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笋冻
不少渔民准备转变生产方式,不再讨小海。记者陈理杰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 彭怡郡 实习生 邱小明周碧龄)讨小海是一种生活方式,讨来了丰富的海鲜,满足一家人所需;讨小海也是一种文化,它印刻在了厦门人的美食、地名中。什么是讨小海?讨小海又和厦门人的生活有哪些关系?晨报记者带您走进讨小海的世界。
厦门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靠海吃海成为了厦门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讨海郞在退潮时的海滩、礁石间寻觅食物。讨小海是厦门以及各地沿海渔民最原始的海洋生产方式。
人类海洋生活的起点
讨小海该从何说起呢?厦门渔文化研究者朱家麟说,最早的人类生活在淡水溪流周边,因此人类文明的产生是从临水文化开始的。慢慢地,人类开始向海洋靠近,讨小海是人类最原始的生产方式之一,也是人类海洋生活的起点。
什么是讨小海?朱家麟给出的定义是:讨小海,是在滩涂和浅海区域,徒手或依靠简单的采捕工具而进行的渔业作业。或者反过来说,是一般不借助舟船进行的滩涂和近岸作业。除了徒手外,也借助工具捕采鱼虾蟹藻,例如用海锄头挖章鱼,用土龙叉抓土龙。更早一些,还有用海藻拦围鱼类,用石头砌成石沪,利用潮水涨退,滞留鱼虾蟹。石沪后来发展成竹沪,渔网出现后,渔民用网拦住石沪预留的涵口,就是现在尚存的塭子的前身。
不同地点,海鲜不同
岩石、滩涂、沙滩,这些是讨小海的主要地点,不同的地点盛产各具特色的海鲜。
讨小海资源最丰富的要数泥沙混合的滩涂,时涨时落的潮水带来了丰富的饵料,泥沙中繁衍出众多微生物、浮游生物和藻类,进而衍生出各种贝类。
岩石礁石上是贝壳类、藻类等海洋生物的天地。贝壳类喜欢依附在岩石表面或是藻类植物之上。比如环岛路的海岸边,就有一丛丛礁岩,这也是以前渔民常去讨小海的地方。春天里,岩石上会长出浒苔、石花草。还有海蛎、贻贝、鲍鱼、石鼈等大众餐桌常见的海鲜。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光是生长在这一带岩石上的螺类就有几十种。
沙滩也是海鲜聚集生长的地方。沙滩上布满了小圆孔,各种小蟹类就躲在沙滩下面。沙滩下,贝类、蛤类、软体类海洋生物群落繁多。
【美食】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对于食物的评价。而讨小海作为厦门传统渔文化的体现,它出现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更是把渔文化转化为了舌尖上的享受。
①筼筜港的土笋
厦门最具代表性的海洋食品之一的土笋冻,是用土笋熬制的。之所以叫“土笋”这个名字,明代屠本畯在《闽中海错录》里记载说:“其形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笋。”
朱家麟介绍,早年筼筜港潮间带,都有土笋。朱家麟在他即将出版的新著《厦门吃海记》里说,最好的土笋,是可口革囊星虫的一个亚种、只生长在筼筜港到海沧一带滩涂的黑星虫。黑星虫个小、青黑,含胶多而味鲜美。“筼筜港南岸的土笋,又以埭头到尾头一段最好。”因为旧时这一带,有晋源等酒厂和很多米粉作坊的肥水流入。
