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梁张磊/图)近日,央媒一则关于“慢就业”的时评,引发了各界舆论对于大学生“待定族”的关注。 该时评认为,“慢就业”即“错峰就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积蓄力量,或四处走走,或考研深造提升就业含金量,应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是成熟、理性的表现。不过,此时评很快遭到各方“炮轰”,反对声浪迭起。 在厦门,“慢就业”也早已成为一景,面对争议,“待定族”该如何自居? “慢就业”是为了更好就业 自两年前大学毕业开始,李斯一就一直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努力。这次国考,他也是全力以赴。李斯一说,从大三至今,他都很坚持“只有国考才是最好的就业途径”。现在工作太难找,就业压力这么大,“只有公务员招考是真正的凭实力说话,是最公平的竞争方式”。 两年的落榜经历和零收入状态,让26岁的李斯一周围质疑的目光和闲言碎语逐渐多了起来,有人说他是打着国考的幌子在“啃老”,也有人说他眼高手低、不懂变通。不过,李斯一都不为所动,他觉得,“等我考上了公务员,他们就会明白有些‘慢就业’并非像他们想的那样不求上进”。 同样“慢就业”的,还有2013年从嘉庚学院毕业的秦晶晶,他是福建省第一个去西藏支教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毕业前,他甚至没投过简历,没实习过,也没去公司面试过,就直接奔赴西藏最贫困的地区支教。 尽管三年的支教让他错过了毕业后的黄金发展期,但在西藏的日子里,这位90后大学生的QQ空间里一直写着“支援西藏,青春无悔”。为了支教而“慢就业”,秦晶晶收获的,是一份在工作中体会不到的感动:“只要有爱便是天堂”。 |
相关阅读:
- [ 10-13]创业就业更加活跃的厦门将在未来五年呈现
- [ 09-09]联合国工发组织携手厦门“高科技助就业”
- [ 08-31]厦钟表企业举办公益培训班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
- [ 08-28]厦门市全力促就业 今年前七月新增就业人数近11万
- [ 08-13]裴金佳会见青年交流团 欢迎香港青年来厦创业就业
- [ 08-11]厦门湖里区推多项就业创业政策 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