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仁姑娘中国情结:苏格兰女子杰西曾来厦兴办女学

2016-07-24 18:40:26黄绍坚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仁姑娘的故事(1)

初到厦门的苏格兰姑娘

1895年鼓浪屿上的“姑娘楼”

——美国南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藏

1885年12月,仁力西到达厦门,“我们第一个参观的就是学校”。

——选自《仁姑娘》一书

厦门晚报讯(文/图 黄绍坚)“安姑娘和我,将住进刚刚清洗和油漆一新的‘姑娘楼’(the Ladies′House)。房子位置极好,一眼可眺迷人的大海。”

1885年12月11日,一位来自苏格兰的24岁的年轻姑娘杰西·约翰斯顿(Jessie M. Johnston,1861-1907年),乘船到达厦门鼓浪屿。几天后,在给家人的信中,她详细描述了对鼓浪屿及鼓浪屿岛上“乌埭女学”的第一印象:

“我们到达厦门的那天早晨,天空阴沉。幸好,鼓浪屿岛上的沙滩与房子,与(苏格兰)家乡景色非常相似。不久,(英国长老会)倪为霖先生(Mr. McGregor)和安姑娘(Miss G. Maclagan)登船,接我们上岸吃早餐。安姑娘和我,将住进刚刚清洗和油漆一新的‘姑娘楼’(the Ladies′House)。房子位置极好,一眼可眺迷人的大海。房后是座小山,山径峰回路转,可以引导我们登临山顶那块灰色巨石之上。

“你当然能猜到,我们最先拜访的地方之一,是去一所学校。比起我们在其他地方参观过的学校而言,它毫不逊色。我们受到孩子们热烈欢迎,这真令人鼓舞。我真希望那些在家乡和我们从事同样(教育)工作的人们,可以和我一起站在这个明亮、通风的教室里,听着从各个角落里传来的孩子们用中文的问候:‘平安’。

“我们参观学校后的第一个周六(1885年12月12日)上午,早餐之后,我接到消息说,整个学校的师生都要来见我。我还来不及下楼迎接,就听见登楼的脚步声,随即,全校23名女生、她们的舍监、老师,两两成行,走上楼来,挤满了我们的房间。我在客厅里等候她们,但她们一齐涌进,我只能无助地微笑着,以回应她们此起彼伏的美好的祝福话语。

“短暂的沉默之后,多亏安姑娘帮我解围,她既向我解释一些孩子们说的祝福话的意思,也向她们说明,我是多么希望能尽快理解和使用她们自己的语言与她们交流。我还在发愁如何接待这些客人,她们倒是毫不见外,开始参观整个房间,并对房间里的物品一一仔细查看。幸好我们东西不多,否则整个参观,将是一个漫长且单调的过程。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客人们很高兴,并提出想参观我们的卧室。得到安姑娘同意后,整群孩子一拥上楼,很快,我听到她们在大声谈论我的长统靴和便鞋,并发出笑声。看来,孩子们事先得到承诺,在我住进来之后,她们可以来参观这座房子。她们对房间里我父亲的一张照片非常感兴趣,因为她们原先听说过他。这里的几个人、包括学校老师,都还记得他,这真令人高兴。

“女孩们都很好奇,想知道我会不会唱歌,还想知道我会起什么样的中文名字。最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但我听说,我的中文名字将会是‘仁’(Jin),这个字的中文发音和我的姓Johnston很接近,并且它的意思是‘爱’。‘安姑娘’麦克拉根小姐也有一个中文名字‘安’(An),意思是‘安乐’,看来,住在厦门的‘姑娘楼’里,肯定是个安乐窝!”

