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鹭岛房车 > 正文

2015厦门楼市上演大逆转 全年共成交住宅6.7万套

2016-01-06 08:44:47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盘点2015

随着12月的翘尾收官,2015年楼市画上句号。官方数据显示,厦门全年实现一手住宅成交超3万套,成交面积超350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增长了13%。二手住宅成交3.7万套,创出新高。全年,一二手住宅共成交6.7万套,仅次于2013年高峰的7万套。

从年初的低谷到二季度回暖,再到三季度的平稳,及年终的暖冬,2015厦门楼市上演了一出逆转大戏。纵观全年,楼市稳中有升却也呈现出了不少变化,特别是一手市场。即日起,本报推出“盘点2015”系列,对楼市进行解读。

变化一 旺季不旺淡季不淡

2015年最后一个月,楼市迎来翘尾行情。数据显示,当月住宅共成交4621套,成交面积55.85万平方米,成交套数增长103.12%,成交面积增长29.37%。12月也成为自2014年1月以来的单月住宅成交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个新高月份是11月,共成交3767套。

年底两个月,厦门住宅共成交了8388套,是旺季“金九银十”成交套数的1.6倍。从全年成交情况来看,像这样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情况几乎贯穿全年。作为与“金九银十”齐名的“金三银四”也表现不佳,两月成交套数总和仅与5月相当。而在传统的淡季7、8月份,楼市成交也超过了金九银十。全年的成交低谷在一季度,高峰则出现在年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综合的,既有购房者购房习性的变化,也有来自于政策的主导。去年,楼市政策频出,成为促成楼市逆转的重要原因。上半年,在降息、“闽七条”等政策叠加影响下,楼市在5月迎来第一个成交高峰。进入下半年,楼市表现稳定,即使在7、8月的淡季,供需也均表现不俗。不过,随着楼盘的供应放缓,楼市金九银十并未表现出足够成色。进入第四季度,楼市又在房企业绩压力和户口房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呈现暖冬行情。

变化二 同安海沧强势崛起

在成交区域上,去年楼市一区独大的局面未改,但也呈现出不少变化。

数据显示,集美区2015年住宅成交超1万套、约122万平方米,成交面积比2014年略低,继续领跑全市。值得一提的是同安和海沧,去年两区强势崛起,成交量分列第二、第三位。数据显示,同安区去年全年成交住宅5880套、约62万平方米,成交面积增长60.05%;海沧区成交住宅4757套、约53万平方米,成交面积增长61.39%。而在2014年,排在第二位的是湖里区,同安、海沧则只分列第三和第五。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市岛外为主战场、岛外集美为主战场的格局并未变化,但板块崛起和热点楼盘的推动,引发了变局,其中尤以同安、海沧为甚。去年,同安有多个新盘入市,包括建发中央天悦、保利叁仟栋、中海万锦熙岸、中联观云溪、特房银溪墅府等均有不俗的表现。加上禹洲香溪里、金都海尚国际,热盘迭出,共同推动了区域崛起。业内人士表示,在品牌房企的进驻带动下,同安市场已经越来越开放,也逐渐被购房者认可,区域崛起在情理之中。而对于海沧,热盘带动的情况更为明显。区域新盘西雅图与名盘泰禾厦门院子多次热销,成为区域成交的主力军。

变化三 二手住宅成交领跑

去年,楼市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于二手住宅成交再次超越一手住宅。

数据显示,2015年厦门二手住宅共成交37755套,创新高,并超出一手住宅约四分之一,这也是2010年以来的再次超越。全年,一二手住宅共成交6.7万套,仅次于2013年高峰期的7万套。从单月成交数据来看,2015年,二手住宅成交连续10个月超一手住宅。而反观2014年,这种局面截然相反。这一年,一手住宅单月成交有10个月超二手住宅。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推动和购房者对楼市整体看涨的心态是这一局面产生的主因。今年3月底,二手房营业税“5改2”出台,直接促成了二季度二手住宅的大涨。全年月均成交在3000套以上。此外,岛内二手住宅的放量增长也值得关注。近年来,岛内新房供应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去年,岛内一手住宅成交量不足两成,继续式微。数据显示,去年仅岛内二手住宅成交量,就与全市一手住宅成交量相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