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要实现真正的“相互学” 记者:说到教改,诸如“学习共同体”倡导的小组学习、讨论方法,现在厦门很多学校也在做,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作业,上课时分小组讨论,但是,家长们很担心,他们认为讨论来讨论去,孩子根本学不到什么。小组合作到底能否有助于学生学习? 佐藤学:的确,我们发现,很多小组学习中所谓的讨论,往往只是大家互相表述自己的想法而已,只有自己讲自己的,而不是通过听了别人的思考重组自己的思考,然后再提出问题。 为什么只有讲不行?如果只有讲,只有发表我的感想,是没有学习的——学生们只是不停地讲自己已经会的知识,其实,对他来说,他并没有通过这场讨论学到新的知识。这是因为,学习属于对于未知的探究,应该要交流的是他不会的东西。 换句话说,小组讨论不能局限在“相互说”,要实现真正的“相互学”。 那么,什么是“相互学”?它一定是“你是这么想的?我是这样想的”、“原来事情是这样的”等等这种让我们外界看起来开展得并不顺利的小组讨论。因为有了思考的过程,所以,“学习”得以真正地发生。 真正的学习是探究、思考不懂的事情。我经常说,经常在课堂上大声说“我会”的学生通常不是最善于学习的学生,善于学习的学生往往都喜欢思考、认真地倾听。倾听远比发言重要。 记者:怎么分小组?现在学校广泛实施的是“好学生配学困生”,但是,有的专家说,效果最好的分组是学生自选的组合,他们认为,就像男女朋友,两人互相看不上眼,在一起能交流吗? 佐藤学:我也不主张按照成绩来分组,在日本,我们是通过抽签来决定的。小组讨论的最佳状态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讲话,我们也不主张小组长掌控一切,大家只听小组长讲,是没有用的。 我倒想说说分组人数,我看中国课堂分组,很多是五人一组,但是,我们的研究显示,最好不要有五人小组,因为很容易形成三个人一小组,两个人一小组,或是总有一个人被孤立。最好的分组人数是四人或是四人以下一组,讨论才会更加深入。 【关于公开课】 课堂要以学生为主 记者:您第一次来福建,看了一个上午,看出什么? 佐藤学:有没有注意到我在哪里听课? 记者:一直站在教室的前面。 佐藤学:是的。每次我去学校听课,一定要站在教室的最前面,因为这样我可以看到学生的脸,方便我观察学生的状态,譬如说,有几个学生是需要帮助,学生和老师相互之间关系。很奇怪的一点,有经验的老师即使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但是,进入课堂的第一分钟,他马上可以把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看出来,这些学生通常在困难面前,容易放弃学习,他们又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自己做自己的。 我评课的标准是,我要看看,这堂课,老师是否以这些学习困难孩子为中心,先看这些孩子的学习,再去看其他孩子整体学习。 第二个,我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相互之间形成柔软关系,即孩子是不是信任老师,所谓信任,指的是,当学生不懂时,能不能说我不懂。 记者:但是,今天,听课的老师大都坐在教室后面。 佐藤学:是的,比较可惜的是,听课的老师是坐在后面,这样,他们是看不到学生学习表情的,只能看到他们的脑袋而已。 为什么老师都坐在教室后面?这是因为我们以前的课堂研究都是在看老师怎么教,因此,我们坐在后面就可以了。但是,今天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要看学生怎么学,因此,评价一堂课,80%需要看学生,20%才看老师,更多地讨论学生怎么学,到最后才会帮助到教学。 记者:所以,您认为课堂研究的方式要改变? 佐藤学:是的。在日本,我们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学校里开公开课的都是年轻老师,年老的老师在后面指导,告诉他:你这样做比较好,那样做比较好,因此,年轻老师的教案全部被推翻。不是自己的教案,还要自己教,更惨的是,教完之后,还要被评课的老师不停地批评,有时都快哭出来了。所以,日本老师上完公开课,都会到居酒屋去放松下。 事实上,老师教法有100多种,每一种都是好的,所以去讨论老师怎么教,是得不出结论来的,而要看看学生怎么学,从而了解老师设计出的学习脉络。 |
相关阅读:
- [ 03-15]集美区教育水平从均衡走向优质 争创全国教育强区
- [ 03-12]诺奖得主昨天到厦大演讲 接地气畅谈“学区房”
- [ 03-10]厦门将招1088名在编教师 报名时间为3月18日至24日
- [ 03-09]厦大法学院90周年庆 一家律所捐资100万元
- [ 03-01]海沧今年将招聘30名高层次教育人才 最高每人补54.8万
- [ 02-29]厦门市教育系统人事有调整 部分学校校长“换帅”
- [ 02-21]厦门:孩子打闹成植物人 受害学生索赔近200万元
- [ 02-19]台大学校长:望两岸教育政策能够“维持现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