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文/图)23日下午,一群游客来到顶村,一眼看中村里的四合院。“山里很凉快,在院子里住上一晚,应该很舒服。”一名游客说。
顶村村主任眯眼微笑着回答,“这四合院,两三年前,还是个牛棚”。
牛棚是顶村蜕变的符号。这些年,顶村依托村前村后的绿色资源,做起了乡村旅游。民房变成民宿,土鸡、土鸭成了美味农家菜,那一座座破烂不堪的牛棚也变成了供游客住宿的四合院。
而在同安,乃至整个厦门,类似顶村的蜕变还有不少,“绿色工程”正在逐步发力,乡村旅游渐成厦门旅游的一大亮点。
23日,“深化改革看厦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由20多家中央、省驻厦媒体以及市属媒体骨干新闻工作者组成的采访团来到同安顶村、半岭村。
生态账本 人均收入多近三倍
蜿蜒的盘山公路,历经九曲十八弯,白云深处的顶村呈现眼前。顶村,村居错落有致,村道整洁,流水潺潺。村里有木屋式别墅,也有四合院,水车缓缓运行。
城里的酷暑,在这里不见踪影。山风徐徐,绿树成荫,在顶村,眯着眼,在树下的藤椅上小坐,风自然把人催眠。
不过,四五年前,顶村可不是这个样子。村主任陈开水说,过去顶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养生猪,粪水直排到村里的沟渠中。“一到夏天,在村口就能闻到一股臭味。”
养猪,也要看光景,村民的腰包并未因此鼓起来。陈开水说,过去,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村财基本是负数。
近年,顶村决定搞乡村旅游,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原来的猪圈、牛棚都给拆了,盖起了四合院,供游客住宿。”陈开水说,“精心打扮一番的顶村,臭味不再,焕然一新,俨然成了一个旅游度假胜地。”去年,顶村被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美誉。
陈开水说,现在,顶村的民宿入住率达到了八成左右,“一到周末,更是爆棚,没有提前预订,几乎很难订到房间”。
他说,顶村所有的民宿由合作社统一运营,村民提供房间,收入就靠分红。去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2万元,村财收入更是达到了150万元。
绿水青山 隐藏着金山银山
同样在汀溪镇,与顶村一山之隔的是半岭村,钟俊杰正在给自家的菜园子浇灌。这个钟俊杰,本是个城里人,他来自湖里,但是现在已经扎根在山里。
钟俊杰种植的蔬菜,不是普通的蔬菜。这些蔬菜叫山苏,山苏不能种植在普通的地里,必须种植在大树下。
在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杉木林下,钟俊杰的山苏像芦苇一样生长。“山苏不喜欢暴晒,而且喜欢水分充足一点,所以,必须种植在树荫底下,这样有利于成长。”
钟俊杰说,山苏很好种植,但是收成比较慢,“必须三年以上,才能有收成,嫩叶可以采摘,是很好的蔬菜,一公斤80多块钱,老叶子可以制作成山苏茶”。
他说,他在半岭村承包了400多亩地,目前已经种植了100多亩山苏,这些山苏远销上海等地。
“种植山苏,经济效益还是很明显的,此外,在山里种植山苏也能保护植被,可以说,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钟俊杰说。
不过,钟俊杰说,他选择半岭村,也是有原因的。“山苏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我看过很多地方,唯独觉得同安是个不错的地方,这里生态环境很好,很适合种植山苏。”
在钟俊杰眼里,绿水青山隐藏着金山银山,“只要好好保护绿水青山,林下经济也可以带着村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