明亮通风的教室,聪明而调皮的女学生,热情友好的同事,舒式惬意的居住环境,美丽又充满家乡风格的小岛……这位杰西·约翰斯顿小姐,一下子就爱上了鼓浪屿。日后,她将以“仁力西”、“仁姑娘”这个中文名字,为鼓浪屿上的人们所熟悉,并记忆至今。

仁姑娘的故事(2)

仁力西的中国情结

仁力西(Jessie M. Johnston,1861-1907年)

  仁力西之墓——选自《仁姑娘》一书

早期厦门女学资料

  1892厦门女校

  1907年的女孩节,厦门——白桦先生提供

  1941年,怀仁女中学生林冰如的毕业证——陈亚元先生提供

厦门晚报讯(文/图 黄绍坚)中文“仁力西”(Jin Lek-se),是她被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姓“仁”(Jin),意为“爱”,(闽南话)发音非常接近她的本姓“约翰斯顿”;而名字“力西”(Lek- se),意为“来自西方的力量”,(闽南话发音)也非常接近她的本名“杰西”。这真是一个简单而美妙的想法。

“仁力西”,不是“仁历西”

在写作本文之前,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将仁姑娘的中文名字“仁力西”,一直错写成“仁历西”。我要诚恳道歉。

仔细检索相关文献,我发现写错仁姑娘名字者,不止我一个。《民国厦门市志》中说:“至1885年,(乌埭女学)易‘仁历’、或作‘西姑娘’接办。”《怀仁女中校史》中则错误连篇:“(乌埭女学)1885年改由‘仁历女士’接办。1900年主理‘仁历’把‘乌埭女学’改名‘怀仁女学’。”我尊敬的地方史专家何丙仲先生,也将仁姑娘的名字屡次错写成“仁历西”。

此次,阅读从英国专程寄来1907年版的重印本《“仁姑娘”:英国长老会传教士杰西·M·约翰斯顿在中国厦门18年生活纪略》(Jin Ko-Niu: A Brief Sketch of the Life of Jessie M. Johnston for Eighteen Years W.M.A. Missionary in Amoy, China),我大吃一惊,封面上赫然写着仁姑娘的中文名字“仁力西”。由E·B·约翰斯顿撰写的《前言》中,还专门解释了“仁力西”中文名字的由来: “封面上的中文‘仁力西’(Jin Lek-se),是她被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姓‘仁’(Jin),意为‘爱’,(闽南话)发音非常接近她的本姓‘约翰斯顿’;而名字‘力西’(Lek- se),意为‘来自西方的力量’,(闽南话发音)也非常接近她的本名‘杰西’。这真是一个简单而美妙的想法。的确,她一生的基调,正是建立在基于爱的行动上。”

仁力西的父亲“仁信”

1861年10月8日,仁力西出生于英国格拉斯哥的门蒂思街(Mentieth Row,现在写作Montieth Row)上一户牧师家庭里,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她是大姐,从小习惯给弟弟妹妹们做榜样。她的家位于格拉斯哥市中心的克莱德河畔,与鼓浪屿上另一位著名的传教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年)的家乡、伦弗鲁郡的基尔巴肯(Kilbarchan),距离仅仅16英里。

仁力西的父亲詹姆斯·约翰斯顿(James Johnston),中文名字叫“仁信”,在鼓浪屿历史上也小有名气。仁信,英国长老会牧师,1850年到中国传教。1854年,仁信到厦门,以鼓浪屿为基地,协助英国长老会牧师宾为霖(William C. Burns)在漳州布道,并在厦门用英文撰写了《中国与台湾》一书,与他的另一部著作《中国的未来》一起,189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

仁信在厦门只呆了一年左右。1855年,仁信被调回英国,后来担任圣詹姆斯自由教堂的牧师。但是,据他的另一个女儿米塔·约翰斯顿(Meta L. Johnston)说,直到逝世,仁信都抱着强烈的愿望,希望回到厦门继续传教。显然,父亲的愿望,对仁力西影响巨大。

