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人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趁虚而入,最容易“中招”的是儿童。最近我市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爆满,因发烧、腹泻来就诊的孩子络绎不绝,而家长疏忽导致孩子用错药的事也时有发生。专家提醒,面对各种感冒药、退烧药、止泻药等,家长一定要多加留心,遵循“五正确”原则,确保用药安全。 正确的适应症 “是药三分毒”,不少药物在帮助解除病痛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损及肝肾。市妇幼保健院李云送药师表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有明确指征才用,千万不可滥用。 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为例,9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只有约10%由细菌引起。对单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就不要用抗菌药,否则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因药物滥用而导致细菌耐药,以后真正需要用抗菌药的时候效果反而不好。 正确的剂量 李云送介绍,在儿童用药方面,最易发生的不良事件是剂量错误。在美国,FDA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儿童用药剂量的准确度,但我国仍缺乏相关措施,家长也不够重视。有些家长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便随意加大剂量;有的人病情好转,又经常忘服、漏服药物;有的家长因粗心或焦急没有仔细看说明书,不小心用错了剂量。 李云送表示,药物服用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随意更改剂量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药量偏小,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产生耐药性。特别是一些非处方药,说明书在儿童用量一栏标识为“酌减”,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或专业药师,不要想当然地自行用药。 正确的给药时间 对于饭前或饭后服用,大部分药物无特殊要求,但有些药物有严格要求。“比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大部分的抗菌药物空腹服用吸收可能效果更佳。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激素类药物一般宜早晨8点-10点服用。所以,服药时间最好咨询专业药师。”李云送说。 正确的给药途径 要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注。” “我们常听家长说‘打点滴比吃药见效快’,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李云送解释说,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注射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管,虽然见效快,但是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急救设施不完善,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因抢救不及时导致严重后果。相对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吸收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用药安全系数更高。注射和吃药都是治病的一种手段,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治疗,应由医生根据药物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 正确的存储 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药品都可以储存在冰箱里,但是,说明书明确标明于2℃-8℃贮存的药品必须放在冰箱贮存;有标明避光的药品,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药物分解而失效甚至产生毒性。 链接 服药前后少吃水果和蔬菜 除了“五正确”原则,李云送药师还提醒家长:服药时不宜用浓茶、牛奶送服,因为药物可能与茶中的鞣酸、牛奶中的钙形成复合物,不利于吸收;服药后不能马上躺下,因为一些胶囊易粘在食管中,造成食管炎;服药完不能马上运动,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若服药后马上运动,可导致胃肠血流减少;服药前后少吃水果蔬菜,因为果蔬中含有一些酶,可能与药物直接反应,影响药效。 |
相关阅读:
- [ 01-03]元旦假期儿科门诊爆棚 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 [ 08-08]医院一个月四个辞职 儿科医生为何“压力山大”
- [ 04-15]厦门:包得严实还开着暖气 3个月宝宝被捂死
- [ 03-29]200多名医生应对厦门市百万名儿童 儿科医患冲突频发
- [ 03-29]厦门奇迹宝宝转院后首次见家人 姨妈从家里赶来探望
- [ 03-27]厦门第一医院医患冲突三天四起 多发生在儿科医院
- [ 02-28]福州中医院儿科等入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 01-12]厦门儿科医生缺口巨大 千名儿童仅配0.23个儿科医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