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集美将华侨文化打造成"品牌" 传播侨乡文化成绩显著

2014-11-24 09:15:57应洁 来源: 厦门网-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纪念集美区侨联成立50周年文艺晚会。(林火荣摄) 

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们为受资助的乡亲发放救助金。(林志杰 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应洁 通讯员 林小芬 林志杰 王昌泽)邀请海外嘉宾及侨眷侨属回到家乡,参观陈嘉庚纪念胜地、看集美新城新变化——上周末,集美区侨联以这种特别的方式纪念成立50周年。几十位海外侨胞从世界各地回到集美,与家乡人团聚,为美丽厦门、人文集美建设献计献策。

集美是著名侨乡、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故里,集美区侨联成立于1964年。50年来,集美区侨联充分发挥优势,服务经济发展,积极参政议政,促进合作交流,在维护侨益、服务归侨、兴办公益、开展联谊方面贡献力量。

在前日举行的纪念座谈会上,省侨联副主席陈式海对集美区侨联成立50周年表示祝贺。他说,集美人文底蕴深厚,侨务资源丰富,希望集美侨联高举嘉庚精神旗帜,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力,拓展海外联谊工作,大力发展华文教育,打造全国华侨文化的“品牌名片”。

的确,华侨文化是人文集美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集美区区长黄晓舟介绍,今年,围绕省委市委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决策部署,集美区提出“人文集美” 发展战略,进一步弘扬嘉庚精神,以及独特的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他说,全区上下正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精神为动力,为加快推进人文集美发展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除了纪念座谈会,集美区侨联还举行了集美海外华裔子女冬令营、巡回义诊、基金颁奖大会、侨企政策咨询座谈会、联谊晚会等一系列活动。

维护侨胞侨益 服务华侨寻根问祖

去年10月,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开馆,30多位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从海外赶来,参观、见证他们的家族历史。“我们要继承先辈精神,饮水思源,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陈文确的孙子陈锡耀说,陈列馆为子孙后代寻根问祖提供了一个家。文确楼是陈文确和陈六使于1937年建成。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楼。集美区将文确楼修旧如旧,改造成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展示陈文确、陈六使的生平事迹,并用于接待归来的华侨后裔。

“集美区主动服务华侨,为他们做实事,华侨继承祖辈爱乡传统,主动捐款资助家乡建设,海外侨胞与家乡的纽带越缠越紧。”集美区侨联名誉主席陈月莲说,近10年,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先后捐款2000万元扶贫助学,建设家乡。

区侨联自成立以来,始终积极为侨服务,在落实侨房政策中,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侨房所有权、使用权确认的两个100%,涉及377户业主;近30年来,共受理来信来访1830件,办复率达到100%,深得归侨侨眷和侨胞的信任。

发展侨捐公益 用好侨胞侨眷善款

前日上午,李厚公益基金、陈永和基金、陈嘉麟奖学基金三个基金发放仪式在集美大社宗祠内进行。来自海外陈文确、陈六使家族后裔陈嘉谋、陈嘉麟等人为受资助及奖励的代表发放资金,共有74名集美社族亲及学子受到资助与奖励,资助及奖励金共计10万余元。

陈永和先生是陈嘉庚的宗侄、陈文确和陈六使兄弟的胞侄,少年时期赴南洋,事业有成后不断为家乡等地捐款,帮困助学已达600多万元。其中,1994年,陈永和夫妇为了集美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捐资创设“集美社陈氏共创基金会”,用于资助集美社贫困子弟就学。之后,其子陈嘉谋增资,将陈氏共创基金更名为“集美社陈永和基金理事会”。陈永和基金自1995年以来,已资助集美学子近700人,累计支出34万元。

继陈永和基金之后,陈永和先生为纪念母亲李厚娘,于1995年捐资设立了集美李厚公益基金会,用于扶贫助困。

在集美,像这样由海外侨胞捐赠的基金会有12个。 “侨胞捐献的款项和公益项目,都是他们的血汗钱,我们应该精心组织实施,力求又省、又快、又好地实现捐赠者的意愿。”集美区侨联主席陈友谊说,为规范捐赠事宜,成立区侨联基金委员会,接受海外侨胞捐赠,目前,集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捐款折合人民币6.3亿多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