做土笋冻,先要把土笋用脚踩或者用石滚辗压,去除内脏沙泥和表皮。漉净了入锅,熬到胶质尽出,舀入容器让它冷凝。做出来的土笋冻,一块块晶莹透亮,正好一口可以吃下,十分爽口。“土笋冻平日是自家食用,但凡邻近有社戏,黄昏,大人领着孩童,在戏台前一字排开摊子。乡邻们看戏,间或到戏台前的簸箕上,自己叉起土笋冻,自己付钱。”
②春卷的“主角”浒苔
“春到人间一卷之”,清人林兰疾的一句话,道出了厦门春卷的美妙。
朱家麟说,浒苔为绿藻类石莼科浒苔属。俗名还有海青菜、苔菜、苔条。二三月份的时候,讨小海的渔民们,把两三对竹皮扁篓叠合起来,在扁篓里放入滑板、钉耙,用楮木扁担挑起这副行头,气势轩昂地去洗浒苔了。讨海郞们用的滑板,可不是街头玩的那种,而是木板钉制的木滑板,也称塗马,是可以在滩涂上滑行的运载工具。
渔民们寻找一片浒苔肥厚的涂坪,把浒苔耙起———尽量少带泥沙,甩到箩筐里,边耙边推滑板前进。箩筐半满时,把它推到海水澄清的地方,轻踩筐中浒苔,直到泥沙都被荡去。
朱家麟说:“最让厦门人感到浒苔不可或缺的,是‘搆薄饼’的时候。浒苔之所以是厦门春卷的‘主角’,是因为它拥有独特的风味和质感,在万物向荣的时节,向闽南人陈列山海的春天情意。”
家住厦港的“老厦门”汪先生,也给我们讲述了他做厦门春卷的记忆:搆薄饼时,摊开白生生的薄饼皮,涂上红辣酱、铺上浓绿浒苔、舀入多彩菜肴,然后翻折头尾,滚筒似地包裹成一个圆卷,一个厦门春卷就诞生了。
③吕厝的“推章鱼”
朱家麟在他的新著里,也介绍了闽南各地抓捕章鱼的方法。最为独特的是,吕厝、乌石浦一带当年独特的“推章鱼”之法。工具是两只翘头的绿竹竿,竿头穿榫,像剪刀一样可以开合,杆尾间系一条麻索。
潮水初涨,外海的章鱼随潮进来,钻入滩涂的跳跳鱼的洞里。这个时分,渔人推着张成“V”形的竹索架,在水深齐腰的滩涂上前进。麻索掠过水底,章鱼见浑浑沌沌泥水中有黑黄之物过来,急急跳到水面,渔人即以手中小抄网将其捕获。
而汆章鱼,是最受厦门人欢迎的美食之一。章鱼先要放入笳箩,加盐或者草木灰反复揉搓,待黏液尽去,章鱼头———袋状酮体洗得硬结挺实起来,八条腕足也环首翘起,如盛开的长瓣菊花舒展,才算完成准备工作;大锅水沸了,把章鱼头朝下,“速度的把握很重要,迅速捞起,置入冰水内。汆烫得好,章鱼会爽脆鲜嫩无比”。
【地名】
市民每天走过的路,可能就烙有讨小海的印记。
后江埭,过去就是养殖鱼虾蟹一个大的鱼塭。埭是水坝的意思,后江埭路以南的一大片地方,过去就是后江海湾,后来修坝成路。
据《厦门市地名志》记载,现在的石后街,过去称作石沪街,而石沪正是讨小海中类似圈养的技艺,这条路以此得名;鱼仔市、鱼行口也是厦门的地名之一,其实就是过去渔民们从海里捕获上来的海鲜,进行过秤的地方;此外,厦门还有一处景点叫望高(哥)石,相传过去渔夫出门讨海,望夫心切的妻子,每次都会站在石头上,高高远眺海边,期盼丈夫归来的身影。
【俚语】
在厦门的民间俚语中,也能找到和讨小海相关的踪迹。蛏子、章鱼、跳跳鱼等海生物,更是成了俚语中的常客。
比如渔民常说:“蛏子不肥肥蚣蚮。”比喻该好的不好,该坏的不坏;而“相孔挖章鱼”,就是说做事要讲窍门,而不是蛮干;“花跳鱼钻豆腐”,意思是自以为得计,其实自找死路。“虽然讨小海的人日渐减少,但这些跟讨海有关的厦门俚语,已经渐渐融入了厦门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