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湖里邻里节活动全覆盖 “几朵金花”变成遍地开花

2015-09-30 21:32:11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9月30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邹玒 文洁)载歌载舞中,邻居们欢聚一堂,话话家常,在欢声笑语中情切切、意浓浓。这是在厦门市湖里区的社区邻里节上常见的一幕。

笔者昨日从厦门市湖里区委文明办了解到,湖里区52个社区全面开展邻里节活动,让湖里的邻里节活动惠及辖区内的百万群众,感受社区邻里节那充满激情欢乐幸福的美好生活。

全区覆盖 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刚开始开展邻里节活动,只有两三个示范社区。家住湖里街道村里社区的居民张先生就很是羡慕:“别人的社区活动都热热闹闹,我就想,什么时候能在我们自家门口,也有这么一场活动让邻里也欢聚一堂的。”

9月24日,邻里广场文化节就在村里社区亮相了。孩子们唱歌跳舞,大人们用乐器奏出欢乐的乐章,其乐融融。张先生就带着家人,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开心极了。

三年来,湖里区狠抓社区邻里节的全覆盖工作,要求全区52个社区都要开展邻里节活动,并把52个社区开展邻里节活动的内容汇总成册,印发一万多册,向全区社区居民、机关单位等发放,努力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将活动范围从一小区、一社区、几千人拓展到全区所有社区和百万干部群众之中,真正使邻里节成为全区性的节日活动;还有就是能实现有效监督社区开展邻里节活动。

群众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监督者。今年6月份,湖里区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以来,52个社区都按照计划落实到位。

城中村里 邻里之间似一家人

“村改居”社区一直都存在管理难、监督难的问题。居民们有的是本地人,也有外来打工者,平时不熟悉,自然也鲜有时间聚在一起。

湖里区就有15个“村改居”社区,社区邻里节活动也容易产生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而“村改居”社区又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集聚地,搞好邻里节活动,有利于城乡居民的和谐友好,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找到“第二故乡”的认同感。

在这样的社区,开展邻里节活动,难度可想而知。在湖里区委文明办的指导下,“村改居”社区都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每个季度至少安排一次本村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共同开展邻里节活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要组织全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一起开展邻里节活动。

来自安徽的陈先生租住在殿前街道马垅社区。“平时,我们工作回来后,关上门就是自己的世界。”他说,但参加了一次邻里节活动,他认识了不少兴趣相同的朋友,还认识了老乡,“这次中秋节,我们几个在邻里节认识的老乡和朋友,一起搭伙做饭,特有家乡味”。

事儿不好做,不过做好了,效果挺显著——迷信活动被和谐邻里节活动冲淡了,15个“村改居”的社区减少迷信活动80%以上;同时被冲淡的,还有赌博,如今,这里相比以往减少赌博活动60%以上。大家熟悉了,本村人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矛盾纠纷也淡了,据了解,开展邻里节活动以来,这些“村改居”社区共化解本地人与外地人员之间的矛盾纠纷5000多人次。

亮点频现 街道都有特色样板

活动多了,会不会出现刻板重复的问题呢?

当你走进湖里区的五个街道,心中就有了肯定的答案——当然不会!

为确保邻里节一街道一社区一特色一亮点一品牌,湖里区根据各街道各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邻里节活动。

在湖里街道,传统的邻里氛围通过国学班表现出来,营造各小区各家庭之间的邻里和谐关系;而外来人口较多的殿前街道,则突出了邻里节“一家亲”的主题,在高殿、马垅等社区开展新市民的和谐邻里活动,让外地人和本地人和谐相处;而繁华的江头街道,就广泛开展以文化为主题的邻里节活动, “我们的节日”文艺汇演、邻里诵读、邻里红歌赛……一个个精彩的活动,让干部群众在激情四溢的邻里节活动中找到文化共鸣的和谐;禾山街道则开展“爱心献给困难群众”的邻里节活动,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把“一分钱、一件物、一声好”献给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让弱势群体找到互敬互助的和谐温暖的情感;金山街道突出“贫困一家人”邻里节的主题活动,在金安和湖边等社区开展“富人与穷人结对子”的邻里节活动,让贫富差距的群众彼此互尊互爱互进,消除贫富家庭之间的隔阂1000多人次。

如今,在湖里区,再也见不到原本邻里节只有“几朵金花”开放的景象了,遍地开花的邻里节,让这里愈来愈和谐,也愈来愈文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