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挖探沟。记者陈理杰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 通讯员李 琳)地铁施工,市民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围挡”,但是,围挡之下的地铁轨道施工有什么奥秘,您知道吗?
据悉,地铁1、2号线多数工地都处于交通主干道,周边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差、交通疏导困难,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阵痛”。为了减少影响,施工者往往需要耗费更多的工期和精力,涉及许多您所不知的工序。
保证十几类管线不中断
昨日上午,晨报记者跟随施工人员来到了地铁2号线建业路站,该站点上个月底刚开始围挡。在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挖探沟,探沟有1.5米深,这一工序是为了先探测地下的管线,避免施工过程中机械破坏管线。
轨道集团项目经理钟定峰介绍,地铁建设途经主城区,涉及给水、污水、电力、通讯等多达十几类管线,施工中,这些管线功能都不得中断。为了减少给市民带来的影响,轨道集团在管线迁改方面坚持“能永久不临时、能保护不迁改”“能永久迁改的管线或预留的管位一次性迁改、预留到位”等原则,避免后期与主体施工同时占道。
盖板上面走车底下施工
在施工工艺上,建业路站采取的是“半铺盖法”。
所谓半铺盖法施工,即是先挖一半的道路,然后铺盖板,盖板是30公分厚的混凝土,然后再围挡另一半道路进行明挖。形象点说,盖板相当于一座隐形桥,表面上看,盖板与普通路面无异,上面可以走车,而实际上,盖板之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地铁施工。钟定峰介绍,原本围挡区域为33米,半铺盖法施工后,围挡区域减少至21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出约两个半车道的道路资源。
据介绍,岛内建业路站、湖滨中路站、体育中心站、育秀东路站均采取半铺盖法施工。而目前修建地铁车站使用最多的方法是“明挖法”,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全面围挡,对交通影响大。
“我们对施工围挡精打细算,围挡能有多小就多小,并进行分期、分块围挡,有的围挡甚至要分十几期进行。”钟定峰说,这使得工程建设的难度加大,但能尽早还路于民。
【相关新闻】
1号线岛内10站点围挡已缩小
海西晨报讯(记者 雷妤 通讯员 李琳)预计明年年底,地铁1号线将开始试运营。市民们或许会注意到,地铁1号线的诸多围挡也已陆续缩小或拆除。昨日,记者从市地铁办获悉,市地铁办会同轨道集团采取措施,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岛内施工车站进行梳理,最大限度缩小并提前拆除轨道1号线围挡。目前,岛内1号线缩小围挡达到10个,除镇海路、中山公园、将军祠3个站因征迁影响需到年底拆除外,整体提前2—3个月,有效缓解全市交通压力。
截至6月底,地铁1号线已缩小7个车站围挡。湖滨东路、莲坂、城市广场、塘边、火炬园、高殿、高崎等7个车站比原计划提前2-3个月,在6月底前围挡范围缩小80%,为轨道2号线湖滨北路段4个车站7月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7月底又缩小了3个车站围挡。莲花路口、吕厝、文灶站比原计划提前1-2个月,占主车道围挡范围缩小90%,基本恢复主车道通行,吕厝跨线桥按计划完成通车条件。
在缩小拆除车站围挡后,施工单位将立即进行主干道路面恢复、管线回迁、出入口建设等。岛内段沿线的镇海路、文园路、湖滨中路、湖滨南路、嘉禾路等道路将结合路面恢复,开展市政道路景观提升工程,争取年底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