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V厦门行。(记者 张奇辉摄)
昨日的厦门,瞬间升温。包括@水皮(吕平波)、@杨建国、@石述思、@巴松狼王(杜少中)、@刘五一、@震长(侯建民)、@刘洪的围脖(刘洪)、@新华社中国网事的微博运营负责人(王朝)在内的8位知名网络大V来到厦门,零距离观察、建言厦门的城市发展。
厦门日报讯(记者 江海苹)12月2日—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新浪厦门承办的“新活力、新常态、新体验——网络大V厦门行”活动拉开帷幕。而就在前一天,厦门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召开,绘就厦门未来五年蓝图框架,提出未来五年,厦门要着力推动实现七个“新”: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城市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统筹协调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昨日下午,厦门片区湖里办事大厅内,大V们兴致勃勃地听取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当听到在福建通报的福建自贸试验区五批次109项创新举措中,厦门有52项,其中18项属全国首创时,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大家对厦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在全国率先实现“一照一码”、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等工作纷纷给予充分肯定。在厦门城市规划馆里,大家对厦门改革开放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予以称赞。大家纷纷认为,近年来,厦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成效明显,发展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发展的后劲不断积蓄。
据悉,此次来厦的大V在经济、民生、环境、媒体等多个专业领域均不乏深入研究,主办方希望借助这样一次多角度的“厦门行”活动,让网络大V们利用他们的专长,为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声音】
@水皮吕平波:加强服务贸易 发挥区域优势
谈起对厦门的印象,@水皮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来过厦门,当时只有中山路一条路,基本就是前店后厂,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贸易非常活跃,特别是两岸的贸易,尤其是女孩子的饰品,都是从台湾、香港那边过来。
这么多年过去,厦门今非昔比,但厦门片区建设给我的印象更为深刻,厦门在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贸易的魂依然不变。从加工业来讲,厦门和上海、深圳、天津不能相比,他们的纵深比厦门大。而厦门制造业产业链并不长,但强项却是做贸易。自贸试验区设置在这里是恰如其分、因地制宜,特别是加强服务方面的贸易,加强金融服务,更能发挥区域优势。
@石述思:厦门有国际大都市的雏形
“十年来,厦门变化太大了,变得我不认识了。但厦门还是那么干净,没有雾霾,让我们北京好生羡慕。”石述思如是说。
在石述思眼中,厦门在经济走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依然重视环境保护。拥有绿色与宜人的人居条件,正是厦门的价值所在。
“厦门片区的建设令我惊讶。中国有改革、开放和突围的使命,虽然厦门相对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最发达地区,在经济规模总量上没有优势,但却有特色。厦门片区最大的特色是台海,其次是前沿,厦门基本在全国落实政策上走得比较靠前。第三,厦门给我的印象是务实。过去我来厦门,感受到的是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躁动,而今天厦门在走向成熟,已有了国际大都市的雏形。
“我相当看好厦门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也提出一些希望。我认为,厦门还是受经济体量所限。希望厦门今后不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再有新突破。希望未来厦门将更多的突破转变为成果,在沿海和东部地区起更多的示范带动效应。
“今天厦门和过去厦门不同了。但一直永恒存在的,是厦门的思想观念、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意识,这些是没有停滞,一直在努力前行。”
@杨建国:厦门融入“一带一路” 需用好自贸区载体
“这次来厦门,时间点赶得特别巧,昨天四大自贸试验区才启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机制,今天正好先睹为快。有种说法: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给了中国全新接触世界的方式,期待未来通过厦门,接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说。
杨建国认为,厦门想要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如何用好自贸试验区载体平台是关键。他建议,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要练好基本功。交通运输是“一带一路”的建设基础和主要载体,但产业发展、产业合作才是核心与关键。各地首先要打好产业基础。一方面,厦门应围绕五大产业集群,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入更多的龙头企业、项目,加快形成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强引入高端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服务贸易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
其次,打好对台牌。厦门片区的最大特色,就是两岸合作。未来,厦门片区应通过出台更加系统全面的“对台”政策,在高端制造业、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与台商开展深度合作,尽可能加速资源整合,加强双方的紧密合作,从而更大程度上实现优势互补,力争实现两岸经济合作的新突破。
最后,将创新进行到底。未来厦门片区应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新模式,同时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为自贸试验区发展营造出一个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