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待定族”都理直气壮 采访中让人诧异的是,有不少“待定族”都能“待定”得理直气壮。 比如2014年就从厦门一所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小潘,毕业后就一直都是淡定的无业状态,她认为自己的“慢就业”是有理由的――在等父亲的“关系”发挥作用,帮她进入国企。可惜两年过去了,父亲的门路却一直没能让小潘如愿。 “不是我不想上班,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我不想随便就业又轻易跳槽,让人觉得我没定性。”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小潘现在的个人生活支出也不全靠父母接济了,“我在做代购生意”。小潘觉得,在家也有在家赚钱的方法,“总比出去找份又累又不体面的工作好”。“赋闲在家”的日子难免容易被嫌弃,比起小潘,曹瑞杰的状态看上去要舒坦很多,因为他不用费心去“屏蔽”来自各方的七嘴八舌,毕业后不久就四处旅游去了。这一年来,曹瑞杰在朋友圈里发的几乎都是各地的美景美食,同学询问何时回厦上班,他的答复是:“不着急,过段时间再看看。” 其实在去年刚毕业时,曹瑞杰逛过招聘会找工作,可是“工资都太低了,比如做人事底薪只有2500元加奖金,连自己都养不活”。所以,曹瑞杰决定先“不养了”,跟父母“透支”了一万块钱,四处旅游去了。曹瑞杰说,他的“慢就业”虽有无奈,但却是暂时的,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后,他就会工作,“说不定那时就不再是最难就业季了”。 对于“慢就业”需辩证看待 与“啃老族”相比,“慢就业”和“待定族”从字面上看,似乎都少了贬义的色彩,对于越来越普遍的“慢就业”现象,更多的舆论表现出来的是担忧、是指责,更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对于“慢就业”,厦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李怡佳老师的观点是需要辩证看待,她认为:导致“慢”就业的原因很多,既有就业形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也有青年一代就业观念的变化。 这种“慢”可能是自主型追求更好的“慢”,也可能是被动型漫不经心的“慢”。前者表现为不仓促就业,有计划地放慢脚步,给自己一些时间,通过一些经历来进一步了解社会环境,认知自我和观察职业世界,以更好地定位职业生涯从何处开始;后者表现为拖着不找工作,或因自我效能感低,或因各种客观的就业条件所限,他们抱着得过且过或者啃老的心态度过毕业季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自主型积极的“慢”,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提供参与游学、支教、创业探索的资源和平台,并协助其多体验、多探索、多思考,“慢”出质量。被动型漫不经心的“慢”,应当及时介入指导,了解“慢”的真实原因,这可能多半与学生的信念、认知或心理有关,需要特别的关注和针对性的扶持,不要让“慢”成为托辞和借口。 |
相关阅读:
- [ 10-13]创业就业更加活跃的厦门将在未来五年呈现
- [ 09-09]联合国工发组织携手厦门“高科技助就业”
- [ 08-31]厦钟表企业举办公益培训班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
- [ 08-28]厦门市全力促就业 今年前七月新增就业人数近11万
- [ 08-13]裴金佳会见青年交流团 欢迎香港青年来厦创业就业
- [ 08-11]厦门湖里区推多项就业创业政策 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