辅机排放占港口城市总排放的16%至30%。”陈瑞锦说。
码头船舶岸电,简单来说,就是船舶靠港后,可以关闭船上的辅助柴油发电机,转而使用码头高压船舶岸电系统提供的电力维持运作,实现在港“零排放”。
去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海润码头岸电系统投用,这是我省首个成功由港口企业自主投资且成功并网连船运行的高压船舶岸电系统。“项目实现了船舶停靠期间污染物零排放,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000吨、大气污染物79吨,并大幅降低噪音污染,解决了港口发展与城市绿色环保之间的矛盾。”陈瑞锦说。
后续,码头船舶岸电还将向全港推广,陈瑞锦说,现在公司正在积极培养专业团队,积极攻克技术难关,让港口企业成为守护“厦门蓝”的重要一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