另一位可能对仁力西影响巨大的人物,也许是她的苏格兰老乡、英国长老会前辈杜嘉德牧师。虽然在现有材料中,找不到这种影响的直接证据,但杜嘉德牧师在鼓浪屿传教时,与仁力西的父亲仁信有过交集。1857年4月8日,杜嘉德在一封写给母亲的信中,提到仁信:“你特别提到的是关于我的房子事情。现在我先要告诉你,那是仁信先生的房子,不是我的,我至今还在盼望他回来住……二楼以楼梯间分作两半,朝街的这一半是个大房间,学生们在住,我也放一些中文《圣经》和传教手册等等,而且在这里上我的英文课。朝海的这一边是桑德曼先生(Sanderman)的起居室和卧室,放了许多仁信先生的书籍……”(何丙仲先生译文)。20年后,同样在仁信先生的房子里,杜嘉德因病去世。

有理由相信,那位严谨、自律、多才多艺、无私奉献、德高望重的杜嘉德牧师,应该也是仁力西的榜样之一。

早年生活

或许因为长姐的缘故,童年时的仁力西,是位细腻、敏感、有点小小领袖欲的姑娘。“漫长夏日的午后,在英式长廊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孩童游戏中,她都渴望成为孩子们的头领。那真是一段纯粹充满喜悦的时光。而每当阴雨连绵,孩子们不得不呆在家里时,她又会把小脸贴在雨水扑打的玻璃上,脸上挂满悲伤与惆怅。”多年以后,仁力西的妹妹米塔,这样回忆她们的童年。

1877年,仁力西一家,从格拉斯哥迁居到苏格兰斯特灵郡的布里哲夫阿伦(Bridge of Allan)。随后,1878年春天,17岁的仁力西,被送到瑞士洛桑寄宿学校,学习法语和德语。在那里,她表现活跃,从小型宗教团体“祷告会”,到姑娘们在阁楼上偷偷聚会的小团体“诗意社”,她都积极参加。她还留下一首小诗《晚会即事》:

“寒冷的教室空旷/午夜阴影落下的地方/古怪的月光/独自舞蹈在墨染的墙上//

那里,暗夜陪伴着孤独的姑娘/她静静地躺在地上/在银色月光笼罩下/影子的舞蹈,她是否在独自欣赏?//

或者,她是在倾听美妙的音响?/声音来自下面某个遥远的殿堂/还有少女们的欢笑声,银铃般脆响/当她们自由地在天上飞翔//

也许,她梦见从前的辉煌?/但辉煌不再,希望渺茫/正如她躺在早春四月的地上/月光流动,转眼变了模样//

只有她的衣服,柔软地拥抱着姑娘/透过黑夜的表象/如脆皮筒里的冰淇淋,白色的奶油融化,流淌/仅剩下一副空壳模样。”

坦率地说,年轻的仁力西表现出的文学天赋,令人赞赏。而诗中那位孤独敏感、思绪万端的青春期姑娘,与后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那位表情严肃、吃苦耐劳、德高望重的仁力西校长,差距实在太大了。

不过,谁没有过年轻的时候呢?

来到中国

仁力西家庭浓厚的宗教氛围,决定了她不可能只当一位普通的、敏感的姑娘。她也从很小开始,下决心成长为一名传教士。

仁力西小时候数学不好,母亲教育她说:“如果你连填写账目都不会,你会是怎样一类传教士呢?”她小时候还喜欢睡懒觉,母亲又教育她说:“当你成为一名传教士的时候,谁会在早上叫醒你呢?”在这样的教育下,仁力西很快成为一名严谨、虔诚的教徒。

1883年,22岁的仁力西,参加教会举办的为期6个月的传教士培训班,准备前往中国办学、传教。她们学习教育理论,包括维持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提问、如何更好地回答学生问题等内容。教会还认为,一名合格的传教士,不仅能在教会学校里任教,而且应该在妇女识字班、城市与乡村的家庭里、医院的病房中,都能传播福音。为此,她们还接受了从语言到唱歌、从护理到急救、从烹饪到缝纫等一系列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事实证明,这些培训内容,将成为仁力西人生路上的无价之宝。

1885年10月,仁力西出发前往中国厦门。

仁姑娘的故事(3)

