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无痕)蕴含厦门本土气息的“阿集”“小美”两个卡通人物走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厦门湖里区综合派驻体制改革的有效经验经《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
2016年以来,厦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抓落实、树品牌、上水平”活动,立足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特色优势,持续创新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亮点突出、内涵丰富的工作品牌,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全市纪检监察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以品牌为讲台
讲好廉政宣传教育公开课
创建廉政教育基地。海沧区深入发掘本土家风家训资源,建成青礁院前社传统家风家训基地、天竺社区家风家训基地、红色家风家训基地,持续开展“家风崇廉”主题教育活动,以优良家风促党风政风转变。
创作廉政宣传教材。集美区利用人文集美卡通形象大使阿集、小美,创新教育方式,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以案例和故事进行诠释,树立起“Q版说廉”宣传教育品牌,中央纪委网站、省纪委网站、中组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及人民网等媒体均予以宣传。
创新廉政宣传平台。思明区的“学思践悟·思廉明志”,充分发挥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构建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廉政宣传教育监督模式。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推动以廉政教育进校园为重点的“清风沐校园”品牌建设活动,构建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载体,树立了清风教育形象。
创办廉政示范社区。湖里区金安社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从定期公开党务居务,举办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居民自治共管机制、评议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金安模式”,居民对社区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
以品牌为抓手
拉起权力监督制约警戒线
推动风险防控信息化。市国资委运用制度+科技的手段,建设国企风险防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业务系统和管控流程中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自动进行风险预警,做到权力运行过程“进系统、留痕迹、可追溯、能监督”。目前已在12家市直属国企推广实施。
推动权力运行规范化。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通过建设公众教育平台和窗口联控平台,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智能化,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筑牢拒腐防线,形成以规范高效、公开透明、清正廉洁为核心理念的“阳光政务”品牌。
推动内部管理精细化。市财政局“清风财苑”品牌内容涵盖党风廉政教育、机关内部控制和重点领域监督,在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健全财政业务风险内控体系、完善政府采购、工程审核、行政许可等领域监督机制方面综合发力,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维护财经纪律秩序。思明区纪委制定《纪检监察干部约法三章》,严防“灯下黑”。
以品牌为助燃剂
点亮创新工作方式探照灯
在践行“四种形态”方面,海沧区在全区组织开展“廉洁自律谈心谈话”活动,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六必谈”、纪委监督责任“七必谈”,规范谈话对象、内容、形式、程序及结果运用,推行领导干部“会前讲廉十分钟”、党员“政治生日”“廉勤家访”谈心谈话等工作机制,推动实现党内日常教育提醒常态化。新华社将活动开展情况以《内参》呈报中央纪委主要领导。东孚街道创办的“清风茶室”,成为“廉洁自律谈心谈话”活动的创新载体,通过约谈党员喝“三杯茶”,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发挥抓早抓小、警示预防的作用。
在纪检体制改革方面,湖里区积极探索综合派驻体制改革,整合现有区直机关、街道纪检监察力量,设立区纪委直接领导下的5个综合派驻纪检组,将所有区直机关、街道和区属国企纳入监督范围,推动实现区一级党政机关监督全覆盖。同安区采取“灵活派、重点驻”的巡察模式,按照“由点到面、分批实施”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对区直部门和单位开展巡察,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翔安区打破部门区域分割,整合现有资源,在不增加纪检机构与人员编制、经费的情况下,由区纪委牵头,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充分参与,建立联合调查组、监督组、工作组,以“联合履职”的工作模式开展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有效破解基层纪检力量不足的难题。
在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方面,集美区、湖里区、同安区相继开发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信息化监管平台,将“两个责任”清单落实情况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做到系统留痕、全程监控,实现责任落实情况监管实时化、考核评价经常化,平台考核结果计入各单位绩效管理考评成绩,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强化压力传导。
厦门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品牌建设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更好地发挥品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再上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