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梁张磊/图)近日,央媒一则关于“慢就业”的时评,引发了各界舆论对于大学生“待定族”的关注。
该时评认为,“慢就业”即“错峰就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积蓄力量,或四处走走,或考研深造提升就业含金量,应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是成熟、理性的表现。不过,此时评很快遭到各方“炮轰”,反对声浪迭起。
在厦门,“慢就业”也早已成为一景,面对争议,“待定族”该如何自居?
“慢就业”是为了更好就业
自两年前大学毕业开始,李斯一就一直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努力。这次国考,他也是全力以赴。李斯一说,从大三至今,他都很坚持“只有国考才是最好的就业途径”。现在工作太难找,就业压力这么大,“只有公务员招考是真正的凭实力说话,是最公平的竞争方式”。
两年的落榜经历和零收入状态,让26岁的李斯一周围质疑的目光和闲言碎语逐渐多了起来,有人说他是打着国考的幌子在“啃老”,也有人说他眼高手低、不懂变通。不过,李斯一都不为所动,他觉得,“等我考上了公务员,他们就会明白有些‘慢就业’并非像他们想的那样不求上进”。
同样“慢就业”的,还有2013年从嘉庚学院毕业的秦晶晶,他是福建省第一个去西藏支教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毕业前,他甚至没投过简历,没实习过,也没去公司面试过,就直接奔赴西藏最贫困的地区支教。
尽管三年的支教让他错过了毕业后的黄金发展期,但在西藏的日子里,这位90后大学生的QQ空间里一直写着“支援西藏,青春无悔”。为了支教而“慢就业”,秦晶晶收获的,是一份在工作中体会不到的感动:“只要有爱便是天堂”。
不少“待定族”都理直气壮
采访中让人诧异的是,有不少“待定族”都能“待定”得理直气壮。
比如2014年就从厦门一所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小潘,毕业后就一直都是淡定的无业状态,她认为自己的“慢就业”是有理由的――在等父亲的“关系”发挥作用,帮她进入国企。可惜两年过去了,父亲的门路却一直没能让小潘如愿。
“不是我不想上班,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我不想随便就业又轻易跳槽,让人觉得我没定性。”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小潘现在的个人生活支出也不全靠父母接济了,“我在做代购生意”。小潘觉得,在家也有在家赚钱的方法,“总比出去找份又累又不体面的工作好”。“赋闲在家”的日子难免容易被嫌弃,比起小潘,曹瑞杰的状态看上去要舒坦很多,因为他不用费心去“屏蔽”来自各方的七嘴八舌,毕业后不久就四处旅游去了。这一年来,曹瑞杰在朋友圈里发的几乎都是各地的美景美食,同学询问何时回厦上班,他的答复是:“不着急,过段时间再看看。”
其实在去年刚毕业时,曹瑞杰逛过招聘会找工作,可是“工资都太低了,比如做人事底薪只有2500元加奖金,连自己都养不活”。所以,曹瑞杰决定先“不养了”,跟父母“透支”了一万块钱,四处旅游去了。曹瑞杰说,他的“慢就业”虽有无奈,但却是暂时的,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后,他就会工作,“说不定那时就不再是最难就业季了”。
对于“慢就业”需辩证看待
与“啃老族”相比,“慢就业”和“待定族”从字面上看,似乎都少了贬义的色彩,对于越来越普遍的“慢就业”现象,更多的舆论表现出来的是担忧、是指责,更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对于“慢就业”,厦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李怡佳老师的观点是需要辩证看待,她认为:导致“慢”就业的原因很多,既有就业形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也有青年一代就业观念的变化。
这种“慢”可能是自主型追求更好的“慢”,也可能是被动型漫不经心的“慢”。前者表现为不仓促就业,有计划地放慢脚步,给自己一些时间,通过一些经历来进一步了解社会环境,认知自我和观察职业世界,以更好地定位职业生涯从何处开始;后者表现为拖着不找工作,或因自我效能感低,或因各种客观的就业条件所限,他们抱着得过且过或者啃老的心态度过毕业季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自主型积极的“慢”,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提供参与游学、支教、创业探索的资源和平台,并协助其多体验、多探索、多思考,“慢”出质量。被动型漫不经心的“慢”,应当及时介入指导,了解“慢”的真实原因,这可能多半与学生的信念、认知或心理有关,需要特别的关注和针对性的扶持,不要让“慢”成为托辞和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