为厦门女学鞠躬尽瘁

  仁力西接办的鼓浪屿乌埭女学校舍。摄于1895年

——美国南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藏

  1892年,仁力西(第三排最左边)和乌埭女学的学生们。

——美国南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藏

  截至1907年,乌埭女学的毕业生中,有65人成为教师——选自《仁姑娘》一书

  《鼓浪屿怀仁妇学校五十禧年纪念特刊》(1927年) ——白桦先生提供

  厦鼓私立怀仁小学复校第六届毕业生暨师长合影(1951年)——白桦先生提供

厦门晚报讯(文/图黄绍坚)她应邀去访问毕业多年的女学生们的家庭,跟她们生的小宝宝们玩在一起,热切地盼着宝宝们用闽南话或英语,开口叫她“姑娘奶奶”(Ko-niu Ma或Grandmother Ko-niu)。她有一大堆这样的孙子……

接办“乌埭女学”

仁力西到厦门的目的,除了传教任务外,便是接办位于鼓浪屿上的“乌埭女学”。

根据民国时期私立怀仁小学和怀仁女学校附中师范所填登记表的记载,鼓浪屿上的乌埭女学,1876年由英国长老会倪为林牧师娘(Mrs. Macgregor)发起倡建,与吴罗宾牧师娘一起向国外募捐,得款2650元。1877年,开始建筑新校舍,目的是提倡女子教育,可谓开闽南女校之先声。校舍建成后,因其为洋人女传教士创办,鼓浪屿人称之为“红毛女学”、或“红女学”。1883年,英国长老会派来安姑娘接办女学。1885年,再由仁力西接办,当时有23个女学生。

仁力西接手后,立即精力无穷地投入办学、传教事业中。她平常组织教学,周末组织礼拜,还抽出时间,坐船、坐轿、甚至走路,前往漳州各地,寻找女学生,传播福音。她用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们成长:“通常,一位女生,只要她在原先懈怠的工作中有所进步,仁力西就会将几个落后的新生交给女孩,请她帮着特别辅导,以帮助那位女孩树立起强大的自尊。女学生们的任何进步,都会被仁力西这位年轻的老师注意到,并且证明,来自老师的哪怕一句简单的鼓励话语,也许将成为那位女生一生成就的重要转折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仁力西的激励教学理念,也属先进。

随后,仁力西又将乌埭女学办成“厦门寄宿学校”。“寄宿学校招收适龄学生,让她们接受连续11年的中国教育,其中9年或10年包含英文教育。这项计划坚持了6年,最后2年中,仁力西让高年级女学生们接受艺术教育,并参与到协助新生班级教学的工作中。这种训练,对女生们帮助极大。事实证明,无论这些女生后来是结婚或是当老师,她们都受益无穷。几年后,在闽南各地漳州、漳浦、永春的许多乡村学校中,甚至是在伦敦和美国的教会学校里,这些能力超群的女教师,都像巨大的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据1907年时的统计,仁力西培养的女学生中,65位女生曾经、或正在担任教师;超过20位女生,成为教师或传教士的妻子;8-10位女生,嫁给华人布道者;还有3位女生,成长为救死扶伤的女医生。

在清末民智未开的中国,在有着浓厚重男轻女传统的闽南,来自苏格兰的姑娘仁力西,竟在鼓浪屿上培养出一大批受过系统教育、自尊自立自强的女学生,堪称奇迹!

我个人觉得,厦门、鼓浪屿,欠仁力西一座塑像,欠仁力西一份迟到的敬意。

休假与返厦

在鼓浪屿的日子里,仁力西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多年后,一位在厦门的传教士在信中称赞她:“不论在厦门的英国长老会、或在其他教会,不论是本地人或是外国人,仁姑娘在这里深受爱戴,大家都当她是自己人……她的中文知识和汉语会话能力,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她被视为模范传教士。”

但是,到1893年,连续长达7年半、几乎没有休息的忙碌工作,严重损害了仁力西的健康。她不得不返回英国休假、治病。在英格兰南部海滨城市斯沃尼奇(Swanage)和英格兰中部丘陵小镇伊登(Eydon),与全家人共度两个愉快的夏天之后,1894年10月,仁力西再次出发,返回厦门工作。

1895年1月1日,仁力西抵达厦门。当天,有300人以上来向她致以新年的问候。她再次投入紧张工作,忙着在厦门港、龙海白沙、晋江安海等地,培养读经妇女,创办女子学校。

又是5年的辛勤工作之后,1900年,仁力西再次休假,前往中东旅行。1901年初,仁力西前往美国,与打马字姐妹汇合后,同她们一起返回厦门。

这时的仁力西,已是一位40岁的中年女性,始终未嫁,执著于她的教育与传教事业。闲暇时光,她喜欢做一些针织、钩编的手工活,织出白色的、或黄色的小物件,送给朋友们。她为教会杂志写过一些文章,并在厦门当地的中国报纸上,发表了一或两篇中文文章。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她会研究中国音韵。她发现,用韵文布道,很受中国人欢迎。她已毕业的学生们,也很高兴收到来自亲爱的老师寄来的韵文书信。

最后的时光

在她生命最后的几年中,她还有一项当老师才有的乐趣。她应邀去访问毕业多年的女学生们的家庭,跟她们生的小宝宝们玩在一起,热切地盼着宝宝们用闽南话或英语,开口叫她“姑娘奶奶”(Ko-niu Ma或Grandmother Ko-niu)。她有一大堆这样的孙子,而且照这趋势下去,会越来越多。她完全无法记住这么多宝宝的名字,最后只好通过寻找宝宝母亲身上的特点,努力分辨究竟是哪家的宝宝。

但仁力西的健康,每下愈况。1904年,仁力西同时患上登革热和胸膜炎,医生命令她返回欧洲接受治疗。1904年3月,她被送回伦敦检查,医生发现已无能为力。随后的3年时间里,仁力西辗转病榻,挂念着远方厦门的教育、传教事业,却再也无法回到她热爱的这座东方海滨城市。

1907年3月24日,就在复活节前的棕枝全日(Palm Sunday)里,仁力西,这位曾在厦门度过传奇人生的苏格兰姑娘,在她的家乡英国撒手人寰,重归天堂。

尾声

仁力西生前,一直努力为鼓浪屿上的乌埭女学筹款,希望学校更好发展。1910年,位于今天鼓浪屿永春路上的女学新校舍落成。学校主理倪玛义姑娘(Miss M.B.Macgregor)决定,学校改名为“怀仁女学”,以示对仁力西的贡献,永志不忘。

仁姑娘的故事(4)

仁姑娘和她的学生们

英国1907年版的重印本《仁姑娘:英国长老会女传教士杰西·M·约翰斯顿在中国厦门18年生活纪略》

  仁姑娘在厦门的书桌前

  乌埭女学的毕业生:阿肥(Buey)和她的4名学生

  女学生们列队外出

  女生们的一堂地理课

  乌埭女学里的舍监与老师

  学生们在做数学题

  乌埭女学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洗衣日

  乌埭女学的毕业生:长大后的可爱啊(Koai-A) 供图/黄绍坚

这些图片选自英国1907年版的重印本《仁姑娘:英国长老会女传教士杰西·M·约翰斯顿在中国厦门18年生活纪略》(简称《仁姑娘》)一书。它们记录了110多年前厦门女学师生们生活和教学的生动场景,弥足珍贵。

厦门女学开闽南女子教育之先河,蓬勃发展,改变了众多普通女性的命运,首先要归功于众多“牧师娘”(传教士妻子)和女传教士的努力。其中,女传教士仁力西姑娘(Jessie M. Johnston,1861-1907年)为乌埭女学的兴办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闽南地区培养了大批受过教育的女性人才,有口皆碑。1910年,乌埭女学改名“怀仁女学”,纪念她的贡献。

寻找老厦门,包括致力于发掘那些对厦门社会和文化有过贡献的优秀人物,拂去尘埃,擦亮历史,感念他们的每一点付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